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渐暖 内需虚弱

时间:2022-09-11 03:21:59

出口渐暖 内需虚弱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5月份出口同比增长7%,比前几个月明显好转;进口同比增长-1.6%,仍旧保持疲弱;贸易顺差达到359亿美元,创下2009年以来单月最高。

欧美经济的好转拉动整体出口恢复,但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依然偏低,将限制整体出口反弹的力度。

更令人忧心的是内需,高贸易顺差恰恰反映出国内需求的不振。2008年四季度是历史上贸易顺差最高的时段,也是内需塌陷最为厉害的时期。除非政策继续加码,否则经济下滑势头很难彻底扭转。

一季度欧美经济可谓大跌眼镜,美国意外出现负增长,而欧洲经济增速也不及预期且面临通缩的困扰,致使一季度中国出口出现负增长。

这些不利的因素在二季度有了明显改观,再加上欧洲央行推出负利率政策,二季度中国出口有了不错的改观。

4-5月份出口增速反弹至3.9%,比一季度上升7.3个百分点,5月份出口增速达到7%。其中,反弹最为明显的是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是近期中国出口恢复的主要推动力量。4-5月份对美国出口增长9%,比一季度提高7.7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增速飙升至14.2%,比一季度上升近8个百分点。

美联储6月4日的最新一期褐皮书显示,近期美国经济增势正从年初的恶劣天气中全面反弹,其中制造业增长普遍加速,美国就业市场状况正在“总体持续改善”。从领先指标来看,美国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回升,5月份达到55.4,是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新增非农就业连续四个月超过20万人,失业率已经下降到6.3%。

市场普遍预计,接下来几个季度美国经济有望达到3%左右的增速,未来对美国出口有望继续改善。

相比美国而言,欧洲的情况有些焦灼。5月份德国和法国领先指标都有所回落,德国制造业PMI下降到52.3,是2013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法国制造业PMI经历了3、4月份的反弹后,又重新跌入收缩区间。这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可能会有所回调。

虽然一季度日本GDP实现年化6.7%的增长,创下2011年三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但这可能更多受到提前消费的夸大作用。由于消费税的提高,未来几个季度经济都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冲击,甚至滑向负增长。4-5月份对日本出口增速明显下滑,从一季度的6.7%下降到2.4%,目前日本央行仍未推出对冲消费税提高的政策,未来对日本出口会变得更加艰难。

不过,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增速依然处在极低的水平,4-5月份对“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出口增长仅为3.4%。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新兴市场国家在中国出口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低迷会整体限制中国出口的水平。

净出口是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高顺差就意味着净出口增加,这对目前低迷的经济像是个好消息。9亿美元的高顺差,这是2009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

贸易顺差是出口与进口之差,高顺差可以由两种途径产生。一种是来自出口的大幅增加,这对经济确实是好消息;另一种则是来自进口的急剧萎缩,这意味着顺差只是由于国内需求的萎靡而被动的提高,对经济而言就不是个好消息了。目前的高顺差更像是后一种情况,反而值得忧虑。

5月份进口增速为-1.7%,延续了年初以来的弱势。其中,原油进口增长只有9%,而成品油进口增速已经连续9个月负增长。原材料进口的疲软,更多反映出国内需求的不振。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超高的顺差与内需的塌陷紧密相连,一旦连续出现高顺差就需要警惕了。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月度贸易顺差都在350亿美元以上,这一时期对应的内需急剧萎缩,经济也创下了10多年来的低位。

目前政策依然停留在“微刺激”层面,央行也只实施了定向宽松,这一力度的政策放松尚不足以改变目前内需萎靡不振的格局,未来政策仍需加码。

上一篇:体育舞蹈运动疲劳与恢复手段的探讨 下一篇:机场安全管理体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