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武德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安全

时间:2022-09-11 06:19:31

浅析高校武德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安全

[摘 要]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安全对于营造良好生活育人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机构,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安全又极大地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然而,近些年校园时有暴力、自杀、不雅事件的发生,可以说当前的校园环境已经受到了极大地威胁,令人堪忧。本文对武德教育的概念及功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论证,主要研究武德教育对于校园精神文化安全的作用,旨在能够提出一种提高校园精神文化安全的途径。

[关键词] 中华武术;武德教育;校园精神文化安全

面对当前的形势,必须要对当前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武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有着特殊的帮助。武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培养习武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操,能够提高习武学生的意志品质、能够培养习武学生的正义感。同时,武德教育相较于传统的说教和规章制度而言,更为生动、有效,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改造,长期的武德教育对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精神文化概述

所谓校园精神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为校园全体成员所认同、遵循的带有学校特色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精神因素的总和,它是校园文化的抽象化,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学校更好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还能够潜移默化的改善生活在校园中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行等。

二、武德教育概述

所谓武德教育,就是按照武德原则、规范来约束习武之人的日常行为,并通过长时间的坚持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武德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沉淀下来的,武德教育完全可以看作是道德教育的一种,他们之间不仅不相互抵触,反而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三、武德教育的功能

1、武德教育与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如今能够在世界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与无数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德育的重要内容,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能够激发出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武术的精髓--武德最能塑造爱国主义精神,纵观我国历史英雄、爱国名将,无不表现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高尚武德。武德所体现出来的深厚爱国主义内容,无疑是培养习武学生爱国主义情结的关键依据。

2、武德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武德是习武之人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它直接约束着习武之人的政治信仰,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公德有着非常大的意义。武德教育可以培养习武人坚强的意志,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增强他们与邪恶做斗争的勇气。同时,武德教育还可以最大限度的通过习武人向其生活环境中的同学宣扬武德之精华,树立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武德教育把学武术和学做人相联系,通过多种武术运动形式,来调节学生生活情绪,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些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迎合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

3、武德教育与人格塑造

有关人格的定义现如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人格是一个个体在公众与社会中的具体形象在学术界较为认可的。在当今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去谈人格,似乎有些“不随大流”。但是对于社会的长期安定与发展而言,每一个个体的人格均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于高等院校而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学生,不仅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校园文化安全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意义更为重大。但是多年来高校所实行的素质教育,在学生德育方面的收效甚微。武德教育有自我约束的信条,这些对于习武人的日常行为有一定的约束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优秀的武德教育对于习武人人格的培养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武德教育对校园精神文化安全的维护作用

武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任何一个个体与生俱来都不会带有任何道德品行,后天的生长环境对其影响很大,学校有序的开展武德教育,是能够培养学生高尚品德情操的。近些年来,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等很多肮脏思想侵蚀着新一代的大学生,校园暴力事件、校园自杀事件、大学生易等等无不让这个原本应该干净、纯洁的环境蒙上阴影。深层次的分析这些学生为何走上歧途,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强烈的自我约束能力,对于社会上的各种诱惑毫无抵抗能力。而且这些学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经不起一点挫折的打击。还有一些学生参与武术运动,锻炼身体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靠拳脚打天下”,这些都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失败之处。武德教育不是一时一次的教育,是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培养学生人格品行做起,让学生知道什么才是高尚的思想品德,什么样的三观才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有效地开展武德教育,对于当前校园精神文化安全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

[2]陈态.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教育科学出版.2002.7.

[3]黄文扬.刍议中国传统武德涵义及市场经济下的武德建设[J].福建体育科技,2002(5).

作者简介:赵冲(1982―),男,汉族,籍贯:河北高邑,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俞磊(1979―),男,汉族,籍贯:甘肃兰州,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上一篇: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群体动力的思考 下一篇: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需要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