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实现信息化的探讨

时间:2022-09-11 12:00:20

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实现信息化的探讨

摘 要:由于在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开展信息化尚属新兴技术,大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采用的信息化项目不是借鉴国外企业的经验,就是盲目跟从大流,照搬套用其他企业的,而不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由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趋势入手,阐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趋势;对策

引 言:

伴随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及企业普遍提高对信息化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中孤立的、单一的信息化状态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特别是对那些分支机构广泛分布的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采用的信息化满足不了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这主要原因就在于采用的信息化技术的落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常有为无法及时了解人力资源管理最新的状况而感到苦恼。为此网络技术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寄望于网络技术来改变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让信息开始流畅是网络技术的一大优势,这对于企业管理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网络化渐渐成为信息化系统的主要应用技术,当然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采用的信息化,于是在网络上产生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专业人员使用网络上的信息化系统时,一般不会感到网络有多么重要,那是因为这种更能满足人们工作生活需要的应用方式可以尽快让人们适应并感受不到其重要性。但这种网络信息化技术确实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一次革命,不仅仅是单纯的更新技术。

一、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趋势

1.为员工提供利用技术的机会

企业需要继续不断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便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与网络连接,不管它们是在何时何地,都能够轻松方便的进入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企业信息系统。

2.虚拟办公的使用效率提高

将更加深入推广网络会议、在线会议、电视电话会议等虚拟办公方式,以便企业密切关注目前的生存力,现代企业管理中严格控制办公成本,而这些虚拟的办公方式将会降低成本,并为企业创造收益,同样也会带来时间管理、员工安全方面的收益。

3.对系统的协调性、集成性引起重视

人力资源管理部为了能让信息化系统达到企业的各项要求,就必须要认真、仔细的选择其信息系统所使用的具体技术,并且将认真检查其他解决方案能否与系统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服务捆绑在一起。因此,在选择eHR系统时其他解决方案与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服务集成的容易性是关键因素。从企业整个经营角度出发,人力资源部选择各项技术要谨慎,并且对供应商的相关服务能力要充分考虑。

可见,当前最重要的趋势还是创新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技术,但对此企业会保持谨慎的态度。在以后投资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所使用的技术会优先于购买、使用新技术或是实施新系统。

二、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中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基础差

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成效受其直接影响。由于管理基础薄弱,导致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信息化运作缺乏一个基础平台。例如企业在考核员工绩效方面,如果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每个业务部门无法及时有效的对下属员工实行信息化的实时绩效考核,仅仅是靠人力资源管理部进行考核统计的话,就很难在企业内部获得有效系统的继续考核信息。所以通过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开展信息化来寻找和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它能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水平。与此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又会为推动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者在不断的相互促进和改进中,从而为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优秀的供应商

人力资源管理使用的信息化不但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它更是一项经营战略。我国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信息化软件的供应商把大部分精力都投放在模仿和超越国外的产品技术上,对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所体现的经营战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展的信息化项目大部分都是在使用产品,而不是围绕业务操作流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当企业选择其信息化不是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而仅仅是听从信息化软件供应商的花样百变的演示及信口雌黄的承诺,不但会浪费许多精力和时间,还会导致企业投资损失,甚至对企业内相关人员的职业规划产生不良影响。

3.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人员缺乏专业性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中拥有三个阶段:一是人事管理阶段,二是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三是人力资源开发、经营阶段。推动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其发展只有短暂的十年时间。就我国企业来说,有不少企业引入了人力资源处的概念,但那只是将以往的人事部门简单的更换为人力资源管理部。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在我国企业中还处在初级阶段。此外,由于在管理观念上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存在很大差异,缺乏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人员严重缺乏专业性强的培训,当前有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属于非专业出身,他们自身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也没有掌握其系统性的业务流程和内容,有不少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所具有的紧迫性、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

三、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对策

1.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大信息化建设

第一,需要改变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传统管理思想,转变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态度,让它们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所具有的紧迫性、重要性,从而在企业大力支持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不但带来的是先进的软件或工具,更是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或全新的管理方式。只有不断深入理解、消化透彻及全面掌握信贷管理理念,并且充分结合自身实际予以应用,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有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具体实施中,必须要转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这才是保障人力资源管理顺利开展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第二,人力资源管理在实施信息化中,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必须要引起高层管理者足够重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要有正确的认识,它是属于长期效应,可能没有明显的当期效益,但是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当前企业管理者一般只重视当前的经济效益,把重心都放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上,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是间接的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能够创造巨大的无形效益,它可以增强员工满意度,发挥员工积极性,进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第三,如果企业管理者能真正的体会到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掌握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实现经营效果的方法,这样他们就能变成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忠实倡导者,进而将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列入到企业决策者的议程中。所以人力资源管理部应对企业高层管理者展开大力推广宣传工作,把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经营理念传输给他们,让他们成为其信息化建设的拥护者、倡导者。

2.不但注重选择产品,还要重视选择供应商

人力资源管理开展的信息化不是即买即用的软件产品,其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项目管理过程,包括系统规划和实施、二次开发、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培训等多个环节。这就决定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时不但要注重产品自身的价格、特性等,还要全面了解掌握产品技术架构、供应商具有的服务能力、供应商在未来的发展走向和前景等与供应商的整体实力相关的各种因素,选择一个既有优秀产品和实力雄厚,又有丰富实施经验的信息化供应商,这是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项目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化团队力量

人力资源各级管理者及相关人员缺乏应有的素质有可能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的一大障碍,所以对其信息化团队力量的建设不容忽视。其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以往的人事管理比较,更多的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管理方法和理念。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对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相关人员加强培训,使其尽快具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掌握必要的技术方法,并且让它们清楚的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并不是使用计算机进行人事管理。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需从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引进培养相关人才的重要性,特别要做好培养、储备信息化人才工作,将培养、用好和留住人才当作一项战略性任务来完成,切实努力创建一个尊重知识、技术和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构建一套比较完善健全的综合型信息化人才激励、约束和选拔聘用机制,以便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需求。其二,在计算机运用方面,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相关人员需要提高其操作能力。传统的工作流程和方式在人力资源管理开展信息化中发生改变,由计算机来完成大量工作。所以要对相关人员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加强培训,使其熟练操作,并且对遇到的简单问题能自行解决。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将信息化技术引人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必将改进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当然在其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加大信息化建设、不但注重选择产品,还要重视选择供应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化团队力量,只要这样才能保障人力资源管理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

[2]熊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科学与管理,2005(3)

[3]淳欣迪.浅谈加强现代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J].理论与当代,2008(12)

上一篇:浅谈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 下一篇:土壤环境监测技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