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至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展望(一)

时间:2022-09-11 12:16:03

“十二五”至我国经济增长前景展望(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展望“十二五”以至更长时期,我国仍然处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和重要战略机遇期,既存在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挑战。本文拟对“十二五”及更长时期内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发展前景进行政策模拟分析,以增强宏观政策的预见性,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望“十二五”以至2030年的发展环境,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技术和要素等各个层面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将发生重要的变化。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仍将继续

1978年中国城市化率为18%,2009年上升为46.6%,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5%左右。城市化及其带来的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一方面将直接带来消费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也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更多的要求而带动投资需求的增长。

有关研究表明,中国各个区域的工业化程度差异很大。2005年,东部的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78,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东北地区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45,进入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而中部和西部的工业化水平指数为30和25,还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未来20年内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将逐步完成,各个区域的工业化程度差异将缩小。

当然,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也会加剧一些结构性矛盾,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成本都将提高,但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工业化与城市化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在动力。

二、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将发生重要变化

中国的人口自21世纪初以来,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有研究表明,中国人口数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高峰,此后,人口总量开始逐步下降,由低水平增长阶段过渡到自增长阶段。2015年之后,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处于不断下降趋势,在未来20年内,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将会由增长转为逐步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保持比较高的储蓄率,相应地资本积累率也较高。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将会影响国民整体储蓄水平,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将会产生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劳动力成本会在一些地区、一些行业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土地等要素成本也会快速上升,这些都会削弱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降低对外资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加大中国资本积累的不确定性。

另外,战略性资源储量(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以及环境容量的不足也将对经济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制约。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经济增长将受到越来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将面临能源供给、生产能力、运输能力和废气排放的环境容量不足的困难。同时,资源价格的提高将增加经济发展的成本。

三、新技术革命将是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

未来全球科技将发生一系列突破,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全球科技产生跨越式发展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先进制造技术、材料科学、资源环境与空间科学、航空航天技术,等等。

在全球化效应的持续驱动下,人才、资金、技术、信息、赁物等要素流动的边界壁垒不断下降,科技资源全球流动,世界科技日益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对我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四、多极化国际格局将形成

随着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的快速发展,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逐步显现。在此背景下,国际事务以及各种体制安排将不再是由一两个或几个大国所控制,而将越来越多地由拥有和行使多种权力的许多个国家或非国家行为体来共同主导。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会相应增大。但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我国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期望和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五、大宗资源能源类商品全球化战略将成为各国必然选择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宗资源能源类商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大宗资源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也将越来越明显。根据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署的预测,2005~2030年间,尽管全球资源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但供需总体上呈现平衡状态。

尽管未来全球大宗资源能源类商品供需基本平衡,但其分布极不均衡,目前世界40种主要矿石中,有13种矿产75%以上的储量集中在3个国家,有23种矿产75%以上的储量集中在5个国家。由于矿产资源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大宗资源能源商品全球化战略将成为各国的必然选择。在这种全球化战略的影响下,各国为促进经济发展,对大宗资源能源类商品的争夺将更为激烈。

六、从长期看,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流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衰退。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短期内,贸易保护倾向会有所抬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保护措施可能增加,对中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期看,国家干预和贸易保护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危机所带来的后果,也不利于促进全球的经济增长,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七、利益分配格局调整的难度加大

由于地区、城乡以及要素间利益分配差异的扩大,中国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劳动者报酬占GDP的份额持续下降。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要素问的利益分配失衡既与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有关,也与中国的收入分配体制、投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有关,调整利益分配格局需要进行攻坚式的改革,改革的难度很大。

“十二五”到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根据前面的分析,“十二五”以至未来2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方面面临国内继续深化改革的压力和能源资源约束,面临国际上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多重要的机遇。在这种复杂的情境下,不同的发展战略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采用情景分析法对“十二五”至2030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进行模拟分析,从而揭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及可能的政策选择。

一、模型介绍

我们采用的分析模型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中国经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DEC-CGE)。这一模型是通过求解一系列的静态均衡来模拟经济发展的动态特性,模拟时间段为2008~2050年。

模型包括42个生产部门(1个农业部门,24个工业部门,1个建筑业部门和16个服务业部门)、12组居民(7组城镇居民,5组农村居民,按居民收入分组)和5种生产要素(农业劳动力、生产工人、技术工人、资本、土地)。模型的基准年份为2007年,数据主要源于基于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编制的2007年社会核算矩阵。

二、情景设计

在假定政策和外司;环境不发生重大变化,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因素(包括人口和劳动力、自然资源、出口和技术进步等)的发展趋势保持不变情况下,首先给出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趋势为基础的基准情景。这一情号主要是为其他情景提供比较的参照系,并揭示未来政策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中长期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和调整方向设计了两个对照情景。

(一)对照情景设计的主要考虑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我们在对照情景中设计了发展方式转变较快情景,以重点考察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另外,考虑到未来发展中所面临的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可能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还设计了一个风险情景,以模拟在这些风险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通过对两个对照情景的模拟,还为进一步分析国内的改革方向和重点奠定了基础。

(二)各情景的具体设定

A:基准情景

在基准情景中,农村劳动力继续稳步转移,人力资本水平不断提升,科技进步继续发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使2008~2030年TF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城市化和工业化继续推进,城市化水平将每年提高0.85~0.55个百分点,到2015年城市化率提高到52%左右,2030年达到65%左右。考虑到国际经济环境和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出口的增长速度将逐步降低,贸易顺差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到2030年左右实现外贸进出口基本平衡。

B:发展方式转变较快情景

假设各项体制改革快速顺利推进,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进展。具体设定包括:①各种资源的价格得以理顺,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稳步提高。②调整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增加对教育、医疗及科研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比重。⑧进一步消除劳动力转移壁垒,加快城市化进程。④调整国有企业、垄断企业的分配体系,降低企业储蓄比重。⑤加大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力度,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

C:风险情景

在风险情景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①城市化发展速度较慢。②世界经济缓慢恢复,贸易保护严重,出口增长缓慢,对经济增长、就业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也将更加困难。③国际能源价格攀升,能源进口受到制约,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约束。④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技术创新和效率改进不快。

上一篇:可耻的美元 下一篇:为什么说“十二五”时期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