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消肿止痛散治疗软组织损伤200例

时间:2022-10-19 09:09:57

三七消肿止痛散治疗软组织损伤200例

【摘要】 目的 探讨三七消肿止痛散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门诊20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后的结果。结果 200例中, 痊愈151例, 占75.5% , 显效33例, 占16.5% , 无效16例, 占8%, 急性期效果好。 结论 三七痛消肿止散对软组织损伤治疗效果肯定, 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三七消肿止痛散;软组织损伤;疗效

软组织损伤在外科损伤中较为常见, 受伤方式主要分为扭伤和挫伤及慢性劳损。损伤部位包括皮肤、肌肉、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等。三七活血消肿止痛散为本院的自制制剂, 其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的功效得到患者的肯定。作者将2012年5月~2012年6月门诊200例软组织伤者给予三活七血消肿止痛散外敷, 现将临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例病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127例, 女73例, 年龄最大65岁, 最小8岁, 其中急性患者为143例, 慢性损伤为57例, 所选病例创口均未出血, 所有患者患处均伴有肿胀热痛, X线检查排除骨折、脱位等损伤。

2 治疗方法

三七痛消肿止散包含成分有三七、当归、红花、川芎、制乳香、制没药、血竭、龙骨、儿茶、续断、土鳖虫、自然铜、煅炉甘石、川牛膝、木瓜。取蛋清和药粉混成糊状, 摊于纱布上敷于患处, 2次/d。

3 疗效分析

3. 1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肿胀消失, 患者活动无障碍, 功能恢复伤前水平;显效:局部轻度疼痛和肿胀, 活动时稍加重;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变。

3. 2 治疗结果 治疗时间为2~15 d, 痊愈151例, 占75.5% , 显效33例, 占16.5% , 无效16例, 占8% , 其中急性损伤平均治疗时间为4.5 d, 慢性损伤平均治疗时间为10.2 d。

4 典型病例

赵某某, 男, 17岁, 在校打篮球致右足踝关节扭伤, 受伤当日来院就诊, 外踝局部肿胀, 淤青, 关节活动受限。X线摄片未见骨折征象。给予三七活血止痛散外敷, 并固定, 2次/d, 3 d后痊愈。

王某, 女, 36岁, 自述肩关节痛胀, 2周内未有外伤, X摄线未见骨折, 临床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 给予三七消肿止痛散外敷, 2次/d, 并患处熏蒸理疗处理, 二周后患处明显好转。

5 讨论

软组织损伤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 病理学角度是因局部受损而引起的局部软组织内出血或炎性反应渗出所致, 炎性渗出物刺激局部神经引起疼痛, 而中医学认为软组织损伤属“伤筋”范畴。主要病因为经络受损, 气血凝滞, 血液循环受损。治疗宜活血散瘀, 宜通气血。活血先行气, 气顺则血活, 血活则瘀散, 肿消痛止。[1]

三七消肿止痛散中主要成分为三七, 当归, 红花等。《本草纲目》早有记载“三七止血, 散痛, 定痛。”三期具有良好的止血和活血化瘀之双向调节功效。三七有“止血神药”之称, 散瘀血, 止血而不留瘀, 对出血兼有瘀滞者更为适宜。当归具有补血, 活血, 调经, 止痛等功效, 可降低血小板聚集, 对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的机体具有调节作用。红花具有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作用, 川芎、川牛膝、儿茶、没药、乳香可益气化瘀, 消肿止痛, 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 改善外周围循环,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具有镇静、镇痛、抗炎作用[1]。木瓜有化湿之功, 入厥阴肝经, 可祛筋脉之湿, 又能舒经活血。

对于急性软组织损伤和慢性劳损损伤三七消肿止痛散的应用还是有一定差别, 对于急性软组织损伤三七消肿止痛散的疗效更显著。原因可能是急性期患处正处于炎症渗出液增多,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此时外敷更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慢性劳损患者病期长, 患处会有纤维组织增生或粘连等病理改变, 肌肉处于痉挛状态, 因此疗程较长, 并需其他物理疗法并用, 以取得较疗效。

综上所述, 三七消肿止痛散有止血化瘀、舒经活络、活血化瘀、行血软坚、消肿止痛作用[2]。其制备简单, 疗效肯定, 价格低廉, 不良反应作用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贺延新. 三七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 2007,19(14):14-14.

[2] 郭福成. 三七散在外科的临床应用. 河南赤脚医生, 1979,(1):27.

上一篇:探讨急诊血液灌流抢救苯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效... 下一篇:自拟中药抗痨汤辅助治疗肺结核34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