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活动期的中医证治

时间:2022-09-10 09:53:11

胃溃疡活动期的中医证治

摘要: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多病因消化系统疾病,病程长且易复发是其主要的临床特点。胃溃疡癌变的发生率约为1%-3%。中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经过反复长期的验证是可信的。深入探讨胃溃疡活动期中医的证治对指导本病的治疗,提高溃疡病治疗的质量和水平,有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病由毒起,热由毒化,日久酿成毒热之邪蕴结于胃证。其治疗拟以痈论治,用清热解毒、消痈生肌之法治疗本病。多年临床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力求为治疗本病探索另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胃溃疡活动期;毒热蕴胃证;消痈生肌法

中图分类号:R259.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9-1775-02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缺损达到或穿透黏膜肌层的溃疡病变,是一种多病因且反复发作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探讨本病活动期的中医证治对治疗胃溃疡,提高愈合质量,降低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病其症:典型的胃溃疡疼痛多呈中上腹反复发作性节律性疼痛,疼痛多呈烧灼痛或咬痛、或难以忍受的上腹压榨性饥饿痛,痛势急迫。活动期胃镜下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边缘光整,底部覆有灰黄色或灰白色渗出物,周围黏膜可有充血、水肿。其病理可见周围黏膜常有炎症水肿。溃疡浅者累及黏膜肌层、深着达肌层甚至浆膜层,溃破血管时引起出血,穿破浆膜层时引起穿孔。患者临床表现多伴有口干、口苦、反酸等。其舌象多为黄苔、黄厚苔或腐苔,其脉象多为弦脉或弦数脉,其发病受季节、饮食、情志、药邪等因素影响。高复发率是本病的又一重要临床特点。

本病其因:本病是多病因疾病,外邪伤中、肝气犯胃、情致过极或药邪损伤等因素均可以诱发本病。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其病机及病理演变可由气到血、由实转虚,也可寒热互化。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外邪伤中,或胆火、或情志犯脾挟胃,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司,气机郁滞,邪气不解,日久则郁而化热,即病由毒起,热由毒化,日久成“毒热蕴胃证”。关于毒热蕴胃,《金匮要略・心典》云:“毒者,邪气蕴结不解之谓”,其性属热。《三指禅・卷三一内外痈疽先变脉论》云,“凡属肺痈与胃脘诸痈,总是热毒蕴结,四字该之。”《圣济总录》又提出“胃脘痈者,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败”,而成溃疡。

本病其病机:其关键病机如清・尤怡在《金匮要略心典》认为“毒者,邪气蕴结不解之谓”,此语有两层深刻且密不可分的含义,即“蕴结”与“不解”。“毒邪”作为致病因素又有与“外毒”、“内毒”之分:外毒或为外感六淫过盛,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王冰注曰“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电”,或为疫病之邪炽盛,侵袭人体;内毒系由脏腑功能气血失养,调节失度,致毒内生,蕴积体内。或外邪袭中,由口而入,或情志过极,或胆汁返流,不循常道,“肝胆之火,移入于胃”,正如《灵枢・四十气》曰“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日呕胆”。或为药邪伤胃,或失治误治,或对本病不当理解,或过度诊疗,或心理负担过度,其忧思再伤其脾,重伤于胃,凡此种种可致邪气长期蕴结于胃而不解,致使胃腑失养,气血凝滞。毒侵热盛,故《灵枢・痈疽》曰:“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内外毒并非绝对孤立,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兼为患,日久渐成溃疡。“蕴结”是前因,“不解”是后果,且可互为因果。因“不解”而生“蕴结”,邪气又可因“蕴结”加重而更加“不解”。

本病其治: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反复验证,拟定“清热解毒、消腐生肌”之法,将中医外科“消”、“托”、“补”法引人本病的治疗。所谓“消”法是指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方药使初起痈肿消散,不使邪毒结聚成脓,是痈肿初起的治疗总则。此法用于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托”法是用补益气血或透脓的药物扶益正气,托毒外出,以免邪毒内陷的治疗法则。适用于溃疡中期,即成脓期。此时热毒已腐肉成脓,由于一时疮口不能溃破,或机体正气虚弱,无力托毒外出,均会导致脓毒滞留。“托”法又分为“透托”和“补托”。“补”法是指用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助养其新生,使疮口早日愈合的法则。此法适用于溃疡后期,此时毒势已去,血气虚弱,脓水清稀,肉芽灰白不实,疮口难愈。三法可有先后,也可融于一方。其遣方用药,剂量设计当以病情而定,始终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随机调节的灵活性。证变法变方亦变,只要不断探索本病证治规律,临床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本病的治疗应在治疗其发病的关键环节,尤其是活动期:一要清热解毒,去腐生肌;二要护脾和胃,托毒生肌,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促进溃疡愈合或成功的治疗本病的关键。清热解毒可首选黄连,而紫花地丁、败酱草、地榆等均可选择,其意在清热解毒理疮疡;护脾和胃首选黄芪,而沙棘、砂仁、白豆蔻亦可选,意在固护脾胃,托毒生肌。黄芪等既可健运中州,同护脾胃之气,又能正佐而托腐生肌,反佐黄连苦寒之品再伤其胃。要讲求药物处方配伍,同时还要注意药物剂量设计和药物的炮制方法。

起病之初毒热偏盛,清热解毒药量可偏大,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病至中后期,毒热渐退,则该类药物当减;后期应处处固护脾胃之气,促其复健。药达病所,由口而入,故治疗本病的药物炮制及服用方法又当斟酌,初起毒热偏盛,黄连、地榆、甘草均可生用,中后期黄连可姜炒,地榆亦当炒用,甘草当炙,瓦楞予当煅碎入药,白及用粉,凡此种种,不再赘述。

本病其预后:包括胃溃疡、胃息肉、残胃、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可视为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这是一种临床状态,是一种临床概念。伴有中重度以上异型增生,方可称为癌前病变,是一种病理学概念。癌前状态与癌前病变均可称为癌前期变化。人们对这种“变化”,应该是积极干预、有效治疗。随着病因学与治疗药物的不断深入研究与发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且轻度的异型增生还有逆转的可能。

积极干预治疗,正确的解释与理解,可影响到本病的预后。定期复查,有效对本病进行严格系统的治疗,监视疾病的动态变化,同时更应注意对患者的饮食及情志的调节。忌烟、酒,忌辛辣、避免过度的紧张与疲劳,正确认识本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对治疗本病的依从性,有效解除不必要的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均为本病治疗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上一篇:不同层次伤寒教材建设构想 下一篇: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与肝功能病毒定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