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我不“姓”福,却知幸福在何处

时间:2022-09-11 03:44:05

BQ=《北京青年》周刊Y=延参法师

“心头不去想,眉头放下来,就很幸福”

BQ:这些天,有一句话非常时兴,幸福是什么?

Y:因为得过肩周炎,才明白幸福原本就是抬起左手能打到自己的右脸。因为苦过,所以知足。其实生活和工作就是一种搭配,工作的时候切忌累个半死,休闲的时候也不要闲得让人发慌,拿得起,放得下。如果问幸福在哪里,可以这么认定,幸福在快乐里。

BQ:人们往往执著于当下的忙碌与烦恼,希望能得到以后的幸福,幸福有多远?快乐有多难?

Y:幸福不是寻找,幸福也不是曾经,幸福的名字叫简单。生活里我们快乐,往往找不到理由,生活里如果烦恼,原因就是理由太多。

BQ:烦恼是因为希望拥有的太多,能够放下的太少,当看到别人精彩无限时,就难以满足于自己的瓜豆田园?

Y:人一辈子没那么长,幸福不在于你得到什么,而在于你认识到了什么。生活是一场谦让,不是一场争夺,骨头太少,狗太多,势必是一场苦苦的折磨。用幽默去对付苦恼,用豁达去迎接生活,这是一个幸福的人必须要做到的。

BQ:大家说您是“萌和尚”,就是看到了您的幽默与豁达,不把烦恼当敌人。

Y:每个人面对生活都有各种各样的困扰,但这是每个人人生经历的必须,不能替代,有人问我,佛祖能不能帮我化解烦恼?我说,求谁都化解不了,它需要你对人生的思考和积淀,对世界的洞察和智慧。

BQ:花开花谢,高峰低谷,都是自然状态,只是我们看风景,喜欢山高地不平,面对生活中的高低不平,就心生埋怨。

Y: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高低不平,要把握平常心,对生活有足够的坚强和忍耐,对生活有个正确的态度。每个人都不能代替别人承受生活的辛苦,也不要奢望别人帮你解脱痛苦,你烦恼,我只能是你的倾听者。

BQ:说到倾听,听说您微博私信开放后,很多人都来向您倾诉,希望得到一些向善的力量?

Y:每天收到很多来信,也不一定是人生重大转折和迷惑才来找我,就是为了说一说。记得有个姑娘,说她刚结婚时与婆婆关系不好,婆婆年龄大,她就拖地将地板弄滑,婆婆不小心就摔坏了腿。她问我这算不算犯错,我说过去几年了,让它过去吧,不要再折磨自己。能知道自己的错,知道忏悔就是功德,当你从烦恼中走出来,就是轮回,前十分钟想不通,这十分钟想通了,就是轮回。不要以为自己离快乐多遥远,也许就是几分钟。幸福不幸福,就是心头与眉头,心头不去想,眉头就放下来,这就很幸福,不必将人生的意义想得很复杂。

BQ:没有必要活得像圣人一样,毕竟很多鸡毛蒜皮构成了我们的生活。

Y:禅门有句话:忘你,忘我,忘有,忘无,忘是,忘非,快乐人生,惟一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一种生活的哲学。生活原本就是一些极其平常的小事点滴积累,不要因为琐碎而烦恼。细细的品味那些平时忽略的点点滴滴,也是另外一种幸福。

“生活需要一点儿萌”

BQ:您最近出了一本新书《这个和尚有点萌》,通过和小徒弟们的对话,用真诚与智慧的段子讲尽了中国本土的幽默,感觉您将大道理小清新化了。

Y:讲大道理,读者们可能会反感,讲一些生活中的小道理,小故事,大家还喜欢。徒弟们说,师傅您好辛苦啊!可是好辛苦的人生,何尝不是另一种幸福。在每一件细微的事情上,都做出向善的表达。

BQ:可能有人会说,延参法师的书卖得好,一定收了不少稿费吧?

Y:出版社不是慈善机构,没有听说哪个作家发财的,我多年来的收入多用于资助失学儿童、资助白血病患者等社会慈善了,施比受更幸福。而且我也提倡全民慈善,现在是网络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参与,每个人都能体现自己善良的人格魅力。我们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还能惦记着别人,何谓生活,生在于来到这个世界;活,是大家在一起,在参与集体活动中,来分享大家的快乐。

BQ:说起慈善,您参与了很多,而且特别固守了白血病救助这一块。

Y:白血病有些年龄段的治愈率是很高的,当面对生与死,并看到希望时,我才坚持自己的信心。只是由于一些认识上的误解,让大家觉得捐献骨髓可能有些恐怖,我希望中华骨髓库的活动,能建立更可行的操作平台,方便大家献爱心。你在救助他人生命,更是在救助自我心灵。

BQ:如果说白血病救助是大事,我从小徒弟口中也了解到一些小事上您的向善,比如您让他们开车不要太快,这样路上遇到出了特殊状况的人,可以停下来帮助?

Y:不要把善良慈悲看得那么神秘,看得与自己遥远,我们带不走人间一片云彩,但是我们可以为人间留下微笑。虽然社会上有没人敢扶老太太等负面新闻,但我觉得,在做每件善良的事情时,不要去考虑结果,应该考虑自己的担当,交待开车的小徒弟,不要开太快,也只是希望随时能为有需要的人进行点滴的帮助。

BQ: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大家压力都很大,比较心也重,也许不少人看了您的书,会觉得出家的生活真好。

Y:每天有很多人跟我说想出家,生活压力好大啊,但是没有几个真正出家的。法师最好的办法还是劝,你觉得唐僧唠叨吗,但是一个法师他的任务就是唠叨,让烦恼在内心世界化解。

我还是提倡更多的人在家修行,承担社会义务和家庭责任,并不提倡更多人出家。

BQ:说到底,还是内心的问题?

Y:从善如流,我们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制造者,也是善良的传承者和受益者,一定要有好的世界观,我们活着就要为大家服务,我们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了,就把这些都放下。包括要有良好的财富观,有很多烦恼来自对名利、地位、财富的贪婪,没有人能从世界带走一分钱,成功的标准在哪里?家人平安,家庭和睦,工作顺利这就是幸福,这就是我们的小世界。你每天拿着2000元,操着联合国的心又何苦呢?真正的小世界才能反映大世界,每个人都有安定太平的生活,这个大世界就太平了。同时要学会赞美别人的成功和成绩,我们是生活的参与者、经历者,我们也可以给别人鼓鼓掌。因为比较而来的不平衡和压力,真的没必要。

BQ:不仅延参法师的书里没有悲伤,话中也满是希望。

Y:人生难免有悲欢离合,我们需要透过悲惨,发现人性的亮点和光辉,世界需要希望,希望在于相信善良,并传递善良。

BQ:当更多的人听到您的声音时,我们也发现,佛法其实并不只在藏经楼上。

Y:佛教文化发展到现在是最好的时期之一,佛教事业的发展,也从修复寺院到传播文化的转变。传统文化在今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用来缓解公众压力和烦恼。什么是佛法,让人们从生活的压力中走向轻松,从生活的烦恼中走向豁达,从生活的曲曲折折中走向快乐幸福。和时代同呼吸同命运,让社会更加温暖、宽厚、有凝聚力,这才是真正的佛法。

BQ:因此,您很幸福?

Y:我是一个很幸福的人,成功还在路上,成功是结局,人们不希望提前到达结局。

上一篇:“戏”弄的人生 下一篇:浅谈军校后勤任职教育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