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控制要点探究

时间:2022-09-11 06:51:19

沥青路面施工控制要点探究

摘要:施工的原材料、拌合设备、拌合工艺到前台的施工前准备、运输过程中的控制以及摊铺时的工艺几个方面阐述了沥青路面施工时的要点,通过严格控制施工工序,从而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控制

沥青路面是以沥青作为粘结料与一定级配的矿料相混合经碾压而成的一种路面结构,在我国许多地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获得广泛的应用。根据现代交通的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足够的温度稳定性、足够的水稳定性、足够的疲劳耐久性、足够的平整度、足够的抗滑性和尽可能低的扬尘性。针对这些要求,我们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从选材到工艺控制、现场施工都加以严格的控制。

1 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控制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1.1 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质量:要保证原材料质量,主要注重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等的检验工作。沥青原材料应从粘度等指标着手,确保沥青指标优良,符合设计要求。粗集料应无风化、干燥、元杂质、洁净,有足够的耐磨性、强度以及沥青粘附性等,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注意保证粗集料筛分级配变异小,保证石料软弱颗粒、白云石、长石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细集料应注重砂含量(或0.075含量)和粘附性等指标,应严格控制砂。进场后及时搭棚防雨、防晒。

2)拌合设备的选择:沥青混凝土拌合机的性能和生产能力是最主要的方面。保证拌和楼的生产能力符合对应工程的要求,拌和楼必须是电脑控制的,它本身能对全过程进行自动控制,能够自动分析数据、核定生产量,能够进行拌合质量分析。除了主要的拌合机,同时还要选好沥青加热设备、外加剂添加设备等附属设备,从它们的性能和供需能力上确保与拌合机配套,以满足拌合机生产要求为准。

3)从拌制工艺上保证成品质量:首先要有好的配合比。其次要保证冷热料供料平衡,拌和楼不待料、溢料少,要处理好冷料转速与流量关系、筛网孔径选择、热料仓供料比例的确定等方面。先从热料仓供料抓起,采取措施保证各仓均衡储料:保证原料稳定的组成和供料比例。接着抓温度及拌合时间的控制,保证沥青、集料及混合料拌和、储存、出场温度,严格控制每一盘的干、湿拌和总时间。

1.2 沥青混凝土现场施工工艺控制

1)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是准备好与对应工程规模相匹配的各种机械设备。其次是对上一道工序检查,包括高程测量、沉降稳定检验等检查验收工作,检查下封层的完整性,清理基层表面污染、杂物,进行水冲洗。

2)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拌合机向运料车放料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几堆装料。从而减少混合料离析。运料车的数量应较拌合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车辆一般不少于5辆。运料车应有篷布覆盖设施,用于防雨、保温及避免污染环境。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30cm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时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运料车载重量应大于15t,运料前打扫干净车槽,并涂1:3油水混合液。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必须快捷、安全,使沥青混合料到达摊铺现场的温度在145℃~165℃之间,并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质量进行检查,当来料温度不符合要求或料仓结团,遭雨淋湿时不得铺筑在道路上。

3)摊铺时的质量控制。摊铺前摊铺机的熨平板应提前预热30min。摊铺机性能要能够满足工程需要,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要掌握摊铺机的主要构造并能作相应的调整。摊铺机在开始收料前应在料斗内涂刷少量防止粘料用的柴油,并在摊铺机下铺垫塑料布防止污染路面。在供料系统上,受料斗空板不能每一车料收一次,要利用刮板输送器和料斗阀门控制好进入摊铺室的供料量,布料高度一般占2/3,并确保沿螺旋全长布料一致。要选择合适的料斗阀门开度,使其与供料速度恰当配合,进而达到刮板输料器连续、均匀地供料。当待料时不应将机内混合料摊完,保证料斗中有足够的存料,防止送料板外露。因故障,斗内料已结块,重铺时应铲除。检测员要经常检查松铺厚度,每5m查一断面,每断面不少于3点,并作好记录,及时反馈信息给操作手;每50m检查横坡一次,经常检查平整度。操作手应正确控制摊铺边线和准确调整熨平板。摊铺中路面工应密切注意摊铺动向,对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构造物接头部位缺料、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袭面明显不平整、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后有明显的拖痕等,均应人工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且必须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人工修补时,工人不应站在热的沥青层面上操作。在摊铺速度的选定上一般不得小于1.5m/min,以保证碾压温度不致降至低于完成充分碾压的时间(即在80℃以前的时间),但是如摊铺速度过快,则混合料疏度不均、预压密度不一、表面出现拉沟,直接造成预压效果差(

4)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缝质量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因此在施工缝及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施工,保证紧密、平顺。

2 质量意识、管理的力度、科学制度的制定和严格执行是施工质量的保证

1)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能用于道路建设,抓好混合料配合比的试验,严格进行现场检测和室内试验。这包括拌合厂、施工现场的各项温度检测与记录,包括规定频率的混合料马氏试验、抽提试验等,还包括路面外形尺寸检测记录、路面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检测等等。

2)检测资料的管理与分析是工程质量建设的又一个方面,也是工程质量的实际记录。其中包括料场状况、按工目的混合料拌合记录、按工日的施工现场记录、检验资料的论定和反馈、按工日的工程质量指标图表、工程质量的动态分析等等。

上一篇:桥涵混凝土冬期施工措施 下一篇:结构工程施工中的钢管混凝土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