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训练路径探究

时间:2022-09-11 02:29:30

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训练路径探究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低年级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表达等能力训练的有效途径。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中语句干巴、缺乏生动,语序混乱、言不达意的现状,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训练路径的探究。

一、精选图片素材,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小学语文苏教版一、二年级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定量的图片,这些图片的编排,虽然体现了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但并不是每一张图片都适宜让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因此,老师应紧扣儿童心理特点。精心选择图画,以提高写话教学的有效性。在选择素材时,应坚持直观形象原则、生活经验关联原则,只有这样的图片,才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如:“客人来了,怎样接待”的图片、“春天到了,大自然的美丽风景”等,这些图片对于他们来说,与生活联系紧密,能够轻易读懂图片信息,并完整写出图画上所表达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放下包袱,轻松写作。

二、掌握观察方法,厘清写话基本思路

由于学生年龄小,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常抓不住要点。因此,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图画,快速捕捉图画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写话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要弄清事件要素。低年级学生看到一幅图画时,首先要帮他们弄清图画的主题,从整体上有所认识,引导他们弄清楚“这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图上有谁”、“在干什么”等,把图中基本要素了解了,也就基本掌握了图意。

二要学会观察顺序。孩子们拿到图画,往往只会挑最起眼的去看,然后是“东一榔头、西一拐杖”写上几句,显得杂乱无章。因此,教会孩子们观察顺序非常重要。如果是一件事,可以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说,如果是写景可以按方位顺序来说。对于多幅图的看图写话,要了解图画之间存在的联系,根据时间、地点的变化写话。有了顺序,写出来的内容就连贯了。

三要捕捉画面细节。细节对表现图意有重要作用,细节能使人物形象鲜明、景物形态逼真。在引导孩子们了解了图画的全部内容后,还要让他们读懂图意的细节,并展开联想,对细节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丰富,使文章写得细腻深刻,具体感人。如:一小女孩坐在窗前,两手托着下巴,嘴角翘起,眼里闪着泪花。这幅画中的主人公是小女孩,但从她“嘴角翘起,眼里闪着泪花”这一细节可以知道,这不是一幅人物描写,应该注重去联想“小女孩为什么闪着泪花”、“她可能受了什么委屈”等,这样的看图写话就真正写“活”了。

三、注重基本训练。享受写话成功乐趣

通过不断的看图写话训练,可以让学生较好地完成写话作品,享受看图写话的乐趣。如何进行训练,笔者认为:一是动笔先动口。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一句通顺的话、一段优美的语句是难能可贵的,但有了说的基础,写话自然水到渠成。低年级学生看了图之后,通过口头表述,进行语言初步组织,最后进行书写,可以降低写话的难度。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小白兔》片断时,学生观察图画后,很快找到了重点,小白兔长着白色的毛、长耳朵、四条腿等,但他们的观察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我就要求他们首先按照一定的顺序,想好了再说,说完整、连贯的话,引导他们用上所学的词汇。学生在把画面想全了,看细了,说清楚了,写起来就容易了。类似“小白兔的眼睛像红宝石,全身的毛都是雪白的,像个雪球……”,这些优美的语句也就都出现了。二是先扶后放。低年级孩子刚接触写话,有时无从下手,对此,我给学生提供画面时,适时展示范文,让学生在读范文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自我规范,写话前作适当的提醒。如《下雨了》图画描述的是在池塘里长着一棵大大的荷叶,小兔子看见下雨了,赶紧要回家,这时我就引导孩子,“小兔子没有伞,池塘里又有大荷叶,它会想什么办法?回到家妈妈怎么夸奖它?”这幅画虽有难度,但想象空间大,我先给孩子提供例文,读后就引导他们自己创作。比如:小白兔这一天去干什么了?是去外婆家采蘑菇还是和同伴去郊游?小白兔不会游泳怎么能采到河中间的荷叶?用竹杆捞,请谁帮忙?总之,虽有模仿,但文章写出来各有特点,是真正意义上的由扶到放。三是启发想象,想象是一双神奇的翅膀。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才能写出生动有趣的片断,让静止的图画真正活动起来。如何启发想象:可以抓住图画中人物的动作,展开合理的想象。如指导《吹泡泡》,小朋友一手拿着肥皂水盒子,一手拿着吸管,用手蘸了一下肥皂水,把嘴凑近去,用力一吹,一个个大泡泡从吹管里跑了出来,读到这里,孩子联想起生活中吹泡泡的情景。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

上一篇:让学生真“动”起来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以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