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的是3D实景电影

时间:2022-09-11 04:34:54

我想做的是3D实景电影

“印象”于创作层面遭受的最大非议,主要有两点:其一,依赖声光电,没有灵魂;其二,人海战术,自我重复。樊跃承认拥抱技术,却不同意灵魂论、重复论。在他看来“印象”是一种心灵观光,灵魂由观赏者赋予。至于表现手法,正走在大变革的路上。

樊跃与王潮歌早在《印象•刘三姐》之前就是搭档,那时忙活的是晚会和舞台剧。有了“印象”以后更加形影不离,八年来除了与张艺谋、王潮歌一起导演了奥运会开闭幕式、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原创歌剧《秦始皇》,与王潮歌一起导演了世博会民企馆的开幕表演《活力矩阵•高潮秀》,与王潮歌一起做了装置作品“风墙”参加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都在与王潮歌一起做“印象”。

早几年,很多人误会他俩是夫妻档,总是一前一后出现,一左一右坐下。接触后发现他们性格差异非常大,女火爆、男温和,一个急、一个慢,一个健谈、一个私下健谈。新闻会他们有个不成文的分工:樊跃负责交待创作,王潮歌负责其他。其他时候的媒体访问,往往由王潮歌担任发言人。随着“印象”越做越大,公司业务日渐复杂,两人又有了新一重的分工:樊跃只管演出内容,王潮歌兼顾经营。

王潮歌说她特意去买过两只斗鸡,寓意着她与樊跃争斗起来没完,也寓意着能下好多蛋。她对樊跃有过一个形容:“樊跃,相貌俊朗衣着讲究,世袭北京爷。给人以儒雅假象,实际上他是火药库,没点都自燃,专炸身边人。对敌人春天般温暖对亲人严冬般冷酷,每月总有几天他不舒服,以折磨我为工作方法,口齿没我利落但句句阴损。搭档十几年,我顽强潜伏伺机报复,经常得手,但伤痛惨重……这些一点不妨碍他是伟大天才艺术家。”不妨参考。

奥运以后,代表“印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常常只有他们两人,不复此前的“铁三角”三人行。他们的团队非常年轻,曾经更多小有名气的编导们都离开了。演出市场很好,挣快钱的地方很多,而这两位工作起来都是近乎疯魔的状态,不吃不喝,不眠不休,虽说最后挣到了大钱,但那是后话了谁也预料不到。“这俩人干嘛呢?太过执着了,累不累啊?有病。”别人背后这样议论他们,而他们想必是找到了自己的节奏,不然无法坚持到今天,维持相对稳定的作品品质。

与导演组和演员们聊《印象•普陀》幕后,方知团队采风以后回到北京,还曾经创作过二三十段舞蹈,演员们练习了整个夏天,最后全部舍弃;每一个小节目都差不多修改过十几个版本,反复排列组合,首演前几天夜夜不重样;而那句“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是半个月前才刚刚定下的。

“印象”面临的一大非议是自我重复,樊跃则说,他与王潮歌在导演节目时至今还未总结出明确分工和模块化的工作程序,回回都不同,都要重新来一遍。仅从过程看来,这确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而非模式化生产,不那么轻盈,甚而有些笨拙。至于结果,有人认为审美有标准,王潮歌却说艺术没有好坏只有喜恶,各执一词。口头争论其实无谓,旅游者自有他们的评判方式,那便是,用购票来投票。

锦绣:普陀山号称“海天佛国”,舟山亦以海洋文化著称于世。但《印象•普陀》更多借助了山而非海景,剧场的空间感也不算开阔,反而相对封闭,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樊跃:这个地方是我定的。选址的时候权衡自然条件、环保可行性等关联因素,面临在佛教文化、海洋文化之间突出一个作为主题的选择。我和潮歌商量后觉得,佛教文化是全国性的,海洋文化的受众则地域性比较强。人们来普陀的目的,更多是上山问佛,而非观海。

空间感是我有意营造的。因为这次我想延续《印象•大红袍》的“实景电影”尝试,把《印象•刘三姐》那种一览无余的观看方式转换成一幕一幕的,还给360度旋转观众席加上了一块幕布,放映一些小动画串场,让观众感觉不到旋转。开阔感我认为还是有的,远处的山层层叠叠,灯光最远布到了两公里以外。加上星空,加上用全息投影营造出的海洋和大自然,感受与白天这样一个小公园反差很大。

锦绣:佛教的色调是比较素淡的,普陀山也被称作“人间第一清净地”。但为什么《印象•普陀》的表现手法特别丰富?有语言小品,有这种幕布一开一合的剧场感,有实景电影,有动画,还有主要依靠投影营造出的虚拟场景。我甚至认为这是形式感最强的一台“印象”。

樊跃:在武夷山做完实景电影,我心里就放不下了,想要更大胆地尝试在实景里面用影像、多媒体和其他艺术门类“说话”,从各个角度来丰满这种语言能力,做一个比较和检验。

外界很多人议论,说“印象”自我重复。有些人可能把实景演出这种形式本身,就算作了重复的一种。这种新艺术形态诞生时间还不长,有争议也是好事。但我们自己其实很在意突破,每次都想玩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印象”8年了,要走下去的确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我们自己认为,实景电影的概念、电影的手法、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这些多重艺术门类的观念,可能是“印象”在艺术上的前景和方向。新的语言方式还在尝试和构建当中,等到足够丰富和成熟,可能会爆发出来一部完全不一样的“印象”,将实景演出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那时“印象”也便彻底站住脚了。

现在电影产业都在忙于3d制作,用技术手段让观众在室内感受到仿若户外的现场感。而我们实景演出的现场本身就是3D啊,那山都几千年了,石头没我就有它;能闻到空气、看到星空,会刮风、下雨甚至下雪;演员是活的,我把虚拟的动漫人物也融入到真实场景中了,这种天然的3D电影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这一次我们已经想得太复杂了,因为任何一个单一的形式都还没有成熟到可以撑起一台戏,不能只玩一个。我其实特别想做一台纯粹实景动漫的节目,用几个真人串场就行。甚至是一台全是动物的,让他们说话,表达人的情感和当下社会问题。我现在觉得,形式本身就是艺术的一种。你说这几十年来全世界的电影剧本有什么进步了?文学有什么进步了?艺术理念有什么进步了?没有。什么在进步?科技。多媒体和影像在引领所有娱乐行业前进。把这些放进实景里我就与众不同,这就是我的最大理想和未来方向,而不是再去抓那些老的、将要淘汰的东西。我已经看到那一天了,只要再给我点时间。下一个项目做武隆的天坑,如果完全按照我的方法走,肯定是新的,与以往会很不同。

锦绣:“印象”的创作,基本都需要一年的时间。这些时间如何分配?分哪些步骤?有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工作模块和流程?

樊跃:没有,没有可复制的模式,连工作程序都没总结出来。我和潮歌有时吵架了就说分工,实际连分工都做不到。总是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各方面条件,才能商量出可行的工序。我觉得“印象”可能好也就好在这儿,不可复制。我是特别不着急总结这个东西的,如果能总结出来,成为熟练工种出现一些套路的话,也就离过时不远了。我们现在还在冲动之中,每次都会有很大不同,包括工作程序。

大原则的话,我们没有剧本,现场环境、大自然是第一剧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读景,了解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水域大小、山的远近,天天坐在那儿看。读懂之后才能知道有什么可借助,能做什么,廓出几个大的景别来,重新再读。最后才是设计具体节目,挨个放在里面做实验,反反复复修正。真正排练时拿手上的,只有几张纸,我管那叫“剧纸”。

锦绣:“印象”有主题么?这次虽说是佛教主题,但涉猎得也很浅。提炼出了一句话―“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以前连这样的一句话也找不出来。

樊跃:我认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主题,舟山、普陀山就是主题,旅游就是主题。我们至多是找一个角度,武夷山是茶,这次是佛,将计就计地营造一些真实的情境和情节。白天你在风景中游览,晚上继续在我构建的情境情节中游览。也许某一个瞬间,某个不可言说的感触与你白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发生共鸣,自己浮现出来,与我的相呼应。那个时候你也在感动我,你在用你的内心与我沟通。这是一种心灵的观光,你感受到的就是你个人的主题。我绝对不直接告诉你我要表达什么,这就是我对实景演出主题的观点。

于佛教浅尝辄止,是因为宗教是比较特殊的东西。我们不是说要鼓励人们信佛,也不想去深入诠释教义,而只是想借助一点佛理,表达对现代人心理状态的关注,倡导一种反求诸己的态度。

上一篇:“印象”是棋子而非赌注 下一篇:跟着何伟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