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后感的写作

时间:2022-09-11 02:38:13

浅谈读后感的写作

【中图分类号】G345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136-01

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往往产生这样那样的感受和体会,把它写成文章就叫读后感.就体裁而言,读后感属于议论文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因为文章所议论的问题是由“读”的内容所引发的.受到“读”的内容所制约。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可以促进学生总结鉴赏能力,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如何指导写好读后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扣“读”写“感”,“感”要集中

因为读后感的“感’是从“读”引发出来的,所以我们写“感”时,必须紧扣“读”,要在读上下功夫,为求把握的侧重点积肥不同,如所读为记叙文,则必须弄清主要人物和事物,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法;如议论文,则要了解作者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对于所读材料中的一些反复阅读,细加揣摩,只有读懂原文,才能把握中心,写出对自己对别人都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如果只是走马观花看一扁,就匆匆写读后感,则是写不好读后感的。 因此“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是写好一篇读后的关键。

在“读”的基础上写“感”,“感”必须要集中。

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感想往往是多方面,但在有限的篇幅内把所有的感受全部写出来,那样的读后感就什么都说不透,犹如蜻蜒点水,泛泛而谈,不易深入,显得肤浅,与其面面俱到,倒不如抓住原作中的精华,突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着力挥洒于写得充实而深入。

如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出师不利,处女作连被15家再版商退了回来,他正想一把火烧掉,多亏妻子劝说鼓励,才把稿子送给第16家出版商,成功了!凡尔纳人从此名声越来越大,但是,他说:“使我感动的却是妻子的劝说。”

上面这段话,可以梳理出四个方面的“感点”(一)患难之中识知己㈡成功在于最后晴次的努力㈢失败后不气馁是成功的基础㈣失败时的鼓励比成功的恭维更加重要。我们在写读后感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两个“感点’来写即可。如果在一篇文章中, 四个观点面面俱到,那么这样的“感’’就显得有点“散’,不利于中心的突出,因此读后感的“感”务必集中。

二、联系实际,“感”要具体

读后感要议得具体、充实、透彻还必须联系实际,那些无关痛痒的空泛议论则是写读后感这大忌。联系实际可从两方面引导。

首先,联系个人实际。读书有所得,应该见之于行动,刚读先一篇文章或一一书被文章里人或事所感动,往往并不一定马上就去干点什么,往往用作品中的人物、事迹、观点来衡量自己的言和行。对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来说,联系实际主要是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在联系自己实际时,切忌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把联系实际写成检计书和决心书,这是对联系实际的曲解。

联系实际还包含联系社会现实,由于人是在社会中生活,“读”所萌生的思想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实际,只有联系现实社会,才能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若以《读(滥竽充数)有感》为题写读后感,如只谈不学无术的人没有好下场的放,那么无论古人还是今人都是通用的,这样写就没有时代特色,如果我们将寓言与今天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从三百多人与南郭先生朝夕相处明知南郭先生是个冒牌货,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意无意地保护他,这不正反映现实生活中地方保护主义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庇护吗?像这样联系社会现实写出的读后感才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开拓思路,“感”出新意

感想人人有,但有深浅这分,新俗之分.如果阅读时浮光掠影,思考时鹦鹉学舌,就很容易停留在作品表面,而如果细读深思,在别人感想不到的地方,你却情有独“感”,则可为读后感平添不少新意。

近日笔者曾于报端见过这样一篇读后感,题为《为东施叫好!》文章大致观点如下:

其一: 东施有自知之明,看问题客观,很清楚自己丑西施美,不导以丑为美,不思进取;其二:她不甘于丑,力图改变丑,而且学有榜样,高标准严要求,最丑的人向最美的人看齐;其::她不导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是敢想敢做的实践家。其四:最可贵的是她百折不挠的韧劲,紧跟西施,在人们一片嘲讽声中大踏步向前走支,我们当前的改革开放也必须从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开始,也离不开模仿,也很可能走弯路,也免不了有人冷潮热讽,我们是多么需要这种东施效颦的精神。

这篇读后感,一反常人观点,反弹琵琶,不仅密切联系现寡而且立意新颖,可谓推陈出新的范例。

四、以“议”为主,叙议结合

读后感在结构的安排上,不外两种夹叙夹议。一种是先叙后议,一种是夹叙夹议。

先叙后议,是指先“读”后“感”,文章的开头,要对所读的文章作简明扼要的引述,或介绍全文中心,或讲述文中某一人事,或引述文中某一论点等等。总之,要让读者知道你“读”的是什么,“感”的由来,写“读”以后,紧跟着就要引出自己的“感”作为文章的中心,然后对所渎的某一方面内容作阐述,联系实际进行分析,最后再照应所读的内容收尾,做到首尾呼应。

夹叙夹议,是一边引述读的内容,一边写读的感想,以读的过程为纲,写下读的过程中的感受。也可以从几个方面围绕最深刻的感受引述材料,逐层加深写出读后的感想.最后收束全文。

无论采用哪种写法,都必须以“议”为主,“叙’为辅,“读”“感”相扣,防止读后感写作中出现有“读”无“感”,以叙代议,或“读”“感”相半,平分秋色的现象。另外定“感”还真诚,要言出田衷,有理有情,如果9头上说“读了此文我激动不已,心情如大海波涛久久能平静”而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内容,那就是装腔作势之感,令读者生厌。

上一篇:谈如何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下一篇:浅谈小学数学对话课堂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