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统计应用与高校教学管理

时间:2022-09-12 01:18:19

浅析统计应用与高校教学管理

摘 要:高校的连续扩招,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中数据量的持续扩大,统计成为教学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凸显出来,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统计分析管理教学数据,从而改进教学管理的现状。

关键词:教学管理 统计 报表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c)-0193-01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高速发展,教学管理信息也呈几何级数增长。教学管理中的数据大部分是无规律的、不成系统的定量数据。统计大量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律或顺序加以分类和整理,并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控及未来的预测。如何高速有效地收集、分析和处理教学管理产生的数据,使之成为信息,进而使用信息对教学工作进行指导、监控。最后根据设定合理的目标,有效解决问题、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在这过程中,统计对原始资料加以科学统计整理至关重要。

1 教学管理现状

(1)高校教育管理报表依旧使用原有的统计表和统计数据分析标准,使得收集的数据不利于统计分析。如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造成的资源短缺,在教育部原有的“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生均教学设备值”、“图书馆藏书量”和“高职称师资比”等原数据表中添加设计选项及原设定评定基准,为保证达到标准导致虚报数据,发生无法真实统计和分析教学管理现状。

(2)高校教育管理报表的指标体系陈旧,难以反映现阶段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评定标准。随着近十几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人才培养应以适应社会普遍需求为目的。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和职业示范性院校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将企业一线工程师聘为企业导师来指导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产学研结合,让学生在社会上更有竞争力。在传统的“学年初普通高校基层报表”、“普通高校教学设备及实验室报表”、“高校教学状态数据库”很少体现产学研的教学指数。难于分析教学的欠缺。

(3)高校教育管理报表数据冗余较大,教育部各业务分管部门出于各自的管理目的编制的报表指标重复、交叉,经常更换表格的格式而非实质内容。数据保存性增加性,往往造成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年年疲于填报同样重复的相应报表,而教育部门回收的表格无法统计比对历年数据。高校教育管理报表软件系统陈旧无统一管理,造成数据不兼容性等缺点。

2 教学管理与统计结合

针对上述问题,应根据高校的现状设计系统表格、指标评定标准,并贴合时代,使用通用数据库建立数据档案,使用数据仓库技术对旧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高等教育的过去、监控现在、预测未来,以指定有效的策略。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进行。

(1)将统计融合到高校教学管理中。鉴于目前大多数高校系部行政干事由掌握计算机办公操作的人员任职,故停留在被动地完成报表工作。一方面,建议应对行政干事进行一些统计专业知识、统计功能及作用的继续教育,让他们在对具体的教学管理理论业务知识和情况熟悉的情况下,运用统计知识,提出满足现今高校教学管理有利的数据收集,以在不断地创新中求发展进步。

另一方面,可以在高校中设置专职统计人员,有利于使用专业知识分析统计数据以及修正收集到的数据,让其变为信息,使之行之有效。如各高校自身微观管理中,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预测、学生培养质量等一系列管理,以便提供教育部门比较有建设性的数据。

(2)重视事中监控和事前预测。改变事后统计,对过往统计后的数据做说明分析,对统计结果做深层次的分析和应用。如使用社会科学统计程序(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多维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对教学资源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确认一个基本的框架即计算变量、统计方法、统计图等,设计数据库录入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或者抽样统计。

如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的教学评价,收集教学活动各方面信息对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给予数量或等级的描述进行量化,设置变量,再应用各种手段和统计方法。全面分析教与学两方面的信息,分析过往教学管理的薄弱环节,削减原有强势环节的监控转向加强弱势环节监控,从而帮助系部乃至学校制定教学目标,节约人才。教育部门也可以根据现有的统计状况,根据正态分布的原则设置监控指数。

(3)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各高校情况,从全局出发,设计参数,建立一套具有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的综合性报表和部门分表,避免数据冗余。利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表,便于统计分析的进行。报表设计可以在表格左上方设置序号,根据编号可以识别综合性表格还是部门表格;在表格正上方简明写出标题;在表格中使用表注说明数字式统计表的语言;在表格中列出各高校采集信息的分类项目。有了标准化的报表,积极设计可操作性、可扩展性强,功能齐全的统计应用软件,适时更新教育统计管理信息系统。

利用系统进而设置评价参数。在教学资源的数据收集后生成标准差表明各院校整体资源分布与平均资源的偏差程度,使用历年和同一时间偏态系数检验相对的差异量,进一步验证资源分布时间性和院校间的差异,使用区分度表示能否区分被测院校资源优劣,并设置效度表示测试结果合乎一定目标的有效程度以及信度测试所得数字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也就是测试排除偶然因素,从而从技术上确保高校收集信息的准确性,便于分析及设计指标。

3 结论

拥有一批高素质、相对稳定的统计人员,可以更有利的发现现今教学管理问题症结所在,利于改革。在统计、教育管理、教育改革给予一定的空间,使得统计成为教育管理得力助手,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分析数据信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磊,杨策平.统计分析在学校教学管理水平评价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22(1):51-53.

[2] 殷进功,汪应洛.职称评审中教学、科研绩效评价的替代性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5,26(3):144-152.

[3] 李哲.SPSS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13(3):231-234.

上一篇:数控专业学生工艺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论成人教育信息化管理及信息资源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