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强大之路(连载五)

时间:2022-09-10 09:55:21

心理强大之路(连载五)

对确定性的寻求

请首先想一下,在人类历史上,为什么迷信那么流行?是因为人们的智力低下吗?还是有某种东西干扰或干脆越过人的智力结构而影响人们的判断?好,暂时这样认为,那么,即使是在当代,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倾向于把很多不能解释的现象视为神仙或魔鬼所为?为什么在黑暗之中,当我们看到一个恐怖的黑影时,我们像自动的机器一样把它反应为“鬼”?

也许这些问题太玄了。但这样的情境你肯定不陌生:假设你和你的朋友正在一个地方谈话,突然有一个陌生人闯进了你们中间并且短时间并不会离去。在这个时候,你和你的朋友(至少是你)会感觉到一种不适和莫名的焦虑,对吧?

我们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到大量这类现象。一个可能不会让很多人陌生的现象是:当你加入某个团体时,团体的价值观念、游戏规则总会对你构成压力,换言之,他们一定要同化你。而如果同化不成,你就要遭到排斥。你要么投降,要么付出代价,也就是说,要么把“我”融入“他们”,要么让“我”成为“他们”的敌人,没有中间道路可走。

你对以上现象可以找出种种解释。但是,如果一一拿掉让你的解释赖以成立的条件而问题仍然存在,你的解释就是不充分的。比如,你可以认为一个陌生人闯进你和你的朋友中间,你之所以感到不适和莫名的焦虑是因为他对你们构成威胁,比如他的长相、表情、穿着等透露出来的信息。但是,假如我把这些信息都拿掉呢?显而易见,你的不适和焦虑仍然没有消去。

那么,你的不适和焦虑,就不是因为这些具有威胁性的信息本身,而仅仅是这一点:他对于你们来说是一个陌生人。正因为他是一个陌生人,你无法判断他的出现对于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换言之,你无法确定,他到底是不是一种威胁性的存在。因为在你们那儿,他是不透明的,相形之下你们对于他保持着某种透明性。正是这一点,你们感受到了威胁。但这种威胁无法确定。你们的不适和焦虑,恰恰是不能确定威胁的心理结果。

你或许知道了,一个陌生人的出现,激发了你的不适和焦虑,这种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提醒你注意并界定那个闯入你和你的朋友世界里的人。

换言之,你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你一定要确定他对于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除非你把他看成有威胁的或没有威胁的,否则你就无法防御,无法放心。

一定要给自己寻找一个确定性,一个方向感,是我们存在的一条重要的规律。对确定性的寻求,乃是我们的先验渴望。

这个无意识地支配我们的规律来自哪里?它来自我们存在的独特性。

人类自豪地说自己是“高级动物”,至少不屑于与猪狗之类相提并论。这不算狂妄,而是有理由的。就存在的定位来说,动物被他们的生理机能限制死了,他们没有意识,受着本能支配。它们嵌入这个世界,其结果是固定的,由生到死,没有超越性。但人则不一样了,你有意识,有思想,本能并没有能完全主宰人类。

但好处也不能让人类全享有,他也要付出代价。的确,不完全受本能支配是人类超过动物的地方,但这种不同于动物的存在同样也受一定的规律支配。同时,也还要受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支配。

抽象来说就是:动物因为它的生理构造及反应方式,它与世界在存在结构上是非常协调的,它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它与世界处于自在的同一之中,没有主体一客体的二元设定与分别。这种没有分裂的同一当然不可能让动物感受到痛苦(因为它没有引发痛苦的意识机能),除非你打它,引发它的神经反应。

但人就不一样了,他因为能够通过意识反思世界,由此在存在定位上超越了动物,摆脱了像动物那样的被规定性,而可以通过思想及活动来规定自己。动物被定死了,但人类却是自由的。而也因为这样,他的意识产生了分裂,分为一个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也即,他和外部世界,甚至他本身之内具有了一个主体一客体的二元设定与分别。他从世界中分裂出来了。

这一主体一客体结构带来了两个深远的后果:

1、具有主体一客体结构,意味着人被从世界的秩序中剥离,被丢弃在这个星球上(《圣经》中的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正由于他意识到自己与世界的不同,而世界对于他来说并不是熟悉的,因此由分裂感所施加的孤独和恐惧将威胁到他。一从世界中分裂出来,他就没有了安全感。而他注定既退不回动物状态,也变不成神仙(所有这类努力都注定失败,在后面,我还要分析诸多人想退回动物状态以获得安全感的心理),注定要承受存在的重负。我们的痛苦,大多数都是精神上而不是肉体上的,正在于此。

2、这一主体一客体结构让人的存在有一个方向感,方向由他指向世界,他就有力量感,而如果由世界指向他,他就受到威胁。更重要的是,如果瓦解这一主体一客体结构,他就丧失了做出反应的能力,精神中枢将陷于瘫痪。这是不可忍受的。你知道你的敌人在哪儿,那么无论如何你都可以进攻和防守,但是,如果你在明处,敌人在暗处,那么你的存在就完露,你将陷入歇斯底里。正由于此,人一定要寻找一个确定性,由此恢复主体一客体这一结构,否则,他就会疯狂。

害怕改变现状

提问

我最近发现自己有一种“对成功的恐惧”……

我总是在一件事情到成功的边缘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情绪和理由让自己放弃。或者亲手把已经做出的成绩搞砸,然后“理所当然”地放弃!

我发现自己对成功之后随之带来的压力和责任感到恐惧!

举三个例子来说明:

1、最近我打算做一个成人教育演说家培训,自己先去做了一天市场调查,结果还不错,第二天我再去做市场调查时,自己突然有了一种恐惧感,不敢再去调研,内心有一种情绪在让自己放弃。

当我调研结果不错时,我大脑里就开始产生这些想法:

如果调研反映不错,我就需要去找合作伙伴,我从来没找人谈判合作过,如果我表现不好,被对方取笑怎么办?

即使合作伙伴谈成了,如果我课程内容没研发好,被客户取笑怎么办?被合作者取笑怎么办?

如果因为我没做好,合作者跟着我受损失怎么办?

这些想法就会从我大脑里跳出来,阻止我继续调研下去。

2、年前寒假我也是打算做“演说家培训”,当时也是一切都顺利后,内心有产生了恐惧感,然后自己给自己找了个“教室太冷,不适合学生上课”为由放弃了!

当自己“名正言顺”地放弃那一刻+心里终于松了口气……

3、这种行为也表现在追女朋友上,每次当双方发展的顺风顺水,快到进行质的变化时,自己就会不自觉的给自己找理由减少和对方的联系,比如“今天很忙,明天再联系她”之类的,一拖就拖一两个月,然后对自己说:“都这么长时间没联系了,没有可能了,算了!”

或者,快到进行质的变化时,自己的自信就开始动摇,原先那种果断、自信、

幽默、主导一切的气势就会消失,开始变的缩手缩脚,瞻前顾后,让对方原先跟自己在一起的那种安全感消失……

这使我想起了一年前一个同事给我提的缺点:“在关键时刻没有自信”,当时我还不服……

我该怎么解决自己的这种心理?

解析

我不知道你对自己要做成功的事情的心理欲求怎样,因此,现在只能推测:

1、假设你内心真的不想要这件事情,只是认为或想象自己想要,那么,当它快要到来时,只要你的内心声音没有被扼杀,你会恐惧于它的到来,所以你会找理由放弃。

2、在无法判断你到底想不想要的情况下,你恐惧于某件事情的做成,是因为你一开始并没有想清楚到底要不要它,你没有心理预期它的到来,这就给了你一种它到来后你怎么办的不确定的恐惧,所以你也要找理由放弃它。

3、你属于一个过分讲究秩序的人,既定秩序让你有安全感,你的生活状态被打破让你有某种恐惧感。

4、由于对整个事情你缺乏把握感,你的心理难以承受万一做不成功的后果。

综上所述,我觉得你最需要的就是思考两点:

1、这件事情真的是我想要和需要做的吗?

2、我要做成这件事情,该怎么做,出现了偏差,我该怎么办?

想清楚了,我相信你的问题可以解决。

提问

我以前有个同事,很有闯劲儿,做事从不思考后果,想到什么直接就做,搞砸了扔下烂摊子就走人,她为什么就没有事情到来后不知道做什么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感?我不是说她这种行为好,但对我这种做事总要有几成把握才敢去做的人来说,对于一些做砸了也没太严重的后果的事情,我应该有点儿她这种“不想后果,先做了再说”的精神,按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先假设自己能做成,然后直接去做,出了问题再想办法解决”,作为年轻人我应该有点儿她的这种开拓精神,应该怎么做呢?

解析

看来你是两种情况兼而有之:既害怕失去或打破自己的现有生活状态(这是一个已经与你的心理同构的秩序,这个秩序可以给你安全感),又害怕面对某件事情发生后你无法把握的未来的不确定性(你对这个未来的可能秩序缺乏把握)。

前面我讲过,没有一个人对未来是没有恐惧感的,除非他一无所有或应有尽有。但有些人为什么可以不惧怕未来的不确定性?

原因太多,列举一下:

1、他对现有生活极为厌倦,烦闷,不管改变后的现实是什么,他需要改变:

2、现实给他以强烈的刺激,他的心理生存受到威胁,他需要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在他看来符合他预想的目标:

3、他喜欢冒险;

4、他认为改变后自己所拥有的要比现在多。

而一个人不想改变。也有很多原因,我只列举几个:

1、他占有很多,非常害怕失去它们(比如富人);

2、他占有得不多,但却严重依赖于现有的一切维持自己的心理生存,因此,他也害怕改变(比如较穷但也没多少能力的人):

3、现有的给他以满足感;

4、性格懦弱。

由于你提供的信息不多,我只能猜想你属于这种情况:你对自己的存在缺乏把握感,你把它等同于你现在所拥有的东西上面了,因此把握这些似乎就是把握你的存在。而一旦离开熟悉的这些东西,你就会找不着北。

上一篇:黄帝内经 第10期 下一篇:图解颈椎病推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