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职业经理人生存现状报告

时间:2022-09-11 11:28:00

美业职业经理人生存现状报告

随着美容行业的蓬勃发展,职业经理人成为一道新的风景,行业的不断向前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密不可分。作为美容企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在思考什么、关注什么,他们的工作状态、生存状态到底如何,这些都成为人们尤为关注的问题。

为全面了解目前美容行业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现状,去年6月,138job中国美容人才网特别推出关注美业职业经理人生存现状的调研活动,以调查问卷以及抽样访谈的形式来了解目前美容行业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现状,调查对象为美容企业的总经理/总裁、总监、部门经理等企业经营管理者,采取网上填写问卷的形式来收集数据。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读出美容行业职业经理人的苦与乐,更好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指引。

目前,美容行业职业经理人的生存现状包括从业群体资历构成情况(岗位层级、工作年限、学历分布等)、薪酬福利情况、职业认知观等。在调查过程中,不乏“美容行业中没有真正的职业经理人”这样的声音,因此,通过真实的数据分析来还原真实的美业职业经理人形象实在必要,我们也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共同关怀美容行业中这个特殊的职业群体。

职业经理人跳槽成常态

报告指出,目前,有51.2%的职业经理人平均更换过2~3家美容公司,18.4%的职业经理人平均更换过4~6家美容公司。结合职业经理人的年龄及工作年限分布,美容行业的职业经理人跳槽的频率是比较高的。

另外,在职业经理人进行职业转换时候,个人发展空间成首要考虑的因素。在调研的过程中,31.54%的职业经理人表示,在实际开展工作中,因为老板对职业经理人的作用特点不够理解而造成沟通上的困难,致使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能力无法完全发挥,是目前工作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薪酬问题也是职业经理人的压力来源之一,多表现为企业不能及时兑现薪酬承诺或薪酬与同行相比较低两种。鉴于美容企业在使用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职业经理人在进行职业转换时,将个人发展空间放到了首位。

92%的职业经理人有创业念头,但创业失败率高达70%

本次调研中,有92%的职业经理人表达了想要创业的念头,其中36.8%的人有创业的冲动,但没有真正地采取行动。从数据中发现,在职业经理人实际的创业经历中,创业失败率高达70%。至于职业经理人创业失败的原因,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其中包括个人原因,比如自身性格、能力等,也包括客观原因,比如外部机会是否成熟、市场态势等。

职业经理人长期激励机制严重不足

从调查数据中发现,职业经理人的薪酬构成,大都包括底薪、提成(奖金)、年终奖等,薪酬分配方式仍以月薪制为主。虽然近年来年薪制慢慢开始成为话题,一些美容企业也常常打出年薪多少的旗号来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年薪制并不成熟,大部分美容企业的薪酬分配方式仍然采取的是月薪制。就年终奖而言,多数采取的激励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年底双薪(即在年终多发1个月的工资)、年底分红等。

在薪酬构成中,值得注意的一项是所谓的“干股”。随着行业的发展,部分美容企业也针对职业经理人推出长期激励措施,主要以干股的形式,但其实干股并不是指真正的股份,而是假设拥有这么多的股份,并按照相应比例分取红利。据了解,这种激励措施的使用目前并不普遍。

职业经理人与企业主如何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改革开放至今,美容行业第一代的企业家都开始面临寻找职业经理人或接班人的问题。现在的美容企业也开始慢慢懂得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愿意投资这个部分,但目前行业中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太少。面临这样的现实,经理人和企业主将如何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

对企业使用职业经理人失败的原因进行调查时发现,老板以及职业经理人双方各有其责。41.56%的人认为,老板对职业经理人的作用和特点不够明晰,40.22%认为是职业经理人自身职业素质的原因,包括职业经理人的工作能力、职业道德以及职场适应性。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老板对自己的期望值不合理也成为最大的职业压力来源。

针对美容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如何达成更长远的合作,该报告也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不管是职业经理人还是企业老板,都值得一读。除了职业经理人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外,企业主也需要对所聘用的职业经理人充分的授权。

职业经理人缺乏授权肯定会对企业的运作灵活度产生影响,严重的还会使经理人与企业主由互不信任走上对立的地步,对抗的结果是经理人与企业主反目成仇,带走人力资源、客户资源,甚至利用自己掌握的证据,将企业家推上法庭。

要解决信任的问题,首先要建立良好的目标责任体系和完善的制度关系。职业经理人必须在进入企业前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诸如企业家年薪制度、期股制度、监督制度、资质测评与资格认定制度等。诚然,建立高层管理者约束机制要复杂和困难得多。国内企业对于高层经理人管理制度建设的水平和意识都是比较差的,但把职业经理人推到企业管理者的角色上,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企业主需要有提前进入规范化操作的前瞻意识。至于良好的经济伦理道德环境的形成,更是在完整的企业制度和发达的契约关系基础之上的一个互动。

上一篇:美国:纽约欲禁止餐厅销售大杯汽水 下一篇:海晖LapsoLeiL绽放有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