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入手,学写诗歌

时间:2022-09-11 02:24:11

从形式入手,学写诗歌

【设计说明】

中学生正处在需要诗的年龄,若能吟诵自己的诗作,岂不美哉?美哉,袁枚之言:“诗题洁、用韵响,便是半个诗人了。”

当前,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成为焦点。我的看法是“预设”时,目标简洁明确,过程条理清晰,衔接前呼后应,那么“生成”则水到渠成。

基于这种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尽可能创设自主思考的空间,以简洁的教学线条,拉动学生体验感悟学习信息,在开放与互动中走近诗歌。以“议议写写”这种轻松的形式,让学有兴趣,从而得到有分量的收获。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有句词,我们耳熟能详:“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师生齐说),无好问这句词中的“情”(板书)字不可狭义理解,可理解为亲情、爱情、友情等。

(点击课件,显示一句诗)

“哭一声,喊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为何娘不应?”

师:这句诗说的是亲情。关于内容,同学们见仁见智。我们现在仅从字面形式上看,韵脚是什么?

生:“声”、“听”、“应”。

师:押什么韵?

生:押ng韵。

(点击课件,显示一句诗)

“你这么美,你这么媚,你这么好妹妹。”

师:这句诗讲的是爱情,内容一目了然,从字面形式上看,押不押韵?

生:押ei韵。

师:以上两个例句是和亲情、爱情关联的,那么,友情呢?友情中的同学课堂情,同学们可谓司空见惯,而且,当下正身临其境。来,做个练习。

(点击课件,显示习题。)

上课睡觉:

下课( )考试( )将来( )

上课讲小话:

下课( )考试( )将来( )

上课玩手机:

下课( )考试( )将来( )

师:事不过三。亲情、爱情、友情三个押韵的例子,足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板书课题)

诗题洁,用韵响,便是半个诗人了。

师:“诗人”,每个人内心深处或许都有此念头,而实践者少矣。但每个人都会欣赏诗歌,都有自己的喜欢的诗歌。那么,迄今为止,你最喜欢的一二句诗或一首诗是什么?请同学们现在用笔写出来。

(点击课件,显示一首诗)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师:这是老师目前最喜爱的一首诗,关于内容,“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我们从字面形式上看,押什么韵?

生:偶数句押韵。

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简洁不简洁?

生1:不简洁,题目字数多。

生2:简洁,它的内涵简洁。

师:第2位同学的理解是对的。比如《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和《论读书》哪个内涵简洁。不言而喻。《寻隐者不遇》同样诗题洁。现在,请同学们给关于课堂情的三句诗拟个题目,要诗题洁。

生1:学而时习之。

生2:传而不习乎。

师:很好,再来看一句诗。

(点击课件,显示一句诗。)

“高考在望,心中堂皇,一声不响,不慌不忙。”

师:大家试着读一读。押不押韵,拟个题目?

生:走近高考。

师:这四句,我是怎么想来的?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我把形式借过来,换了内容,这叫“换药不换汤。”再比如,有一天,回到母校,找寻恩师,可改一首诗。

(师生共改《寻隐者不遇》一诗)

(点击课件,显示修改的诗)

寻老师不遇

楼下问童子,言师上课去。

只在此校中,生多不知处。

师:(齐读全诗)这算不算抄袭?“天下文章一大抄”之所以流传甚广,也不是一无是处。我们姑且把这种方式叫做“依葫芦画瓢”。现在,用这种方式修改你喜欢的诗句,变为自己的诗作。

(同学朗读自己修改后的诗句,师点评)

师:本节课,我们就是解释了袁枚的一句话。齐读:“诗题洁、用韵响,便是半个诗人了。”那么,另一半,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师:答案已写在黑板上了。

(点击课件,显示二句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金庸

师:谁跟谁学的?但毫不逊色,可谓两句词的境界,伯仲之间,平分秋色。那为何,我们学写的《寻老师不遇》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的意境天壤之别呢?

生:缺少鲜明的主观情感。

师:非常正确。个人的主观情感来源于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可见,丰富的知识是一个诗人必不可少的。对不对?

生:对。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晓了;题目、押韵、情感是诗歌的灵魂。最后,齐读老师为本节课而作的一首诗。

(点击课件,显示一首诗)

胡言乱语一课堂,

他人未必放心上。

正是淮畔好风光,

何不读书写字忙。

师:课外作业,给老师的这首诗拟个题目?要诗题洁。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四中学)

上一篇:激光雕刻机机械运动平台的设计 下一篇:我常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