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街道社区服务工作意见

时间:2022-09-11 02:03:32

民政局街道社区服务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号)及*市民政局《关于完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和运行机制试点的意见》(京民社区发〔20*〕29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性质和定位

20*年8月,*市民政局、*市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体制政策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完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和运行机制试点的意见》明确指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公益机构,其主要功能是组织公共服务,开展公益服务,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组织公共服务。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依据20*年区委区政府下发的《中共*市*区委*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和谐社区的意见》(京西发〔20*〕4号)文件精神,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围绕十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承接街道办事处交办的公共服务项目或组织社会服务组织承接服务项目,实施项目运作,完善和规范项目运作程序。

开展公益服务。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可结合实际,围绕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公益事业不断拓展服务项目和服务空间。当前应重点开展志愿者服务基地、服务项目的开发,公益组织的培养以及群众需要,市场又很难提供的服务项目。

提供便民利民服务。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从社区居民最迫切的生活需求出发,积极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商业服务、家政服务,完善服务网络,规范服务内容、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要,要加大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提供质优价廉的家庭服务,逐步形成方便快捷的社区生活服务圈。

二、明确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

研究确定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中心部门设置以及职责确定提供依据,依据市民政局机关文件精神,结合*区实际,确定如下主要功能:

(一)培训中心的功能。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是承担对辖区居民开展教育培训的重要载体。要围绕居民群众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弥补其它职能部门培训不足的空白。培训重点是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培训、社区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培训、志愿者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电脑、乐器)等。

(二)活动中心的功能。发挥场地设施、专业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使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成为社区成员文化、教育、科普、体育等活动的主要阵地。有条件的街道要加大社区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场所的扩建,加大最受百姓欢迎的活动项目的确定,做到居民集中的地方就有活动场所,有活动场所就有居民活动,提高社区服务中心活动场所的使用率,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活动项目、活动时间。

(三)发展中心的功能。具体应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区域范围内便民利民服务网点的布局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办事处的领导下参与规划设计;二是在承接政府交办的工作中,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实施项目运作;三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有意识地调整布局,按照居民需求开发服务项目,特别是在敬老院的管理,为老服务,科、教、文、卫、体,“爱心超市”等项具体工作中,创新管理模式,理顺运行机制。

(四)中介和培育中心的功能。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是组织开展社区服务的平台和载体。要认真研究如何有效地发挥中介和培育的功能,要打牢基础,创造条件,形成中介和培育的土壤。按照政府、市场、社会“三个部门”的基础理论,把凡属市场能够承接的,要积极推向市场,例如为老服务的送餐业务;能够推向社会公益组织的,可由社会公益组织承担;能够由义工承接的,可交给义工。

(五)资源中心的功能。要从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整合社区各种人力资源、设施资源等服务资源,开展社区公益和便民利民服务。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内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提高服务资源的社会化程度。街道要建立资源共享台账和资源共享图表,指导和组织社区做好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工作。健全资源共享的激励机制和表彰机制,形成街道、中心、社区的网络组织体系。

要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充分利用居委会办公用房和公益性用房调整之后的原房产,广泛开展公益项目,以房产养项目,以项目推服务,以服务促和谐。

(六)调研中心的功能。社区服务要不断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必须加强对居民需求的调研,对服务能力的评估,对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对社区服务广泛宣传。

对居民需求的调研应围绕调研方法在科学化和可操作性上下功夫,要加强对服务项目需求及发展状况的分析,找出不足和差距,建立需求反馈的长效机制,为制定调整政策、完善工作机制奠定基础。

对服务能力的评估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前瞻性,每两年组织一次。通过评估调整社区服务布局,涉及到中心自身问题的要制定整改措施。

对相关配套政策的研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的宣传经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服务项目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七)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按照统筹规划、实用高效的原则,推动“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安全可控”的社区服务信息化发展格局。

调整在建系统,改进已建系统,加快互连互通,实现社区公共资源共享。根据区、街道、社区的职能分工和工作特点以及各政府部门协同工作的实施需要,在社区服务中心统一组织下,建设区街社区信息化网络。重点组织政务信息、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民政优抚、司法援助等政府服务信息的利用,逐步将各类服务资源整合到服务热线中,推进社区信息化。加强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有效提高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三、实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理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管理体制。成立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街道主要领导担任管理委员会主任,管理委员会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负责审议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计划,听取工作汇报,对重大事项做出决策,听取财务预决算汇报,讨论社区居民的需求意见,审定服务项目设置。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社区服务中心主任由街道办事处推荐,管理委员会聘任。中心享有项目经营权、财务自、人事聘用权。监督职能由街道民主管理委员会承担,负责收集和反映社区居民意见,监督管理委员会决议的落实、社区服务项目的运作。管理委员会会议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

完善社区服务中心运行机制。要建立协调会议制度,由街道主要领导或委托主管主任定期召开;建立公共服务、公益服务项目运行机制,从项目征集、项目发包、项目评估、项目监督等方面规范项目管理,坚持“权随责走”和“费随事转”的原则,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的资源整合机制,重点做好服务支撑体系的建设;推进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大部室的试点工作,使社区服务中心的内设部门能够适应中心的六大功能定位。

四、推进服务方式的创新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之后,给社区服务工作带来发展良机,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亦面临机遇和挑战。创新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服务中心的作用,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依据社区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定位,提出推进社区服务中心服务方式的创新,实行三个拓展,即服务群众拓展为服务组织;提供服务拓展为组织服务;服务阵地拓展为引领带动。

服务群众拓展为服务组织是实现社区服务中心服务领域扩大化的有效形式,是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的创新。服务组织首先要搭建服务组织的平台,为服务组织、服务群众创造条件;其次是要建立服务组织的管理办法,保障服务质量;最后是建立服务组织的激励机制,保障服务组织充满活力。

提供服务拓展为组织服务。社区服务中心做强做大是相对的,不可能做到包揽服务,要善于利用地区人力、物力、场地等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组织服务。

服务阵地拓展为引领带动。依据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在培训、活动、发展、中介和培育、资源以及调研六个方面起到带动作用,促进社区服务的全面发展。

五、强化社区服务中心作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今后一段时期,社会建设将成为街道的重点工作之一。社区服务中心也应该在街道的领导下,不断研究和探讨社会工作的开展。

(一)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目前全区的志愿者队伍达到十万人以上,志愿者注册登记人数达到8000多人,志愿者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当前需要高度重视的是志愿者服务基地和服务项目、服务岗位的开展,通过“基地”、“项目”、“岗位”的建立,把服务与需求衔接起来。例如“与空巢老人结对子”、“文化团队小教员”、“图书管理员”等等,都可以由志愿者担任。既可以采取“岗位”、“项目”公示的办法告之志愿者,也可以通过“基地”建设,成为志愿者工作安排的集结地,拓宽志愿者服务的项目领域。要在“四个建立”上不断推进志愿者工作有序的开展,即建立注册登记制度、建立培训制度、建立具有区域特点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库、建立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

(二)培育公益组织。社会组织的建设既要重视社区内社会组织的发展,又要在培育具有一定规模的公益组织上下功夫,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依据功能定位积极发挥作用,要了解区域内社会服务组织的运行情况,配合街道相关部门做好社会服务组织的培育工作。

(三)开发社工岗位,培养社工人才的试点工作。有条件的社区服务中心可以在社工岗位的开发、社工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在青少年教育、社区矫正、老年人的心理咨询等方面尝试岗位开发,在街道的领导下,按照市、区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社工人才培养。

(四)突出重点服务项目。调查显示,社区内服务需求较大的群体是老年人,在社区中参加社会活动较多的也是老年人。老年人在文化生活、家庭生活中需要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服务,加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在为老服务中的作用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

1、充分发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为老巡视服务的作用。建立为老服务台账,形成老年人口基础数据与服务的对接,最大限度地满足有需求服务的老年人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享受到服务,逐步填补为老服务的空白,特别是对身边无子女老人的服务要做到全方位。

2、不断研究和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开展为老服务。例如在解决老年人就餐服务中,可以探索通过在社区建立老年饭桌、依托辖区单位食堂、依托街道敬老院送餐、依托定点餐馆设立专区等多种途径实现服务。同时,要研究送餐服务的市场运作,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3、要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要在解决老年人洗澡、理发、送液化气罐等生活困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在不断丰富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以及其它老年人喜爱的服务项目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服务项目。

七、落实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街道办事处要加大对社区服务中心工作的领导,发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按照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拓展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整合区域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把满足百姓的服务需求作为衡量和评价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主要标准,保障社区服务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决策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设施管理、考核评估等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一是有条件的街道可建立社会组织和社区服务发展专项资金。通过项目征集、项目招标、项目评估和审批、项目监督等程序,发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承接培育和中介的功能作用;二是按照京民社区发〔20*〕292号文件精神,保障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运维经费和公益项目的管理经费到位,加大加快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改革试点工作。

上一篇:浅析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 下一篇:外资银行流动性监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