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析新会计准则执行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11 05:05:58

略析新会计准则执行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相比,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做了较大改动,在执行中必然会面临各种问题。企业应积极学习,尽快掌握新会计准则,建立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政府应完善和衔接各项配套措施,共同推进新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变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132-01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已达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和较高的水平。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相比,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做了较大改动。

二、新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新旧会计准则平稳过渡的问题

面对上述这些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若准备不足,业务步骤、企业会计电算化处理系统、业务操作等众多变动因素,将给管理层带来不可避免的问题,使财务系统本身的运行无法满足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同时也无法满足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二)与税收征管的街接问题

新准则要求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规定固定资产的价值判断标准和使用寿命及折旧方法由企业自主确定。但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环节,尤其是汇算清缴时,仍按现行的《税收征管法》执行,对企业按固定资产准则操作的上述事项多数要重新计算并调整应纳税所得额,还要进行必要的账务处理,新准则与税收征管方一面衔接的缺乏,无形中加大了企业会计人员的负担,挫伤了企业执行新准则的积极性,影响了新准则的贯彻实施。

(三)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培养问题

从现代财务会计的本质看,许多由准则制定者提出的方法都需要运用判断才能实施。这次的新会计准则新增了生物资产、职工薪酬、资产减值、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政府补助、所得税、外币折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石油天然气开采等具体准则,填补了不少会计规范的空白, 但与此同时会计准则的技术难度系数加大,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如何选择计提折旧的方法、如何选择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如何确认当期费用、如何使企业资产计量更有效、利润更真实,这都更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自然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四)会计监管问题

我国的环境基础尤其是企业诚信机制和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诚信不足的公司可能会利用新会计准则中某些选择性较强的条款来调控利润,可能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这就需要相应地提高会计监督的水平,进一步强化专业监督,如此必然要求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监督成本相应也会增加。

三、几点对策

(一)积极学习,掌握新会计准则

企业作为会计准则实施主体,其掌握和理解会计准则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新旧会计准则的平稳过渡和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董事长、总经理或厂长等企业高层人员不仅自己要带头参加会计准则培训,还应鼓励、督促财务、内部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尽快掌握、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比较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了解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业绩评价、对审计等各方面的影响,同时结合企业实际,对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按新会计准则要求,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保证新旧会计准则的平稳过渡。

(二)加快会计准则的内外部环境建设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律法规,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最有效的办法。加强企业的内外部监控主要包括: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优化的组织结构和高效的运作程序;建立先进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确保内控制度被较好地执行;加强企业外部监管,如加强证券监管的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 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加大对不法企业处罚力度。

(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将使得会计人员有机会在会计实践中锻炼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要以各种方式不断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既了解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熟悉会计基本理论,又要通晓与会计相关的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等相关知识,熟悉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把握会计工作的运行规律,提高职业判断技巧及能力。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头脑,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是能够熟练地在制度、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专业判断,作出合理地选择。同时要在会计人员中大力倡导诚信为本的思想。诚信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行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会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会计人员应把诚信看作自己最起码的职业操守,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屈从和迎合任何压力与不合理要求,不人为地歪曲会计判断,不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四)完善和衔接各项配套措施

我国当前尚缺乏以有效使用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氛围,更不能奢望会计准则可从技术上彻底禁绝各类舞弊造假行为。因此,必须完善新会计准则的各项配套与衔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包括新准则与相关法律的配套,新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配套,新准则与绩效评价体系的配套,完善税收法规,搞好新准则与税收的衔接,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既保持会计准则良好的灵活性,又防止会计政策被滥用。

上一篇:运用现金流量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下一篇:浅谈医院会计核算的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