心血管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9-12 03:26:49

心血管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降低心血管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入住本院23例发生跌倒的心血管患者作资料回顾性分析,采用柏拉图表对高危风险、年龄、各因素分析患者跌倒发生原因。结果 有跌倒高危风险患者占82.61%,年龄70-79岁占56.5%,60-69岁占43.5%,与降压利尿药副作用有关的占52.17%、头晕占30.44%、步态异常占13.04%、地面湿滑占4.35%等。针对以上原因,提出加强对高危风险患者的评估及病情观察,强化服用降压利尿药物的健康教育,做好基础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论 通过对病历回顾研究,能够使我们加深对心血管住院患者跌倒原因的了解,采取相应预见性安全防护对策,规范管理,从而来降低心血管患者跌倒发生率。

[关键词] 心血管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21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87-01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跌倒是住院患者发生的常见意外事件之一,不仅可导致患者损伤,延长住院天数,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影响患者对医疗安全的信任及心理健康[2]。因此,预防住院患者跌倒成为我国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笔者对2008年1月到2013年1月上报跌倒的心血管患者23例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心血管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心血管患者跌倒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76岁。

1.2 方法 统计23例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根据我院高危跌倒风险评分表及跌倒意外事件报表,从患者基本情况、高危跌倒风险评分情况;跌倒前情况:躁动、姿势、肌力、活动状态、活动度、身体情况、药物使用;跌倒后情况:发生地点、跌倒地方环境评估、跌倒时人力情况、跌倒次数、受伤程度、跌倒后治疗处理等方面,采用柏拉图表对高危风险、年龄、各因素分析患者跌倒发生原因。

2 结 果

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入住本院发生跌倒的心血管患者23例,跌倒高危风险患者19例占82.61%,非高危风险患者跌倒4例占17.39%,年龄70-79岁13例占56.5%,60-69岁10例占43.5%,见表1。

3 讨 论

3.1 心血管患者跌倒原因分析

3.1.1 降压利尿药副作用 跌倒12例患者中,均正在服用降压利尿药物,在改变如卧位起床或如厕起身时发生跌倒,有报道称3%-32%老年人跌倒与性低血压、药物相关性低血压有关[3]。本次回顾研究与文献报道相似,因此,心血管科的跌倒高危患者受药物因素影响较为突出。

3.1.2 头晕 头晕原因很多,高血压患者除性低血压引起头晕外,本组7例跌倒患者中,3例室性早搏引起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加之老年人血管的舒缩功能减退,调节血压的功能降低,患者出现头晕;3例血压过高引起短暂脑血管痉挛,引起头晕,1例贫血头晕。

3.1.3 步态异常及地面湿滑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机能发生退行性变化,视力下降,导致平衡功能下降,至步态不稳,因而导致跌倒。

3.2 对策

3.2.1 评估确立跌倒高危人群 对每位入院的心血管患者使用“Morse跌倒危险评估表”进行“跌倒史、视觉障碍、医学诊断、使用助行器具、静脉输液或置管、步态、精神状态”等多项危险因素检查,筛选出易跌倒的高危患者,并为此类患者在床旁挂“警示牌防跌倒标识”,对工作人员及家属、陪护起到警示作用,开护嘱,根据个体情况给予家属、陪护做好防跌倒的宣教,同时做好班班交接,加强巡视及观察病情变化,提高防范意识,落实预见性防范措施。住院期间每隔3-7天对高危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来判断高危风险是否仍然存在。

3.2.2 加强管理 加强“三级”安全护理质量管理,护理部、科护长、病区护长有计划定期对跌倒安全质量进行检查考评,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整改。对跌倒患者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成效的追踪。

3.2.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医护人员是预防患者跌倒工作中的最重要环节,加强对心血管科医护人员培训告知,使每位医护人员认识到心血管患者是跌倒高风险人群,自觉建立安全观念和意识,熟悉安全管理制度,掌握安全知识和跌倒评估及预防的相关技能,能辨别高危人群,熟练运用护理干预技能。与患者或家属签署防跌倒告知书,并做好患者或家属的防跌倒知识教育,注意将呼叫器放于易取位置,睡前或静脉用速尿等利尿剂后及时协助患者如厕或床边放置尿壶,如厕必须有人陪同并跟入内,如厕时间不可过长,如厕结束站立时必须有人协助。服用降压药后注意平躺30min,改变时坚持做到“3个30s”等,以预防性低血压的发生。

3.2.4 提供安全环境 房间光线充足,地面保持清洁干燥,走廊宽敞并有扶栏,保持无障碍物,厕所、冲凉房应设有防滑垫并有把手。调节床的合适高度,将经常需要的物品放于随手可得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姚丽文,侯黎莉.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与评估表的建立[J].上海护理,2005,5(3):1-3.

[2] 崔妙玲,应燕萍,邓家忠.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广西医学,2007,29(9):1346-1348.

[3] 韩清萍.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6,13(9):83-84.

上一篇:探讨研究老年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 下一篇:多管齐下,缓解护士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