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恋以往的路径依赖

时间:2022-07-14 05:27:29

情况并不是在这个时候才糟糕的,事实上,在此之前,它已经潜伏了很长时间,发作了很多次。只不过,你现在感受到的“拟态环境”让你以为情况如此糟糕,它到底了,还是才刚刚下坡触底?

6月24日股市上演了“黑色星期一”。直至如今,股市依旧疲软。关于暴跌原因,专家纷纷指向“钱荒”。

早在2009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发表文章《货币似蜜,最后还是水》,文章引用哈耶克的观点指出,新增的货币投放到经济与市场后,像具有黏度的液体如蜂蜜一般,在流淌的过程中可能在某一位置鼓起一个包来,然后再慢慢变平。这意味着,过量的货币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种类的资产或商品之间“漫游”,结果就在一定时间内,改变了不同种类的资产或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

周其仁后来一度担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他颇为推崇1994年通过的《人民银行法》。该法第二十九条明文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在周其仁看来,用人大立法来确立央行的权威,一举消除了多年以来通胀屡起的病灶——政府因财政需要而超发货币。当时几大银行呆账坏账不少,以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方式使得不良资产剥离,四大国有银行得以重整旗鼓上市,银行挣钱挣得不好意思仿佛才是前几天的事情。

有人士指出,这是一种饥饿疗法,饥饿疗法就是饿死一批,饿晕一批,活下来的是顺应市场的,生命力强的。不破不立,破立之间,就是重启改革议程。

此轮风潮中,央行的态度明显而坚决,多次连续性的表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流动性整体适度,多因素叠加致利率波动”。这个表态恰恰表明,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时候,需要对“大尾巴”动手了。信号亦是如此明确:不要迷恋以往的路径依赖。

道格拉斯·C·诺思把路径依赖的技术变迁机制扩展到制度变迁中,成功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规律,从而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路径依赖的惯性中,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结果在痛苦的深渊中越陷越深,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下。一旦进入了 “锁定”状态,要想脱身而出就变得十分困难。

有因就有果,时候到了——催生改革红利,从存量改革到增量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让资金往符合发展趋势的实体经济配送。

可以打个比方:经济体过热或者过冷,那就好比人体生病了,需要一场感冒或者咳嗽,刺激免疫系统和防卫系统做出反应。某种意义上而言,监管层发动了一次压力测试,试图逼迫各大银行将资金从金融空转和不良产能中释放出来,投向实体经济中潜在的优质资产,以解决中国经济中长期存在的资本错配问题。

道格拉斯·C·诺思指出,“一个经济的宏观模型甚至微观模型要想有用,就必须将制度约束纳入到模型中去。”从诺思的理论出发,简政放权、保障民生、八项规定、“老虎、苍蝇一起打”等等都是在制度层面的稳步推进,将制度约束纳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中去。

《黄帝内经》有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窗口期已经过去。现在的问题是,严峻性和复杂性都已显现,必须动手了,该溃破的溃破,该手术的手术,该调理的调理,倒逼也好,闯关也好,最终就是要使这个庞大的经济体在平稳着陆的同时,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支点杂志2013年8月刊)

上一篇:从打造一个创新的文化开始 下一篇:厉以宁:调整制度才能创造新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