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开发技术及通用标准

时间:2022-09-11 09:47:28

浅谈微课开发技术及通用标准

【摘要】近年来,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微课”资源作为一种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创新方式出现在大众面前。目前,“微课”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和重点建设内容。本文对中小学教师在微课建设中普遍关注的概念、开发过程、建设标准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为职业教育开展微课教学提供支持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微课;开发技术;建设标准

一、微课产生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其本质是面向学生学习的时长为5-10分钟的微型课程。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时间短、内容精、模块化、情景化,特别适合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为学习者提供碎片化、移动化学习新体验。很多国内的专家学者都对微课进行了定义,有焦建利、胡铁生、黎加厚、张一春、郑小军等。在定义中,不断总结,审视,和重申微课的内核。

(二)微课程与微课视频

一般我们所说的“微课”是用于教学的短视频课件,既不是课堂实录也不等同于教学成果展示,因为课堂实录没有一对一教学的感觉,教学成果展示则面向对象不正确。

微课程是基于一门学科或课程的某个重要的专题(或某个单元、主题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微型化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体系。微课程是指由基于某个专题的系列化、连续性、层次化的微课构成。某个专题的微课程一般有5-10节微课组成(具体数量因学科、学习对象、专题内容等而定),这些微课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专题或总结复习,非常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意义建构及成绩提升。

(二)微课的作用

1.微课以视频为载体,利用影像教学,可以实现异步学习、合作学习。

2.翻转课堂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家里),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观看视频为主)接受新知识;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而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一种技术支持,有助于其挑战传统教学。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是今后较长时期内课堂教学变革的重头戏。

3.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能力的不同,对课程中的微课进行再组织学习,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

4.同课异构,一门课可以由多位教师共同开发微课,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三)慕课与微课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中文字面上可译为“大规模开发在线课程”,简称MOOC。结合国内外学者对MOOC的理解,这里将MOOC界定为:MOOC是允许免费自由注册,通过社会化网络学习环境向参与者提供围绕某个主题的分布式开发教育资源和活动,并允许参与者在领域专家指导下通过自组织学习方式参与课程资源建设与分享、建构个人学习与概念网络,形成个性化意义与观点的关联式课程。

微课是慕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慕课为适应社会化学习而产生,碎片化学习是社会化学习的最显著特征,为适应碎片化学习微课应运而生。

二、微课开发

(一)微课类别

1.按展现方式划分

微课的展现方式很多,可以用单一的展现方式,也可以多种展现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展现方式。

2.按制作方式划分

制作微课时,不仅需要用到拍摄工具,还需要对获得的视频进行必要的剪辑,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去选择合适的工具。

(二)微课开发涉及的硬件设备

1.摄像与采集设备(Sony、Canopus)

2.课堂展示设备(Vtron)

3.非编设备(iMac、Dell)

4.程序开发和调试(手机、iPad等)

5.存储及视频压缩设备(HP/Dell-Nas、Dell-R5500)

6.服务器平台(HP、Dell)

(三)课件开发流程

微课已经推行了几年,很大一批老师已经逐渐认识了微课,甚至有一批老师已经上传了自己的微课。随着推广的深入,各位老师都逐渐掌握了微课录制的技巧,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但是随着微课数量的增多,同时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很多老师的微课是不规范的,是不符合网络用户习惯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录制出一个好的微课呢?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由专业制作团队来制作。在职业教育领域,已有许多职业院校组织团队开发小模块、小专题、小学分的网络微型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开发经验和创新型的网络教学与管理模式。

在此类微课制作流程中,则需要进行细致的分工,主要有主讲教师、拍摄团队、设计团队、PPT制作团队、后期团队。一般,课程教学计划拟出后,则首先联系主讲教师制作课程PPT,然后课程负责人再对PPT进行精加工,接着老师试讲、录制,再对其进行后期处理。后期还需要根据知识点或时间点对微课进行进一步划分,再上传到服务器,到网络平台或移动设备中去。

三、通用标准

微课制作素材主要有文本(TXT)、图片(PNG)、视频(MP4)、音频(AAC)、动画(PPT)等,而最终生成的是视频。流媒体服务器上一份不同码流的视频,可以同时用于PC网络课件、手机客户端以及平板客户端。

以Adobe Premiere Pro为例,高清微课的视频导出标准如下:

1.视频格式为H.264,使用最高渲染质量;

2.基本视频设置:分辨率为1920*1080;帧速率为25;

3.音频格式为AAC;采样率为48000Hz;比特率为320;

4.多路复用器设置为MP4;流兼容性设置为标准。

四、前景展望

目前,微课程应用较多的领域是职业教育,其主要传播途径是课程网站,但是随着对碎片时间的学习需求增加,通过移动设备学习微课将逐渐成为主流,微课以其简短精悍,随时随地特点也势必会成为炙手可热的课程教学方法。因此,把移动应用带到课堂,增加互动方式、使授课丰富多彩,即移动应用创新微课讲授方式将成为教育界教学变革的一大步。

参考文献:

[1].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

[2].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12)

[3].洪小慧.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体会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

[4].Patrick McAndrew,Ann Jones.Editorial: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a perspective paper by Sir John Daniel.Journal of Interactive Media in Education.2012

[5].王甲云.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5

[6].邱琳琳.xMOOC模式下微课设计开发研究――以《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周敏(1988-),女,广东海丰人,计算机教师,供职于汕尾市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我国西部地区CPI影响因素面板数据分析及建议 下一篇:如何修订和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