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青椒北运的贮运保鲜问题及技术对策

时间:2022-09-10 11:02:40

提升青椒北运的贮运保鲜问题及技术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与运输业的发展,各地的蔬菜水果可以经过长途运输送达需求地。在冬春季节是北方的蔬菜淡季,将南方生产的青椒大量运输到北方不仅可以缓解北方蔬菜短缺的问题,还能增加南方农民收入。因此解决青椒北运过程中的贮存和保鲜问题,可以促进南方青椒的销售提高菜农的收入。通过对青椒北运中出现的贮存和保鲜问题的分析,提出提高青椒品质,进行统一分拣,完善预冷与冷链物流系统,加强防腐技术等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青椒;北运;贮存保鲜;技术

1 青椒北运过程中贮运保鲜存在的问题

1.1 辣椒品种不符合远程运输要求

目前我国北运青椒的品种较少,主要以绿丰1号、绿丰8号、茂椒4 号、海椒4 号、中椒 5 号等品种为主,缺少特色品种和适合长途运输的专用品种,大宗品种虽然货源充足但是不适宜长期贮存与运输。北运的青椒主要以椒农分散式生产为主,由于青椒品种更新速度较慢,如果多年连续种植同一品种的青椒会导致青椒抗病性下降,目前大部分收购的青椒都存在这一问题。

1.2 冷链物流建设不完善

我国果蔬冷链物流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系统化、正规化的冷链物流体系,一般果蔬包括青椒采摘后的整个流通过程均处于常温状态。青椒采摘后失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蒸发作用仍然进行会不断分解、消耗营养和水分,导致青椒表皮萎蔫、皱缩颜色发生改变,青椒的营养价值和品相降低,商业价值也随之降低。研究结果证明,温度升高会促进蔬菜产品的呼吸作用,加快水分蒸发和营养物质的分解,每上升10摄氏度呼吸作用就会增强1倍以上。反之,低温可以对蔬菜的呼吸作用和蒸发作用起到抑制作用,延长保鲜时间。低温环境对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也会起到抑制作用就,减小青椒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病害的几率。建设冷链物流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低温对果蔬和微生物的影响,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品质。冷链物流运输的关键环节是对以采摘的青椒及时进行预冷处理。但是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运输建设不够完善,大部分青椒在运输时都不能保证一直处于低温环境,到达目的地后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1.3 北运青椒食品安全防腐技术缺乏

目前北运的青椒由于品种的因素抗病性较弱,椒农的生产方式和防病虫害方法不够科学,管理松散粗放,导致北运的青椒出现采摘后发生病害的几率高的现象。据有关部门统计,青椒在北运过程中80%以上的损失均由病害造成的变质腐烂造成,青椒在北运过程中的病害主要有6种,发病率由高到低排列为:果梗枯萎病、炭疽病、黑霉病、软腐病、灰霉病和疫病,发病率分别为 83.7%、43.1%、29.7%、20.9%、11.0%和5.8%。虽然使用杀菌剂以降低青椒发生病害的几率,但是使用的杀菌剂多为化学杀菌剂长期使用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而且残留物对人的危害极大。非常有必要采用更先进更安全的生物防腐手段对青椒进行处理,但是由于成本较高此类的生物制剂仍不能得到普及。

2 解决青椒北运中贮藏保鲜问题的对策

2.1 提高青椒质量

第一,高价收购适合远距离运输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不易脱水的青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贮存保鲜成本;由于收购价格高还可以促进椒农扩大种植适宜北运的青椒品种的种植规模。第二,针对青椒的种植、采摘、分类制定统一的标准,进行规模化管理确保青椒的质量。目前我国正规的大型北运青椒种植基地和无公害青椒种植基地还很少,推广标准化生产的同时还要加快北运青椒基地的发展。

2.2 完善北运青椒预冷与冷链物流系统

冷链物流运输的关键环节是预冷,因此要首先从完善预冷技术着手。目前我国果蔬运输中使用的预冷方法通常为冷库预冷、注冰预冷、强风预冷和真空预冷等。其中,冷库预冷虽然效率远不及真空预冷和强风遇冷,但由于成本较低是最常使用的预冷方法。注冰预冷的方法是将由冰和水构成的高浓度冰水混合物直接注入青椒包装箱内直接与蔬菜接触。此种方法的特点是投入少,能减小果蔬的水分散失但并不适用于青椒,青椒属于冷敏感型蔬菜,在低于7℃的环境下极易发生冷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因此不适用于青椒的预冷处理。强风预冷也被称为差压预冷,这种预冷方法利用气压原理使低温空气快速通过蔬菜表面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虽然强风遇冷的效率高于冷库预冷,但是由于成本较高设备复杂很难推广。真空预冷是目前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果蔬预冷方法,依靠蒸发吸收热量的原理实现预冷的目的。这种方法适合表皮面积大的果蔬产品,表皮面积越大降温速度越快、预冷效果越好,但是真空预冷也存在成本过高的问题。

2.3 改良包装材料

目前我国对生物防腐保鲜制剂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市场上流通的生物制剂价格又过高,不适宜大规模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从包装材质方面着手解决青椒防腐保鲜的问题。通过改良现有的包装材料和研发新型产品,以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据研究成熟的果蔬会释放乙烯,乙烯会起到催化作用促进果蔬的成熟,降低运输过程中包装内乙烯的含量可以防止果蔬成熟过度导致腐烂。我国已经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塑料保鲜膜,这种保鲜膜内渗入了氟石等无机多孔粘性矿物质,对促进农作物成熟的乙烯具有吸收作用。还有一种“防露”保鲜薄膜,薄膜的内层使用表面活性剂进行特殊处理,采用这种薄膜包装可以防止青椒进行呼吸作用时在薄膜内侧形成薄雾的现象。青椒采摘后的病害主要发生在果梗,对果梗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

3 总结

目前我市农业发展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青椒作为一种经济效益高的蔬菜产品也开始走种植基地区域化、规模化发展道路。青椒北运规模逐年增大,但是青椒在运输过程中的贮存和保鲜却存在一些问题,大大影响了青椒品质,限制了青椒北运的发展。现有大宗品种不适宜长途运输、冷链物流系统不完善、防腐保鲜技术等对青椒北运有着直接影响。妥善解决青椒北运过程中贮运保鲜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延长北运辣椒保鲜时间、提升北运辣椒产品采后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 何建军.我国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长江蔬菜. 2011(16)

[2] 谷会,弓德强,朱世江,谢江辉,张鲁斌.冷激处理对辣椒冷害及抗氧化防御体系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1(12)

[3] 沈炜.果蔬采摘后预冷保鲜方法及实用设备[J].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1)

上一篇:保险理赔效能革命 下一篇:不同外源钙浸种对猴樟和马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