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11 10:33:27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现状是: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人经过多年教学探索与实践,深感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唯有如此,才能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学习兴趣 实物仪表 实验 互动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60-02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现状是:大多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差,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给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一个需要中职学校教师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本人经过《热工测量及仪表》课程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深感传统的教学模式,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果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关注、赏识和肯定,更何况中职校这些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他们之所以进中职校,绝大多数是因为无法考取理想高中后的无奈选择。进校后,往往对未来和前途感到迷茫,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家长对他们在学习上的关心和重视,也不能与他们的初中、小学时期相提并论,再说他们不再有升学压力。种种原因导致了这些学生不再重视学业,不再有强烈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自内心地去关心、爱护和尊重他们,挖掘他们身上隐藏着的一些好的、有积极意义的潜能,唤醒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供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舞台,给予他们取得进步、获得肯定和走向成功的机会。

如果老师和蔼可亲,有一颗爱学生的心,能理解他们,并在言语中、眼神里、举手投足间自然流露出对学生的关爱,就能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关系。在课堂上,每次提问或让学生到黑板上来解答,我都会脸带真诚的微笑,用“请”、“请你来试试,好吗?”、“谢谢”之类的话语,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就能吸引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尽可能不让学生的思绪游离在教学之外。学生解答正确,及时给予肯定,即使学生回答不出来,我也不批评,而是启发性地给予提示、帮助与鼓励,并会因为他的积极参与而毫不吝啬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发现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不是粗暴地高声训斥,而是尽可能用眼神暗示等办法给予提醒,学生会因为老师“给面子”而心领神会,既能解决课堂纪律问题,又能让学生产生亲切感。

“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我校的学生大都住宿,我经常利用值班、自修课等机会,深入到学生中去,走进教室,走进寝室,与学生交流、沟通,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得到老师信任和理解,学生便会在心灵上产生亲近之情,视教师为知己,“亲其师必信其道,爱其师必乐其教”,对老师所教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精心导入课题

良好的导入,能引人入胜、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渐入佳境,虽然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并不太好,但他们一旦对自己所学的东西有了兴趣,也会全身心地投入。例如,新课程的第一次课,我设计的是启发式提问:“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已经离不开电了,可是,你们知道电是怎么来的吗?”,话音刚落,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对这个问题,人人都有浓厚的兴趣,大家跃跃欲试,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稍后,教室前的布幕上出现了我精心制作的PPT课件:“火电厂生产过程”,图片清晰地展示了发电厂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又经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最后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的一系列过程。效果很好,当学生们知道要保证发电厂热力设备安全、经济地运行,就要将运行参数维持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而参数的测量离不开仪表,学生们立刻意识到了《热工测量及仪表》在电厂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并产生了要学好这门功课的强烈愿望,激起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

三、利用实物仪表

《热工测量及仪表》介绍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质成份、机械量等多种测量仪表,如果仅采用讲授法教学,由于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都存在不小的困难。或许学生看到示图能认识,但一旦面对实物,往往会对不上号,所以,带着实物、仪表进课堂非常重要。为此,我收集了几乎所有该课程所需仪表,每次都带着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仪表进课堂,讲课时就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如,介绍热电偶时,我取出不同型号的热电偶让学生看;介绍热电偶的组成时,我把普通热电偶拆开,让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再讲解热电偶测温原理、结构类型、冷端温度修正和处理等知识。下课期间,鼓励学生亲自来拆装、摆弄。利用实物教学,既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又大大增加了趣味性,学生很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记忆的牢固性、准确性都很好。

所以,教师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实物和模型,让他们多看、多触摸、多分析、多做演示,就会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持久地保持下去。

四、重视实验操作

中职学生好动,大多动手能力很强,比较喜欢做实验,做实验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又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再从实际操作中有所感悟。例如:弹簧管压力表的校验实验,要求学生在阀门打开时,不要一下子开得太大,否则油会喷射出来。个别学生不信,结果导致油喷到了身体上,引来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大笑过后,他们会悟到很多,真正意识到按操作规程做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对科学的严谨性有了新的认识。

在实验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好的表现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以耐心解答,或与学生一起分析,一起寻找解决办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如:校验压力表时我提问:“普通表与标准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时,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去思考调整压力表水平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去尝试、去探索,学生们一旦取得进展或成功,就会满心欢喜,内心充满自信心和成就感。不会做的同学会主动请教,会做的同学乐意给予讲解或示范,这样就形成了互帮互学,相互促进的良好实验氛围,达到了做实验的目的。

五、坚持作业讲评

作业的批改与讲评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批改作业,不单是一种判断学生作业正误的行为,多用“好”、“很好”、“有进步”、“还需努力”等批语对作业给出评价,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批语,也饱含着老师的心血和深情,寄予了老师的关怀和勉励。大多数学生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并会在这种激励中争取下次作业做得更好,能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对待每次作业,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不断取得进步。有些学生作业的正确率不高,但书写特别认真,字迹端正优美,也会获得表扬。

另外,还要在课堂上及时就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必要时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来,师生一起讲评,对于作业有创意的学生给予表扬。例如:习题:“节流件的测量原理是什么?”,学生大多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回答,可有一些学生肯动脑筋,会把答案用表格或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新颖独到,一目了然,有很强的归纳、总结能力。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别人能够做到,我也能够做到。由于我的重视和坚持,也使得学生越来越重视作业的正确率,重视字迹的端正优美,重视答题的技巧和规范。

六、参与师生互动

互动式教学能使教、学双方主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从而互相促进、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在我的课堂上,基本上形成了人人想参与,答错没关系的良好氛围。

互动教学时,教师得多启发、多提问。备课时,应该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以免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有时,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往往能引导学生深入进去,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例如:在讲授热电偶测量仪表时,我把热电偶拆开,抽出其中的热电极,问:“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焊接在一起,可用来干什么?”,还有:“如果把焊接的一端加热,另一端在常温下,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引出热电效应的概念,接着继续循循善诱:“观察到有热电效应后,你会利用这种效应干什么?”,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能给出很多不同的答案,竟有学生大胆自信地设想:“可以用来测量温度,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量信号。”,太棒了!我趁热打铁,向学生介绍了热电偶测温原理。互动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快乐、而且能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

七、借助于多媒体

2005年,学校给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安装了多媒体一体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技术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集于一体,为学生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趣味性强、又生动活泼的直观图形界面,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课堂知识。

平时,我注意做个有心人,利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和途径收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例如:到电厂拍摄大量对教学有帮助的照片和视频,到网上下载大量有用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等等。制作出有构思、有说服力、有美感且针对性强的课件,用于教学。

我运用了flas技术制作了“氖灯式水位计示意图”,动画中,水位动态上升,当水接触到第一个电极时,由该电极、氖灯、电源、水组成的回路接通,第一盏氖灯发光;水位继续上升,水接触到第二个电极时,包含此电极的回路也接通,第二盏氖灯也发光;……。因此,从氖灯亮的盏数多少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水位低,浸入水中的电极少,氖灯亮的就少;水位高,浸入水中的电极多,氖灯亮的就多,通过“观看”动画片,学生们轻松地掌握了氖灯式水位计的测量原理。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性及创造性,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出能为国家建设事业作贡献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李祖超.教育激励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文群英,黄桂梅,潘汪杰,苗军.热力过程自动化[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马爱萍(1961—),女,江苏,上海电力工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堂中“任务型”教学探微 下一篇:时政专题讨论法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