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教学小议

时间:2022-09-11 09:00:46

快乐体育教学小议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快乐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教学新模式也随之产生。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快乐的情绪体验进行体育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快乐体育是一种对于任何学段的学生都适用的教学策略,但是由于各学段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不同,随之针对各个学段的具体教学策略也不同。根据小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快乐体育特别适用于小学生。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快乐体育教学呢?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感觉和老师在一起快乐和谐才快乐。大家都知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喜欢上哪位老师的课。教师上课时教态优美自然,态度和蔼,学生会亲近你,觉得老师没架子,好接近,不会使学生产生畏惧老师的感觉。老师讲解具体生动,示范正确优美,学生觉得是美的享受,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丰富的知识、高超的运动技艺,活泼、生动的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目的、态度、动机、积极性、身体状况、兴趣、思维能力、情绪等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和谐的朋友式的关系,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和学生打成一遍,让学生感觉与老师在一起是一件快乐的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从而学生能在积极愉快,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学习锻炼,达到教学目标。

2、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到有趣而快乐

小学生的运动学习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身体运动动作,但是由于这些动作相对于比较单调、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级学生的注意,在很大程度上会被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和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所吸引,情感易受具体情境的影响,易受别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者设置一定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例如教学快速奔跑灵活躲闪这样一个教材,老师可创设情境:小兔在山坡玩耍,这是来了几只大灰狼,小兔见狼就跑就躲,狼见小兔就追。这个情节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小兔钻树洞”。游戏方法: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指定二各同学饰“大灰狼”,其余学生饰“小兔”。场地内画若干个小圆圈为树洞,每个树洞只能容纳一只“小兔”。游戏开始,“狼”开始追捕“小兔”,“小兔”可奔跑躲闪狼的追捕,也可钻入树洞躲藏,如原树洞内有“小兔”的,当有“小兔”新进入树洞时,原来树洞内的“小兔”必须出洞。被“狼”抓住的“小兔”与“狼”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这样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了快速奔跑灵活躲闪的练习。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竞赛教学法 让学生获得成功而快乐

在体育课或课余活动中,开展多种竞赛活动,用竞赛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比赛中获得快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和竞争意识。例如:在教学快速起动这一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抓尾巴”比赛,采用多种方形进行一对一互相抓对方尾巴的方法来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练习时积极性很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快速启动和快速的反应的能力,而且也培养学生在练习中快速掌握运动技巧的能力,也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体育课中经常正确合理地运用竞赛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4、鼓励和赏识 让学生获得满足而快乐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完善,自我认识程度较低,在学习中遇到小小困难或受到小小的挫折就会丧失信心,因此,教师要多对学生进行鼓励,多赞赏学生的成功,使学生建立信心战胜困难,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例如:学生在学习“分腿腾越---山羊”时,少数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存在畏惧和害怕的心里这就需要老师的鼓励。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信心。经过老师的鼓励,有的同学就敢于试跳了。这时对学生给予赞赏,学生敢于跳跃的勇气会越来越大,敢于跳跃的人数会越来越多,有的还能成功的跳过去,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因此,经常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赏识和鼓励,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因为这些鼓励和赏识,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克服恐惧,顺利地完成任务。

实践证明快乐体育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又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快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是对于快乐体育这种教学方式,教师要把握得当。教师要充分理解快乐体育的涵义,避免形成“放羊式”的教育。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把体育教学的目的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在吃苦耐劳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上一篇:浅析西方学校教育与管理理论流派与发展 下一篇:小学作文指导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