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自题寿联

时间:2022-09-11 09:13:20

寿联是为他人祝寿、贺寿时而撰写的对联。一般来讲,寿联多是由他人执笔,而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却是自己亲自“操刀”,自己为自己贺寿。“怪人”怪举,成为中国文坛一大佳话。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郑板桥一生艰辛,历尽沧桑:4岁丧嫡母,14岁失继母,30岁丧父,33岁丧子。人伦惨变,没有使他消沉,生活穷苦,没有使他颓废。他边耕边读,手不释卷,19岁时中秀才,40岁时中举人,44岁时中进士,50岁时做了县令,一人之身,跨越三朝,故郑板桥自谓“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郑板桥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体恤下情,关注民生,因替百姓仗义执言、赈济灾民,而获罪于上司,“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罢官归乡,卖画为生。

郑板桥60寿辰时,自己为自己写了一副别有情趣的“寿联”:“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副寿联写得既轻松明快,飘逸脱俗,又豁达洒脱,富有趣味!上联主要说:只要衣食无忧,身体无恙,便是一等生活了:下联主要说:平凡生活中富有许多情趣,充分享受这些情趣,一天便可以顶是两天。全联104字,是古今寿联中罕见的精品――既道出了自己豁达的胸襟,又言明了个人旁博的志趣。读来诙谐活泼,情趣盎然,给人启迪。

同时,这副对联还是一方“养生珍剂”――给世人开出了“快乐养生方”:一要保有童趣。人老心不老,时时保持一颗童心,会很人在心理年龄上,永葆青春!而且富有童心之人,生活中会平添许多情趣,人生多趣,自然会产生“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之慨!从而从内心深处理加热爱生活、充分享受生活。二要胸襟旷达。人到老年,尤其需要有襟,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要有“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豁达,学会宽以待人、豁达处事、大度行为,奉行得之淡然、失之泰然,所谓“老来胸襟装日月,但凭江山放肩头”。海纳百川,自然心空晴朗、寿高百年了。三要知足常乐。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老年人只有奉行“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生活观,不计得失,不存奢念。才能求得心安和高寿。四要动乐结合。人怕闲树怕空,自古繁忙多寿翁。老年人只有多动、多乐,才能有健康的体魄战胜疾病,才能有丰富的情趣丰满人生。所谓“动则安、乐则寿,抑郁多疾”是也。

上一篇:长寿来源于健康积累 下一篇:工作压力大 过劳死好来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