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风散文的知性与感性

时间:2022-06-17 02:16:46

张晓风散文的知性与感性

摘要:台湾第三代散文名家张晓风,她的散文作品既有慨叹人生的虚无,又不沉溺于文字的晦涩,其字里行间自有一股索然不磨的英伟之气、侠士之风,却不乏女子雅致、凄婉的纤细柔情。

关键词:张晓风;感性;知性

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115-01

一、张晓风散文综述

有人评价张晓风散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她的作品富有人道精神,并蕴含爱国怀乡情感,今年因笃信基督教,流露出浓厚的宗教情绪。在上个世纪六、七时年代,随着台湾向工业社会的迈进,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受到了西方文明的渲染和影响,这时期的抒情叙事散文成果很大,居台湾首位。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视野更加开阔,题材更加丰富,手法也更加纯熟多变,这类散文有取材实际人生,反映生活经验;或侧重个人心灵情感;呈现社会风情,或缀取身边琐事,抒发诚挚情怀,另外,随着作者们的文化生活,学习范围的扩大,他们的作品中明显地注入了西方文明的元素,有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有对西方文化的接纳,更有两种文明的对比、整合和思考。当时的台湾是由封闭型向开放的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时期,畸形的物质文化导致出很多问题,尤其是悲观绝望。由此,很多作家都在作品中表现出颓废,悲观情绪,而张晓风却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把持住自己,坚守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写出那么多优美的散文。我们从她的散文中感受到的是清澈的,干净的感觉,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实在难得。张晓风的散文,有对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的描写,琐屑的细节记录,映照出作者内心对现世生活的体悟和挚爱,也写出了平凡是福的人生哲理,处处体现出“仁爱”风度;在她的散文中有独立山顶悲千古的英雄少年,也有站在氤氲梅香中的梅妃,还有在红地毯那端默默坚守的少女。她还能把怀乡的情感表达到爱国,爱民族,爱民族文化,如著名的《愁乡石》。这样的作家,在台湾并不多见。她的创作贯穿着基督教的信仰的精神,散文充满自我的真情至性,剧作蕴涵着中国的故土意识。在艺术上是不忘古典而直面现代的,具有字立纸上,直抒胸臆,情理相溶的特色。她吸收了古典散文语言形象的含蓄美和直抒情怀的明朗美的养料,又重视现代散文对知性的强调,使感情和思想能在文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二、张晓风散文的知性与感性

在此,我将张晓风的全部散文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内涵概括为三个渐次展开,从几个角度来探讨其散文的感性与知性。

一是,她对大自然,大地上山川草木只有宗教的虔诚才可比拟的感恩情感。她前期的散文集《从地毯的那一端》和《咏物篇》,着重个人感情的抒发,用她热烈,纯真的爱,热情吟咏自然和人类的美。这个时期,她是以一个聪颖纯情少女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是一条清澈澄碧,纤尘不染的潺潺溪流。写爱情,流露出曲折、清澈的情感;“那时候,老是郑重其事地把左掌右掌看了又看,或者,从一条曲曲折折的感情线估计着感情的河道是否决堤。”《爱情篇》。《咏物篇》中的树是诗人的树,情人的树,木棉花是男人的花,具有古朴的美;《春俎》中的纤草、山月、坠星、夜雨、流溪,无不流淌着清新的气息,仿佛一杯醇香的龙井。她爱大自然,更爱人间挚情。《地毯的那一端》中两情相恋,两心共勉,校园相爱情深,离别相思相勉,成家分担劳苦,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忠贞和牺牲,使爱获得纯净和升华,我们和她一同感受“铺满花瓣的红毯伸向两端,美丽的希翼盘旋而飞舞的喜悦”。二是,她对故国明月镂心刻骨般的相思情素。自《愁乡石》之后,她的笔由个人伸向社会,指向尘世,拓宽了散文的容量。她说:“我忽然明白,写《地毯的那一端》时代远了,我知道我更该写什么,闺阁是美丽的,但我有更重的剑要配,更长的路要走。我不能永远披着白纱,踏着花瓣,走向红毯尽处的他。当我们携手步下红毯,迎人而来的是风是雨,是风雨中恻恻的哀鸣。”写乡愁,最具代表性的是《愁乡石》,摹景抒情,苍凉悲壮。二三友人徘徊在“中国海”边柔软的沙滩上,拾无色贝壳,景致多么宁静优美;蓦然,沁凉的海浪冲击脚,凉上心头,想望着海水所来的方向--“我不知道四五百里海哩有多远,也许比银河还要遥远吧?每次想到上海,总觉得象历史上的镐京或是洛邑那么幽渺,那样让人牵起一种又凄凉又悲怆的心境”;为聊乡愁,捡起沙滩上几颗灰白色的小石命名为“乡愁石”,一步一回头,“听手绢里愁乡石响着,响久违的乡音”。《何厝的番薯田》是《步下红毯之后》指涉尘世之作最为撼人的作品,写一位驻守金门的军人,每天早上总要用望远镜痴望对岸一个叫何厝的村子,那里有间红砖屋就是他的家,“老母在庭前的老树下独立,一遍又一遍地饲养她们的小鸡,藉以压抑一次又一次思子的冲动,”那红土的番薯田,和金门的土质,竟是完全一样;若天气晴朗,他们甚至可以从望远镜中观看厦门大学的学生篮球赛,“那种清晰,是一种可怕的清晰,一种残忍的清晰。你差不多觉得伸手就可以拥抱到他们了,他们却在宇宙洪荒里”,真是咫尺天涯,裂人肺腑。故乡之恋,亲人之念,不只是撞击金门守军的心,而且苦苦缠绕着一代游子:“不要碰故国之思,它太强,不要让三江五岳来撞击你,不要念赤县神州的名字,你受不了的,真的,日子很好过,把泪逼回去,你不能开始,你不能开始,你一开始,就不能开始。”《步下红毯之后》真是字字带血,声声带泪!

三、结束语

张晓风散文不同于同时期的三毛那样热情奔放,没有三毛那么多奇趣的、吸引人的沙哈拉沙漠的故事;也没有席慕容作品中那样的诗情画意,而更多的是对生活中一草一木的热爱;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的赞叹和对祖国的深切思念 ;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中的种种现象的诙谐一笑,令人读了她的文章后,感觉到大自然的美好,感悟到生命的含义,并跟着作者一起走进她笔下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0。

[2] 张晓风.张晓风经典作品集-爱情篇[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2。

上一篇: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浅析萧云从的插图版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