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雪清精方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12 02:58:44

千雪清精方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千雪清精方

[中图分类号]R69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a)-065-03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青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将前列腺炎分为Ⅰ、Ⅱ、Ⅲ、Ⅳ型。其中Ⅱ型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Ⅲ型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AP/CPPS)。本病中医学辨证分型最常见的有湿热、瘀血、阴虚、阳虚或虚实夹杂型等。目前对本病的病因及病理学过程尚不清楚,缺乏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笔者组方千雪清精方,经十多年不断地筛选,逐渐定形,对湿热下注型前列腺炎疗效明显。方中主药野葡萄根、积雪草二药合用,对于前列腺炎起到既能消又能下的功能,扩展了中药的使用范畴。2006年9月~2007年6月,对使用千雪清精方治疗本病进行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人120例,均取自门诊,按随机数分为治疗组63例,对照组57例。

1.1.1 年龄分布治疗组20~30岁17例、31~40岁25例、41~50岁18例、51岁以上3例,平均(36.52±4.31)岁。对照组分别为15、23、17、2例,平均(35.27±3.97)岁。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1.2 病程分布治疗组

1.1.3 病情分布治疗组中Ⅱ型4例,Ⅲa型37例,Ⅲb型22例;对照组中Ⅱ型4例,Ⅲa型33例,Ⅲb型2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外科学》(第6版)、吴阶平主编的《泌尿外科学》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标准制定。①症状: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感、尿道灼热,于晨起、尿末或大便时尿道偶有少量白色分泌物流出,会、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上区、腰胝及周围坠胀、疼痛。②前列腺触诊。质地:腺体饱满或软硬不均,或有炎性结节,或质地较韧。压痛:可有局限性压痛。大小:可增大、正常或缩小。③前列腺液(EPS)镜查: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前列腺液细菌培养检出致病菌为Ⅱ型培养,未检出致病菌,WBC≥10个/Hp为Ⅲa型 ,WBC≤10个/Hp为Ⅲb型。必具备①和②或③中任何1项即可确诊。

1.2.2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湿热下注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主症:尿频、尿急、尿痛。次症:尿道灼热,尿道白浊,阴囊潮湿,尿后滴沥,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具备主症2项及次症2项者即辨证成立。

1.3 纳入标准

包括以下内容:①符合本病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本病中医辨证属湿热下注证诊断标准。③年龄18~55岁。④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病例标准

包括以下内容:①急性前列腺炎。②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神经原性膀胱、尿道畸形或狭窄及严重神经官能症。③以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应注意排除下腹、会阴、腰骶等部位的其他病变如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腹股沟疝、耻骨炎、精索静脉曲张、附睾炎、直肠结肠疾病、腰背肌筋膜炎等。④合并有心、脑、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⑤无法合作者如精神病患者。

1.5 中止剔除临床试验标准

包括以下内容。①疗程未结束而出现变态反应或严重不良反应者,根据医生判断应停止者,即中止该病例临床试验,但已超过1/2疗程者应该计疗效。②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依从性差,影响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③试验中发现治疗药物效果不好、慢性前列腺炎明显症状加重,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者。

1.6试验药品

包括以下内容。①千雪清精方:槐花、千里光、败酱草、荷包草、野葡萄根、藤梨根、蛇莓、积雪草、琥珀、荔枝草、六月雪、车前草、黛灯心、瞿麦、六一散,采用江苏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组成的协定方剂。②前列安通片,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7治疗方法

1.7.1治疗组服用千雪清精方,每天1剂,开水冲调至400 ml,分3次饭后服用,4周为1个疗程,连服两个疗程。

1.7.2对照组服用前列安通片,1次5片,每日3次,饭后服用。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一切有关的药物及治疗方法。

1.8疗效观察

1.8.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①临床控制:临床症状积分减少≥90%,前列腺压痛消失,质地正常或接近正常,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有明显改善,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计数较治疗前减少≥60%。③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有所改善,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计数较治疗前减少≥30%。④无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或无变化,前列腺压痛及质地均无改善,EPS检查连续2次以上WBC计数较治疗前减少<30%或无变化。

1.8.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包括以下内容。①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②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60%。③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④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9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2.0软件包。其中,等级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采用Ridit分析、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实际完成观察者:治疗组60例(Ⅱ型3例,Ⅲa型37例,Ⅲb型20例),对照组55例(Ⅱ型3例,Ⅲa型33例,Ⅲb型19例)。

2.1 治疗前后两组间的NIH-CPSI积分比较(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种症状及总分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2.2两组总疗效比较(表2)

经Ridit分析,两组总疗效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治疗前后两组间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表3)

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2.4治疗前后两组间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表4)

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疑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西医目前认为与尿液返流学、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免疫失调、微生物感染及长期充血水肿等多种因素有关,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中医学一般认为该病在发病初期往往以湿热为主,至后期缠绵不愈时多表现为瘀血阻滞之象,形成以下焦瘀血阻滞为主的病理变化。其病机有湿、热、瘀、虚四端。这四者之间往往互为依存,只不过是某一个或两个病邪为主发病而已。在岭南诸地往往易感受湿邪致病。外侵者可因外感湿热,火毒蕴结不散,湿热秽浊之邪下注;或不洁,湿热之邪由下窍浸淫向上留于精室,精浊混淆,扰乱精室,精离其位而成本病。内生者可由嗜食肥甘酒热和辛辣之品,脾胃受损,运化失常,积湿生热,下注精室日久男胞充血所致。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因前列腺病位深在,却有深、浅、兼证和合并证的不同,临床用药也难以按一般“淋浊、湿热”等证,而用八正、平胃、五苓之类所能奏效。根据临床体会,本病病位虽在下焦,但实际与上、中、下三焦均有密切关系。对于“湿”证治疗上就有不同的清湿热之法。综合运用利湿、清热、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等辨证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取效的关键。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经过十多年的筛选而形成的治疗各种证型慢性前列腺炎的“通精”系列方剂“千雪清精方”,是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方剂,效果显著。方中野葡萄根功能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散瘀排脓,配以积雪草清热利湿、 解毒消肿,共为君药;藤梨根、蛇莓、败酱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止痛,琥珀活血散瘀,配以车前草、灯心草、瞿麦清热利尿,通淋力更强,共为臣药;槐花、千里光清热解毒、凉血,荷包草、六月雪、荔枝草清热解毒利湿,共为佐药;六一散清热利尿,通淋利尿,不伤正,共为使药。诸药共奏清热解毒、化湿、利水通淋、导浊兼散瘀排脓、消肿止痛之功。

本方主药野葡萄根具有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散瘀排脓等功能,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骨髓炎、无名肿毒等疾病;积雪草清热利湿、 解毒消肿,常用于湿热黄疸、痈肿疮毒,还可以用于石淋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二药相配,既可消又可下“消”,可使尚未化脓的一切肿疡消散于无形。如清解热毒湿邪、祛除瘀血痰浊;“下”可使蓄积于脏腑内部的邪毒从下排出。笔者运用这两味药配伍治疗常见湿热、瘀血型男科疾病,疗效卓著。

在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娄氏等[2]对野葡萄根(又称蛇葡萄根)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分离鉴定了 4个芪棋类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糖化能力。孙氏等[3]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进行抗炎、镇痛实验。野葡萄根软膏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使热板刺激所致的小鼠痛阈值明显提高,对于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减少,证实野葡萄根软膏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明氏等[4,5]用积雪草总苷进行了系列实验,结果表明积雪草总苷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张氏等[6] 研究了积雪草苷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积雪草苷对各种耐药细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葡球菌( MRSA )、表葡菌( MRSE )、耐5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钝化酶的粪肠球菌清除作用较强,积雪草尤其对于泌尿系统感染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全方能促进炎性分泌物排出,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使药物深入前列腺组织而发挥消除炎性病灶的作用,从而消除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

[参考文献]

[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8-169.

[2]娄红,祥赵艳,任冬梅,等.蛇葡萄根中类化合物的鉴定及其抗氧化作用(英文) [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4,14(4):202-208.

[3]孙江桥,陈科力,吴和珍,等.蛇葡萄根霜剂治疗外科疮疡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5):37-39.

[4]张胜华,余兰香,甄瑞贤.积雪草苷的抗菌作用及对小鼠实验性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作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20):1746-1749.

[5]明志君,孙萌.积雪草总甙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2,9(1):62.

[6]明志君,孙萌.积雪草总甙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1,29(6):53-54.

(收稿日期:2008-01-07)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探讨 下一篇:对完善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