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学习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时间:2022-09-11 05:22:52

尝试学习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摘 要:尝试学习模式是在邱学华教授尝试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立足幼儿园幼儿学习活动特点提出来的学习模式。本文从激发尝试学习兴趣、丰富学习体验、交流学习心得、掌握尝试方法和学习策略、升华学习体验、巩固学习体验、延伸学习动机和行为等多个流程,详尽、系统地阐述了该学习模式。

关键词:尝试 学习 模式

科研需要承袭,科研需要发展,科研更需要创新。而与时俱进,敏于质疑,勇于创新则是从事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精神。在教学工作实践中,针对幼儿这一特定教育对象的实际特点,结合尝试学习活动固有的活动进程,并紧紧围绕促进幼儿“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有创造性学习”的目标体系,把尝试学习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系统化、有序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即以激发尝试学习兴趣――丰富学习体验――交流学习心得――掌握尝试方法和学习策略――升华学习体验――巩固学习体验――延伸学习动机和行为为建构的尝试学习模式。下面我们就对这一模式做一具体阐述:

第一步:激发尝试学习兴趣。幼儿对某一事物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一事物的兴趣指向。爱因斯坦就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支力,成长的起点。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利杠杆。”“兴和“趣”都是一种愉悦的积极情绪,有了这种情绪的伴随,幼儿对学习就由乐学到爱学。这一点,我们每一位从事过一线工作的幼儿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每一个学习活动的开始,如果教师出示了生动的画面,或者逼真形象的范例,或者创设了一个充满神秘引人入胜的情境,再或者是一则有趣的谜语,一段动听的故事,孩子们的眼睛便会粲然一亮,马上就产生了求知的愿望,这就为下面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否则,如果教师出示的教具黯然无色,没有调动起幼儿探索的兴趣,那下面的活动往往就很难进行。因此,激发幼儿尝试学习的兴趣就成了幼儿尝试学习活动的关键。

第二步:丰富学习体验。对幼儿来说,其知识经验较少,对事物的感知又比较片面零乱,理解得也不够深入。这些都对幼儿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之前,运用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丰富幼儿的体验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学等分的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动手切割不同的事物,让幼儿初步感受到二等分的含义和方法。通过让幼儿操作各种有弹性的物体,使幼儿对弹性的现象有了丰富的认识。通过看、玩、比较圆形和球体的差别,丰富了幼儿对球体性质的认识,同时也丰富了幼儿认识事物的方法。

第三步:交流学习心得。不同的幼儿对不同事物的体验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对同一事物,也会因个体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感受。个体间通过交流汇总便能极大的丰富幼儿对事物的体验。例如,在让幼儿创编筷子舞的活动中,当不同的幼儿把对音乐的感受用不同的动作和表情传达出来以后,教师通过让幼儿相互观看交流,便可引导幼儿自己创编出一段舞蹈来。不仅如此,心得的相互交流还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幼儿感悟到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学会合作,学会互相学习。

第四步:掌握尝试方法和学习策略。例如在指导小班幼儿学习绘画螺旋纹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掌握从里往外和从外往里绕的思维和技法。在组织幼儿观察圆形和球体的不同之处时,教师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向和角度。在引导幼儿创编舞蹈动作时,教师可让幼儿学会用身体的不同部位以及前后、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等进行尝试学习活动。经过这样的引导,幼儿一方面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幼儿的思维,激活了幼儿的灵感,使幼儿掌握了认识事物乃至认识世界的金钥匙,促进了幼儿更加全面的发展。

第五步:升华学习体验。例如,在幼儿多方面了解了球体的有关特性以后,教师就要及时的用简明概括、通俗易懂的语言对球体的概念进行阐述;在幼儿通过听音乐、看图示、用打击乐器演奏等多种方法欣赏完音乐《喜洋洋》以后,教师就要让幼儿知道这是三段体。经过这样的升华,幼儿在认识事物的概念和方法上就有了一个飞跃的过程。

第六步:巩固学习体验。升华后的学习体验能否在幼儿的头脑中得到巩固,关键取决这一理念是否在幼儿的头脑中得到强化。为此就离不开用游戏,练习等多种途径进行反复应用,使之巩固,使之熟练掌握。

第七步:延伸学习动机和行为。每一个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这一活动的终结,而往往是下一个活动的开始。它应该为延伸幼儿活动的兴趣和让幼儿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去观察去探索提供指引和激励。例如,教师在《认识弹性》活动结束后,及时地辅以延伸提问:请你们仔细看一看,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有弹性?如此一问,幼儿在平时生活中就会处处留意,仔细观察。这样做除了更加丰富了幼儿对弹性的认识以外,更有力促进了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当然,这一新的学习模式在其运用过程中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不足之处还有待于同仁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1]邱学华 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与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1997,(06)

[2]方建华 李建军 自古成功在尝试――记著名特级教师“尝试教学理论”创立者邱学华[J].人民教育,2003,(12)。

[3]秦奕 刘剑眉 幼儿园教师专业认同的基本结构与理论模型[J].学前教育研究,2011,(02)。

[4]高亚丽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5,(18)。

上一篇:浅谈农村新教师的入职适应 下一篇: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