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忘言对香茗

时间:2022-09-11 05:47:27

中国人对竹的喜爱,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苏轼曾云:“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且,竹因干直中虚而被历代文士所人格化,是正直刚毅、虚怀若谷之精神的象征,是他们所崇尚与追求的高风亮节。当然了,中国人不但爱竹,也爱茶。在文人雅士眼里,茶中澹间洁,韵高致静,也是他们比德的对象,史上关于茶“人化”的雅称就数十个,如森伯、不夜侯、苦口师等等,还有唐刘贞亮言茶有“十德”,苏轼专门为茶写了一篇《叶嘉传》,南宋审安老人更是把12种茶器赋予了姓名、字、雅号……此外,中国竹制茶器亦随中国饮茶方式流播到日本,影响了日本茶道。

既然竹与茶皆文士所欲也,那二者可否兼得?除了在竹下啜茗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竹制的茶器喝茶,让竹香茶香浑然一体,既有雅韵,又有香韵,正所谓是“竹里忘言对香茗”。其实,竹木茶器并不新奇,光是《茶经》中记载的二十四器中就有七八种是竹制的,宋时还盛行一种用毛竹搭配制成的方形煎茶风炉,叫“苦节君”,可谓“竹茶合璧”。竹木茶器发展至今,依然深得爱茶之人的垂青,在继承了传统元素的基础上,根据竹子各个部位自然的造型,融入了创意,此正是:

竹吐清幽久未央,制成篚箧物随芳。

茶香更比篁香馥,器任人间胜国觞。

随物赋形,浑然天成

竹生于林间、山间,枝枝挺秀,瘦劲孤高,尤其是节节干霄中空的特点,时常成为文士笔下吟咏讴歌的对象,白居易曾云:“……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直与空,正是君子正直虚心之品格的体现,而这两大特性被巧妙地应用于茶器上,随物赋形,浑然天成。

茶筒、茶杯、长柄竹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它们的造型很简约,就是一节天然的竹管,长短、深浅不一,再搭上一根竹枝就成器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长柄竹勺的柄并非人工衔接,而是天然生长在竹节上的竹枝,而且形制略有区别,一为横柄,一为竖柄,曼妙自然。不过,竹枝在茶筒与茶杯身上的形体而柔韧,盘曲于筒璧、杯璧上,除了作为装饰之外,还有一定的实用性,如方便饮者握杯,类似于杯耳的功能。竹勺舀水,竹杯饮茶,竹解虚心,水能静心,茶可清心。再比如茶滤,取材于靠近竹节部位,里面较浅,中间镂有数十个规整的圆孔,两边是仅截留根部的竹枝,自然而然地与茶滤融为一体,与茶有些许相似。

物尽其用,妙趣横生

《庄子・逍遥游》记载了这个一则故事:一棵叫樗的大树,树干臃肿,不中绳墨,小枝卷曲不中规矩,木匠看不上眼。但是,狂狷桀骜的李白却不甘为下流,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天地造化既然孕育了万物,就必然有它们各自的用处。一竿翠竹,主干固然是可用之才,但并不意味着其它部分就是边角料而弃之不顾,若能随形就势地加以利用,做到物尽其用,并且产生非同寻常的视觉审美效果。

以竹节的分枝为例,在制作茶器或其它工艺品时,这个部位面临的命运通常不是裁切掉就是截断,毕竟这会影响到一件要求中规中矩的工艺品的美观性。但是,自然而不加矫饰恰恰是竹木茶器最富美感之处,这就需要工艺师的灵感与创意来化“腐朽”为神奇。像这只竹夹,它的主体是将剖成半截竹管挖成狭长的“U”字型,但妙处却在于握把的尾部。如果细看,不难看出这是有2个分枝的竹节,如此精巧的构思颇有画龙点睛之妙。还有,竹毛刷、茶粉(香粉)勺亦呈现这样的创意。

深埋地下的竹根制成的茶器更是妙不可言。竹根上天生的“褶皱”经创作者的妙手匠心,变成“田田荷叶”的茶荷,上面的卷边犹如被风吹卷,摇曳生姿,而且竹根的最尾部竟然还有一个“藕节”,惟妙惟肖,称其为“茶荷”果然名副其实。

上一篇:数“风流”茶展,还看深圳茶博会 下一篇:“秋香”西坪,问源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