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助体系下高校助困育人模式探索

时间:2022-09-12 01:18:31

新资助体系下高校助困育人模式探索

[摘 要]高校资助工作需要发挥其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我国高校新资助体系呈现投入大、以无偿资助为主、经济的一元资助为主的特征。基于高校贫困生生存及心理状态的调查结果,本文分析了应从诚信、自立自强、竞争能力、感恩意识等方面开展贫困生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以“励志成才2+4”为载体的高校助困育人HCAT模式。

[关键词]资助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助困育人;HCAT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207-03

高校贫困生人数众多,目前已占在校生比例约为23.06%,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受到了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极大关注。2007年以来,我国逐渐构建了一套新的以“奖、勤、助、贷、补、减、免”为主体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当前,高校基本完成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为经济原因而辍学的目标,但是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资助工作,如何依托适当的载体和方式发挥其育人功能,仍值得探究。

1 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辩证思考

1.1 高校资助工作和学生教育的内在逻辑

一方面高校资助工作作为学生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有教育功能。正如同志曾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空洞的思想教育缺乏说服力,资助工作可通过帮贫助困,凸显党和政府的关怀,实现社会公平,也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增强思想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促进资助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资助工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从根本上消除高校贫困学生的自卑自闭心理、焦虑心理,减少学生在“争”、“抢”、“骗”取国家助学资源等方面的概率,降低隐藏行为,同时为了减少事后信息的道德风险,使学生在还贷、立志成才、感恩和服务社会等行动中表现得更加主动和积极,都还必须把“育人”这条主线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从这个角度讲,资助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又反作用于资助工作。

1.2 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具体体现

高校资助工作具有隐性教育功能,它具有引导性、潜在性和渗透性等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价值取向。事实上,每一种资助项目都体现了其特殊的育人功能,比如:奖学金的激励导向作用,助学金的感恩引导作用;以信用为基础的助学贷款的潜在诚信教育教育,勤工助学的励志教育渗透等。

1.3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积极意义

一是可以推动资助工作自主的良性循环。资助可以产生良性循环,也可以导致恶性循环。资助育人则可引导学生怀着感激的心接受他人资助,让他们受人资助而后助人,消除信任危机,形成资助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二是可提高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助困与教育并举,在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同时,使其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和自立自强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理应成为高校资助工作的新思路。三是有利于高校稳定和和谐社会发展。贫困学生思想和实际问题的明显增多,暴露了全社会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对贫困学生实施经济帮助与精神帮扶相结合的有机资助,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维护校园稳定;而且通过扶助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能带动一个困难家庭和家族,甚至带动所在乡村和地区的发展,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将对促进城乡教育共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 我国高校新资助体系的再认识

2.1 我国高校新资助体系的特点

2.1.1 国家投入明显加大

自2007年开始,高校贫困生资助总投入逐年加大。有关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共有3106.04万人次高校学生获得资助,总金额347.2亿元,比2008年增加53.5亿元,增幅18.21%;具体而言,体现在资助强度和资助范围两个方面:①资助的强度逐渐加大。单项资助金额如国家励志奖学金由年生均4000元增加到5000元,国家助学金由生均每年1500元增加到3000元。②资助范围显著扩大。近年来,国家励志奖学金从每年奖励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加到每年51万名,资助比例从在校生总数的0.3%提高到3%。国家助学金资助困难学生人数也从每年53万名增加到约340万名,比例由占在校生总数的3%大幅提高到20%。

2.1.2 无偿资助模式为主

不难看出,新资助体系中除勤工助学和助学贷款外,其余资助项目均为无偿资助(奖学金具有间接的权利和义务平衡功能,但还未成为师生大众意识中普遍的有偿资助元素)。其无偿性体现在受助前学生不需要用自己的劳动和努力来获取资助,仅依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来评定是否受助和受助等级;受助后学生也无须承担等价的义务。

2.1.3 一元资助方式为主

新资助体系中虽资助形式丰富,但仍以物质(或经济)的一元资助为主要方式,学生获得的资助直接体现在货币或实物上。学生的自信心、人际交往、成长等多元化需求仍未得到同等力量扶助。

2.2 新资助体系下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局限

综上可见,较之于旧资助体系,新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注力度虽有加大,但重点仍关注于物质资助,对贫困生的思想、成长状况了解和关注较少,导致资助工作中助困与育人脱节。同时,新资助体系在制度设计上本身有一定的不平衡性,无偿资助仍占较大比重,对贫困生的激励和教育引导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也导致资助工作对学生的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应有体现,限制了国家资助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

3 高校贫困生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为设计合理的贫困生教育和帮扶模式,针对高校贫困生当前的生存及心理状态,课题组对西南科技大学及绵阳地区高校贫困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通过纸质和网络问卷调查了1500余名学生,学生涵盖本科各年级,回收有效问卷1435份,有效回收率为95.67%。部分重要指标及统计结果见下表。

统计发现,81.25%的学生月生活消费达到400元以上,高出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260元/人•月,基本能够保证生存需要,生活费主要来源为家庭提供;但是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调查却普遍反映出贫困生成长环境及状态的如下问题:①63.07%的同学认为在贫困生评议过程中存在不诚信行为和“伪贫困”现象,这主要因贫困生评议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所致;②多数贫困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调控、把握人生方向四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但却很少主动与老师及亲朋讲述和沟通;③贫困生面临的压力来源多,以就业等最为明显;在校期间,超过50%的同学迫切需要得到各类实践锻炼,但学校的供给却仍显不足;④近95%的被调查者认为贫困生乃至全部大学生在感恩回馈意识方面还很薄弱。

4 高校助困育人的HCAT模式设计

大学生资助工作仅仅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而学生成才是最终目标。提升贫困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自立自强意识和自我解困能力,实现经济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最终建立“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资助育人模式格外重要。在新资助体系指导下开展高校贫困生教育,应按照“受助―自助―助人”的教育思路,科学设计四位一体的助困育人HCAT模式(见下图)。

4.1 诚信教育:减少信息不对称行为,营造公平的助困育人环境

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从受助诚信、考试诚信、就业诚信等主要方面入手,采用讲座、座谈、案例、模拟演示等多种形式,逐步激发学生培养诚信意识的自觉性,促进校园诚信之风的形成。高校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在贫困生认定或奖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跟踪调查,减少甚至消除“伪贫困”现象,充分提高资助政策的效用。

4.2 励志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增强学生自立自强信心

高校可以通过课堂理论教育和课外集体心理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树立以正确态度对待挫折和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相互帮助的作用,对服务于贫困生的学生、社团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使贫困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经济状况建立优秀人才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结合的办法:“一对一”就是让优秀的人带动需要帮助的贫困生;“面对面”即社团通过团队开展励志经验交流、播放励志电影等励志系列活动来实现励志教育。

4.3 能力培养:搭建能力实践平台,实现由受助到自助的转变

一是可建立校内外勤工助学基地,开发素质拓展岗位,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勤工助学基地尽量以教学、科研、产业为依托,增加科技含量,激发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热情,提高贫困生的互帮互助、社会工作的能力。二是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各类第二课堂活动,提高综合素质。以贫困生为本,从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及自身特长主动参与到各类竞赛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创新意识,可增强贫困生生活和生存能力,将资助工作从“输血型”变为“造血型”,为贫困生步入社会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4.4 感恩教育:开展德报观念教育,强化学生感恩回馈社会意识

利用主题教育活动、征文、知识竞赛等载体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德报观念教育,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文化深深融入学生心中;加强典型事例的媒体宣传,依托榜样的力量,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团学系统的作用,有针对性的组织贫困学生参加三下乡等公益活动,让贫困生明确社会责任和义务,在锻炼中学会感恩、学会回报。最终实现学生从受助到助人的飞跃,促进助困育人功能的实现。

西南科技大学在准确把握新资助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按照“济困、扶志、强能、成才”的资助工作理念,自2008年开始全面启动了贫困生帮扶和教育的“助困励志工程”,实施“励志成才2+4”计划,即鼓励和要求当年度受资助的学生每年至少参加2次公益活动和4次励志类第二课堂活动。学校在组织形式上实行励志2+4活动立项,调动二级学院和学生的积极性;在机构上由学生工作部指导、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组织开展;活动内容上努力打造特色励志2+4活动,着力从学生诚信、自信、能力、感恩四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迄今为止,学校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学生校外兼职招聘会、六届兼职岗前培训、两届自立自强之星演讲比赛、励志杯辩论赛、三届诚信征文知识大赛,联合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联合后勤集团开展学生校内公益劳动;学校学生创业超市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和创新创业意识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还组织贫困学生赴灾区及边远地区开展“阳光家教”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HCAT助困育人模式已经在西南科技大学得以顺利实施并得到了检验。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赵贵臣,刘和忠.试析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89.

[3].

[4]方运纪,徐冬生,徐关怀.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15-18.

[5]王平.我国高校贫困学生新资助体系的实施现状及对策[J].教育管理研究,2009(6).

[6]贺鹏.从教育公平视角探析高校贫困资助工作创新[J].高等教育,2010:5-14.

[7]李仁方.论高校贫困生认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解决[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西部贫困大学生的现状调查及帮扶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sx31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余辉(1979―),男,汉族,四川绵阳人,讲师,西南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唐继平(1985―),男,汉族,四川南充人,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邓巧玉(1990―),男,汉族,四川南充人,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上一篇:地方文化视野下的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下一篇:政府输血 救市更应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