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11 12:52:04

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妇科生殖道发生病原体感染的具体情况,对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420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患者的感染率及年龄分布情况进行探讨。结果:420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患者中,31~40岁的患者共214例,占50.95%,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妇科门诊; 生殖道感染; 病原体

中图分类号 R3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6-0144-02

女性最常见的疾病是生殖道感染,这也是需要女性重点关注的问题[1]。生殖系统感染又称为生殖道感染,可将其分为常见生殖道感染、常见性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三大类别[2]。我国女性深受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疾病的困扰,目前该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了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的状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420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患者,年龄15~74岁,平均(37.8±9.6)岁。

1.2 方法

首先仔细了解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病史进行详细的记录,阴道分泌物可从阴道壁处提取,然后提取的样本要在30 min内送检。如治疗在冬季进行,要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因滴虫失去活力而影响到检测结果。如果患者有宫颈糜烂症状,应对宫颈脱落细胞的涂片进行检查,接着对患者的年龄分布及感染率等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门诊感染患者的年龄分布

31~40岁的患者共214例,占50.95%,明显比其他年龄段要高,和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门诊感染患者年龄分布对照

年龄段 例数(例) 比例(%)

≤20岁 31 7.38

21~30岁 76 18.10

31~40岁 214 50.95

41~50岁 58 13.81

>50岁 41 9.76

合计 420 100

2.2 感染病原体分布

感染滴虫的患者共148例,占35.24%,其中单纯滴虫感染的患者有78例,占18.57%。将感染滴虫患者与其他病原体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滴虫的感染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观察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就诊的患者中,发生生殖道感染病原体诸多的类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便是滴虫感染,其次为支原体感染及衣原体感染。对于支原体及衣原体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微生物,被归类为原核细胞型,可以在人体的细胞外部单独的生存。其能够导致患者生殖道的上皮细胞发生了黏附的情况,进而对上皮细胞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出现此种情况的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尿急、尿痛及白带异常等诸多的情况。对于支原体感染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其具有非常强烈的传染性,可在患者的宿主细胞中寄生,最后通过代谢后的产物能够导致患者的机体发生了变态反应,进而造成出现支原体感染的情况。除此之外,患有此种疾病的患者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患者早产、流产、胎膜早破的情况及导致死胎等。对此不论针对出现炎症的患者或没有出现炎症的患者,即使两组患者在支原体的检出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最终衣原体及支原体都拥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且在这两类患者中还会经常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患者在发生滴虫感染的过程中还会合并出现其他类型病原体感染的情况。对此要求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滴虫感染的情况下,同时应该做好其他病原体的检测工作,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将最终的诊断率及最终治疗效果进行提高。对于医院的临床检测工作而言,诸多的检测项目都不是门诊治疗较为常见的项目,正是因为这种因素导致医生在对生殖道混合感染的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并且对于支原体而言,病情的复发率也非常高,对此要求医疗人员及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进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全面进行相关情况的考虑,将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最大程度地降低,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表2 妇科门诊生殖道病原体感染420例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

病原体 例数(例) 构成比(%)

滴虫 78 18.57

假丝酵母菌属 50 11.90

细菌 57 13.57

支原体属 43 10.24

衣原体属 22 5.24

滴虫+细菌 47 11.19

滴虫+支原体属 12 2.86

滴虫+衣原体属 11 2.62

假丝酵母菌属+细菌 58 13.81

假丝酵母菌属+支原体属 9 2.14

假丝酵母菌属+衣原体属 4 0.95

细菌+支原体属 3 0.71

上一篇: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分析 下一篇:对学校建筑电气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