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造一个创新的文化开始

时间:2022-09-10 10:15:33

从打造一个创新的文化开始

来的全是“人物”。

田长焯、曾、陈五福、胡善庆、汪大总、李戍、黎怡杭,个个都是美国赫赫有名的华人精英。在《支点》杂志社参与协办的第四届田长霖论坛现场,一段纪念享誉国际的教育家、科学家田长霖的视频,让数百人的会场沉浸在自豪与感动中。随后,张钟浚邀请全场每一个人起立,为田长霖默哀一分钟。

这种形式的开场白是张钟浚的风格。“长霖生前,是我蛮好的朋友。”张钟浚告诉《支点》记者,张田两家是世交。田祖籍湖北黄陂,而张祖籍湖北武穴。

田长霖论坛不是张钟浚来武汉的唯一理由。近八年来,他利用美国百人会的教育优势和精英资源,一直致力于中美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广州出生、台湾长大的他,有着难以割舍的家乡情结。

张钟浚自幼聪慧。19岁时,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台湾成功大学电机系毕业;25岁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此后二三十年间,他先后在美国多家知名大学任教、做科研,并成为国际知名的电磁学专家。1994年,他从全美87位杰出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任纽约科技大学第九任校长,也是该校1854年建校以来的首位美籍华裔校长。

最会募款的校长

在美国,无论你是多么贫穷的学生,只要学校愿意收你,就会帮助你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奖学金等。如果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就很难帮助学生做很多事。因此,美国的校长不仅要擅长管理,还要会募款。

张钟浚被称为最会募款的校长,4年内,为学校成功募款2.75亿美元。“募款的事情最初得益于一个老师,他从年轻时就投资沃伦·巴菲特,巴菲特的股票从2块多一股,一直到4万多一股,他存了很多钱,他给了我们很多资金。后来,在四年间,我们通过努力,不断地把资金募集到理想的数额。即便是2001年,在美国经济突然衰退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做不下去了,我们还是顺利完成了募款项目。”张钟浚说。

这个做研究起家的校长,曾主持过大型科研项目,并管理过规模庞大的研究团队。做研究也需要筹集资金,需要跟政府说明这个研究会有突破的可能,为什么可以做。张钟浚认为,无论是早期做研究,还是后来为学校募款,都要有个理念:捐款人一定要被你的激情感动,让他们觉得,你可以做这件事,让他对这个事情产生兴趣。张钟浚告诉《支点》记者:“即使是慈善捐款,他们的钱也是要用到刀刃上,而不是随意捐赠。”

因此,要想募款成功,需要做很专业的研究。表面看,是校长在募款,其实,校长背后有一个班底来做研究,研究不同的捐款人为什么捐钱,怎样才能成功地募到款。即便如此,也常常遭遇失败。在张钟浚的记忆中,一次募款的经历令他印象深刻。

一位美国著名风司的创始人,多年前在学校得益于张钟浚的帮助,从此成为好友。后来,在此人成为大公司的老板后,张钟浚想请他为学校捐款。然而,当张钟浚夫妇拿着计划书,一次又一次试图说服他为学校拨出款项时,对方只是热情待客,对于捐款的事一推再推。令人意外的是,这位老板在辞世之际立下一份遗嘱,为张钟浚夫妇留下250万美元的办学基金。

有时募到一笔款需要费尽周折,有时易如反掌。“我们跟南京大学开办‘创新创业学院’时,有人介绍了南京的一位企业大佬,给了我们一大笔赞助。你可以说这是天意,但天意也是人来制造的。因此,要懂得利用资源,抓住机会。”张钟浚坦言。

铁腕改革者

11年的校长生涯,为张钟浚赢得了极高声誉。纽约科技大学,这个古老而传统的百年学校,因这位华裔校长而发生了重大转变,张钟浚也因此被称之为激进的改革者。

他要突破传统的办学观念和模式,主张高校的发展要配合地方经济发展,学校的科研成果应推动工商业、高新科技及地方经济的增长。为此,他提倡尝试跨专业合作和研究,他曾将十几个系合并为八个系,并鼓励学生创新和创业。在张钟浚的强力推动下,这所原本中规中矩的传统工科院校,成功转型为新世纪国际化的创新型大学。

2005年,他辞去校长一职,改任纽约科技大学(现更名为纽约大学理工分校)校监。在此期间,纽约市长聘请他担任纽约教育局管理委员会委员,负责100多万名中小学生的管理,并拥有200多亿美元的经费。

那几年,张钟浚力主教育改革,并且手段强硬。他一口气关闭了19所高中,遭到了工会和众多教师的激烈反对。在美国,公立学校对教师的利益非常看重,以至于教学很差的老师也无法被淘汰。为提高教育质量,张钟浚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学校性质不变,依然是公立,依然是政府出钱,但管理上必须采用私立学校的方法,由董事会来管理。

“平时开会投票的时间,通常是下午6点到9点,可那天因为反对的声音太激烈了,会议一直从下午6点开到了次日凌晨5点。”张钟浚感慨道,做出这个决定风险很大,但是使命感会告诉你,应该这样做。

“当时我们有个长岛分校,也是在改革中被我关掉了,当时的决定是要把分校的资源全部拿到总校来管理。毫无疑问,此举再次掀起轩然大波,并遭到很多教授和学生的坚决反对。他们拿出各种理由,试图阻止这个可怕的决定。有些男女学生在这个学校相识相恋,并打算走进婚姻殿堂。他们梦想着有了孩子以后,能带着孩子回到这里,告诉孩子,这里曾是他们相恋的地方。然而,这么美好的地方就要被一个冷酷无情而又不近情理的家伙给关掉了。”

“这种决定不是快乐的决定,但是你要告诉自己,你有使命,你一定要做。”说起这些,张钟浚语调缓慢,严肃而坚定。

要鼓励年轻人创业

自从担任校监以来,由于没有了行政事务缠身,张钟浚开始频繁往返于中美之间。他告诉《支点》记者,去年,他和夫人往返中国6次,大量接触国内地方政府和高校,并利用百人会丰富的教育和人才资源,为中美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牵线搭桥。

这位享有盛名的教育家,每次演讲都令国内官员及学界人士深受鼓舞。一次,在北京高博会的大学校长论坛上,江苏省教育厅的领导听完张钟浚的演讲后,真诚邀请他与江苏高校合作。不久后,纽约科技大学与南京大学联合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旨在促进创新创业文化,培训年轻创业家。该学院2012年培训的第一批40多名学员已经毕业,第二批学员正在培训中。

关于创业,张钟浚称,美国的年轻人愿意创业,他们最大的优势是不怕失败,不怕丢脸。而中国的年轻人更愿意考公务员,希望稳定一些。他们往往顾虑太多,担心创业失败,因此不敢随随便便开始。

张钟浚说,在美国有很多这样的成功案例,大学没毕业就出来创业,这些创业者都是很聪明的人,但是创业激情和创业环境也很重要。“硅谷的创业文化就很浓厚,那些搞创投的人,经常跟开公司的年轻人坐在一起喝咖啡,谈着谈着就谈出名堂来了,这常常不是有计划的,而是自然发生的。年轻人创业,第一要有创业激情,第二要有资源能够帮到他们,从这个角度看,需要政府来引导,但最主要的是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培养年轻人。”

此次在武汉期间,张钟浚再次与武汉市领导谈起创业话题,并走访了武汉市多个高校,还有意向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共同推动武汉市的创新创业文化。张钟浚告诉《支点》记者,“‘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很好,但是从哪里开始推动起来呢?我的希望是从教育做起,从如何打造一个新的文化开始。”(支点杂志2013年8月刊)

上一篇:中国需要拉长“市场长链” 下一篇:不要迷恋以往的路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