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10 09:58:02

如何激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肓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习质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点热情,便是创造之神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就能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这句话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创造潜能,只要我们不辞辛劳,怀抱信念,勇于探索,才能充分挖掘出自己的创造潜能,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人类已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二十一世纪,时代呼唤创新精神,呼唤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

如何在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师更新教法,转变观念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

新课改的关键在教师,把主导权留给自己,主体权交给学生,实现师生情感互动。

初中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推理的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学科,也是承前启后的连接学科,是初中理科中的母学学科,直接影响着初中物理、化学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工具和基础。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二、教师要理解与欣赏学生,让每一名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先“昂”起来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尊,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就等于把他们和数学拉近了一步。倾听他们的心里话,用欣赏的目光听他们把话说完,他们会感觉教师和他们站在一起,从而找到他们的“病症”所在。

用教育家的艺术感染学生,让教师的“爱”把知识变得“可爱”。在树立好每一名学生的自信心以后,我就考虑如何让每一名学生喜欢数学了。数学冰冷的数字和枯燥的计算,是学生不喜欢数学的重要原因,如果再加上教师冰冷的脸色和枯燥的语言,那学生的数学课肯定是在“备受煎熬”中度过了,所以,我在精挑细选最经典的题目的同时,力求提高自己的知识面、语言水平,让我的数学课真正做到气氛活跃,让学生在欢笑中加深记忆,得到的知识想忘都忘不掉。我常常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妙语连珠的设计,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常识让全班同学时而兴奋,时而静默,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掌声如潮,而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己平时对教材的高层次理解,对各学科领域广泛性的了解。而要用丰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大脑,没有对学生刻骨铭心的爱是做不到的,是教师的爱让数学课变得“可爱”,让数学知识变得“可爱”。就拿学生找到不同的题解方法来说吧,我会用一句:“噢,原来条条大路通罗马啊!”让学生倍感亲切有力。因此,每逢数学课,每一个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表现一番,爱上数学课,就自然而然地爱上了数学。

三、教师必须使自己的课形式新颖、不落俗套,让学生没有“厌烦”感

如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向学生提供感性、生动的材料,可时间一长,学生也不感到新鲜了,况且还受到学校条件的限制。所以,我就变化方式,充分利用一切东西,让学生保持“记忆犹新”。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节课时,我和两名学生一起演的情景剧“抢篮球”,让许多同学在期末复习时还会兴奋地说起两名学生直奔篮球和我拐了一个弯儿才跑过去的滑稽场景,而当堂课上学生全部来了精神,一节课学得轻松扎实。在讲“平方差公式”时,我让三名同学在前边合作,在事先准备好的两个正方形中,在大正方形上剪掉了小正方形,三人变换位置拼凑长方形,急得下面的学生跃跃欲试。而在学习“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我则给学生播放了一位战士在战后的录音,并配以多媒体动画,把学生带到了战场上的关键时刻……还有的时候,我会让全班同学以教室为舞台,搞一个数学小魔术、小谜语,来一个小创意,这些都可以成为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贴近学生、活泼而有趣、不落俗套的情境创设既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坚持不懈,班中同学都觉得数学原来不是枯燥的,学起来很有趣,那种厌烦的心理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数学学科中有很多概念、性质、定理、公式等,在学生看来很抽象、很复杂,学生往往难以透彻领会,不少同学如同雾里看花,只认其表,不识其质。这时,我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细加工教材,巧妙地设计每一个问题,让问题成为问题的台阶,成为学生超越障碍的助推器。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时,不少学生对于象(2a-b+c)(2a+b-c)等这样的题目不会运用公式,我就让学生分组内、组间讨论交流:公式中a、b的符号有什么特点?你能根据符号特点找到题目中的a、b吗?结果应如何写?这样的教学大大减少了公式的抽象感,就连数学水平最差的学生也感到再也不惧怕平方差公式的变形了,从而真正地体会到:只要巧妙得法,原来数学也是很容易的,因而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利用动手实践走进生活,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的所见所闻、所遇所用、所思所想的背后,往往都隐含着一个数学问题的奥妙,揭开这些奥妙,体验其中的数学思想,不知不觉中就会接近学生和数学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身边,我原来天天在用数学。”如在学习了“函数”一节课后,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践性作业:找找你身边的函数关系,看谁找得多。有的学生竟找到三十多个,最后一名同学都找了七、八个:放学后到家的路程与时间;自己的身高与年龄;体重与年龄;天气的变化与时间;家里的收入与父母的工作;学校的教学成绩与上课效率;奥林匹克奖牌与参赛人数……涉及面广,着实让我吃惊,不能小视了这一群孩子,而此时我恰到好处的一问:我们能“离开”这些关系而生活吗?学生“哄堂”大笑:怎么可能?咱们离不开数学!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感到数学让他们更亲近了。

每一位站在讲台上的数学教师,恐怕都有这样得体会,学生是否爱上你的课,是否喜欢你的课,你从学生的眼神、表情、回答问题的声音,对待作业的态度,甚至于遇见你时甜甜的一笑,你都会找到答案。经过努力,学生的数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增强了,解决问题有了信心,学生更乐于探求新知,学习知识了。

【责编 冯立伟】

上一篇:小学生数学教学心理微探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