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法

时间:2022-09-11 05:10:08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法

摘 要:情感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生动风趣,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教师只有投入感情,才能感动学生,从而使学生愉悦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倾注,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倾注;情感教

语文教学,是一个百家争鸣的话题,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得到推广和进一步发展,对于语文教学的方法来说,更是众说纷纭各有妙招。在学习了新理念教学思想后,我有了更深的感受,在此,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工作经验,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情感教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之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心理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智能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非智能因素的促进,情感教学正是通过情感这一非智能因素为学生智能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通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语言要倾注情感

语文本身就是学习语言。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语言生动与否对学生影响很大。如果教师的语言生动风趣,学生必定充满兴趣;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乏味,学生对这一堂课,甚至对教师也会产生厌烦心理,自然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而“兴趣"又是人们学好每一样东西的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注意课堂语言的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相当重要。在每一堂语文课上,教师都应该非常注意语言的生动性,而且还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当学生睁大着一双求知的眼睛,被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所吸引,当学生沉浸于教师的话语中时,课堂也就充满了快乐的气氛。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目的也就达到了。“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得有一桶水”,此话不假。所以,教师要想自己的课堂语言生动、风趣,就必须得充实自身的知识。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引经据典,挥洒自如。

二、讲析、诵读要投入感情

新理念教学思想提倡: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课文。但对于有些内涵较深的东西,教师还是有必要给学生讲析,如果教师仅仅是按照教参的分析去向学生讲解,无疑与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什么区别。要想让学生愿意接受你的东西,就必须在讲析的时候投入感情,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只有教师自己投入了感情,才能感动学生,从而使学生愉悦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语文教学,朗诵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朗诵非常重要,课文的很多东西要在朗诵中体会、感悟,所以,朗诵课文要声情并茂的朗诵,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体会和感悟更多、更深,而且,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的朗诵能力也肯定会得到不断提高。

三、课余要与学生培养感情

一个教师,如果在课余时间不接近学生,会让学生感到这个教师可望而不可及,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陌生感,也就形成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这个距离不是产生美,而是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课余时间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培养感情。例如:初二(2)班里有一位林虹的女生,她父亲、母亲都到外地打工,她现在跟着小叔叔一起生活,在上课时,每当谈到涉及父母,家庭的话题,这位女生总是黯然神伤,有时连头都不抬,课后,我找到了这位女生,开始时跟她拉家常,询问她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情况,然后鼓励她要坚强,最后,我动情地说到:“老师很爱你们,你们每一个人都像老师的孩子一樱以后你就把老师当作你的家人,有什么苦就向老师诉说,好吗?这位女生听了我这番话,泪流满面,从那以后,上课时谈及父母、家庭的话题,这位女生不再悄悄垂泪,而是充满自信参与了同学们的讨论。在一次作文中,这位女生写到:“老师,你是我生活上的指明灯,是我学习上的上的指南针,你的爱将陪伴我走过一生……”我流泪了,我的真情感动了学生,而学生的真情也感动了我。我相信,这位女生在她生命的长河中,一定会奋勇搏击,乘风破浪地前进。

实践表明:只有引起学生强烈情感体验的教学内容,才会留下深该的印象,甚至长久的记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在言语表情(语言、语调、语速、停顿等),以及非言语表情(面容、目光、手势、姿态等)方面运用得充分而恰当,那么更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的情感倾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上一篇:不同颜色对烤烟托盘直播育苗的影响 下一篇:吕梁市食用向日葵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