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云南地区建设的战略思考

时间:2022-09-11 06:39:45

加快推进云南地区建设的战略思考

一、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背景与意义

2009年7月,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依据这一讲话精神,同年12月,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了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目标,明确将桥头堡建设上升到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三大战略目标之一,认为桥头堡战略涵盖了周边国家交通网络建设、西向贸易通道建设、经贸交流平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能源安全、人力资源开发等战略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桥头堡的内涵与内容。

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将进一步改善云南对外开放条件,有利于更好发挥毗邻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跨境而居民族的文化优势和源远流长的世代友好交往优势,不断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全方位开放合作,深入落实“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方针,加快云南对外开放步伐,切实增强云南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有力推动云南加快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快改变云南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封闭落后面貌。

二、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优势与有利条件

(一)良好的地缘优势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拥有超过4000公里的边境线,自西向东与缅甸、老挝、越南3个东盟国家山水相连,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门户;云南又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全省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有15个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多、分布广的省份之一,许多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民族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交流方便,易于沟通。

(二)丰富的资源优势

云南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且具有矿种全、分布广、共生伴生矿多的特点,尤以有色金属及磷矿著称,号称“有色金属王国”。全省已发现矿产142种,其中有50多个矿种的保有量居全国前10位,铅、锌、锡等25种资产储量名列三名。能源资源如水能、煤炭储量大,开发条件优越。

(三)对外贸易基础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与周边邻国间的贸易联系更为密切,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截止目前,东南亚、南亚国家在昆设立的领事机构6个,云南边境有20个部级一、二类口岸,有越北、泰北、老北、缅北四个境外合作开发区。2009年,云南省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63份,新增合同额9.2亿美元。

(四)政治优势

发展经济离不开和平环境。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及云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同时,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之间基本没有战事或政治摩擦,相互之间友好往来频繁,政治互信日益加深。

三、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区域经济实力较弱,通道基础设施滞后

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仅为6168亿元,居全国第24位,地方财政收入仅698.3亿元,财力严重不足。同时,受地形地貌影响,高速公路、铁路桥隧比例达30―70%,平均每公里造价超过5000万元,部分路段高达近亿元,建设成本高。加上自然灾害频繁,铁路、特别是公路损毁严重,管养成本较高。

(二)自我发展能力有限

云南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的1/3,129个县(市、区)中有80个贫困县,其中,有37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列全国第一。2008年,73个部级贫困县和25个边境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342元和2273元,仅为全省的75%和73%,为全国的49%和47.7%。因此,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加快发展资金严重不足,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有限。

(三)维护边境稳定安全难度大

东南亚、南亚长期以来都是世界政治敏感地区,也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热点地区。近年来,南亚地区恐怖活动频发,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民族、宗教等问题相对突出。

四、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基本思路

“十二五”期间,要围绕把云南建设成面向西南开放的交通通讯电网枢纽、面向西南开放的能源中心、面向西南开放的人民币结算金融服务中心等重点,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增加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重点突出,全面推进。

一是推进通道建设。提升、完善省内立体交通、通信网络,努力构建以航空为先导、以陆路为基础、以铁路为重点、以水运为补充、以管道为特色、以信息为助推、以电网为动力、以机制为平台的立体交通网络与贸易体系。尽快打通到越南、老挝、缅甸以及经缅甸进入印度和南亚的国际通道,从区位上把南亚和东南亚与云南省紧密联系起来,把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统一起来,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二是抓好产业基地建设。 “桥头堡”建设,不仅要建设“桥”,还要建设“堡”。在通道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产业建设,形成云南面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以优势的压力来促进人、财、物、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资源与要素的双向流动;必须建设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重点是加强工业建设,加快云南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三是加强对外窗口建设。构建和谐周边环境,是桥头堡建设的重要支撑。要认真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积极营造和平、稳定、合作、发展的周边环境。进一步提高沿边开放水平,加强过境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在管边、护边的同时,不断提高“用边、兴边”的能力。

四是完善合作机制建设。“桥头堡”建设,不仅包括硬件建设,还包括软件、软环境建设。要完善云南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文化合作机制,建立部级、省部级、地方级的多层次的对话合作机制。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契机,努力提升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层次,提高云南―老北、云南―泰北、云南―越北合作机制的效能。

五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树立“建设桥头堡,人才先行一步”的理念,积极培育前瞻型的专家学者队伍、创新型的干部管理队伍和实干型的经营队伍三种类型的人才队伍。突出培养、引进具备参与国际合作能力、精通外语并通晓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能够灵活运用国际规则及国际交往礼仪的创新型、开放型外语外经外贸人才。

(廖乐焕,1975年生,江西赣县人,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民族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民族经济学)

上一篇:河南省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模式探析 下一篇:加快转变传统生产方式 实提高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