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充分认识和利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时间:2022-09-11 09:24:35

浅谈如何充分认识和利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摘 要】在我国,作为从小学、中学至大学的必修科目,尤其中学因其基础及承转作用,英语学习深具意义。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表自明,如何充分利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也成为我们思索最多的课题。本文提出中学英语的本质目标是借由课堂教学使学生逐步习得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认识和利用英语课堂教学是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一、引言

中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英语课程是中学必修基础课程。中学英语课程的实施通常主要有以下步骤:学情分析、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成果评估。其中,课堂教学这一步骤作为直接与教授对象产生成果的步骤最为重要。但遗憾的是,尽管我们对课堂教学十分重视,一直致力于研究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但传统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多为形式单一,方法程式化的“单词学习―课文讲解―课后习题”模式。即便如今引入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也只是把黑板换成屏幕,并无实质发展。这样的授课方式,根本无法达到使学生主动、乐于学习的预期效果。从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一改再改,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受沿袭传统模式,主要为考试服务。

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本质目标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为学生今后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打好基础。其本质目标,是在这个系统、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言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充分认识和利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呢?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阐释。

1.引导动机转化为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呢?

(1)教授者本身。大多数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其所教授课程。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多方面文化素养、语言表达艺术甚至个人风度,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教师来说,最简单成功的教育莫过于发挥自身的榜样影响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2)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热情。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偏向的基础上,结合阶段性教学目标来计划和安排课堂活动。课堂活动既要围绕语言学习的阶段目标展开,即语言活动不能偏离教学内容,也要考虑到不同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使他们在放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语言。

(3)成功心理体验。教师多在课堂上积极创造机会,如竞赛、表演等,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估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进步。不断让学生体验自己的进步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就感,就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成就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尤为重要。

2.语言实践为主,课外资源为辅

传统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往往忽略了语言实践练,这也是造成一些学生英语学习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之一。Language is not taught,but learned.我们实际并不能教给学生一门语言,而是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合学习语言的环境。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能仅限于语言技能的操练,而要用英语进行沟通。在教学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用所学习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活动,才是学生真正的语言学习实践。

3.及时评估,个体学习方法指导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光“提供知识”,还需要评估学习成效和提供学习方法指导以促进学习。在每个学习阶段,教师都应及时对所教授的知识进行有效评估,检测学习的成果,这样才能及时有效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不同个体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及需求进行分析。学习方法指导对英语学习效果至为重要。教师可明确向学生指导或由成功的学生介绍示范,也可以把指导跟教学过程结合,在提出学习任务、布置课外作业时提出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指导。实验证明,经由个体学习方法指导的学生,能快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因此,帮助学生了解并使用符合个人情况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不能忽略的一环。

4.文化传播,道德教育

语言是为了传播文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考虑和渗透文化因素,引导学生接受中西文化和思维的差异,明白不同文化只存差异,没有优劣。这能让学生表达出更加得体的英语,不会因误读对方而产生“文化休克”,同时也使学生在了解外国文化同时更好认识本民族文化。英语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教学也不仅是一种技术教育。教育在传导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文化知识传授和语言应用技能培养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

三、结语

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往往是成功的学习策略使用者,他们是积极的语言实践者和运用者,对语言使用有强烈的愿望,并能创造性地学习。中学英语教学课堂,也应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转变。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J],外语界,2006,(4)

上一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法浅议 下一篇:高中语文课堂自主学习构建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