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业银行对我国物流金融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10 08:54:49

基于商业银行对我国物流金融的风险及对策分析

【摘要】我国金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中,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使得各大电商及一些信贷公司成为网上金融的参与者,给传统银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如果仅仅像以前那样依靠存贷利差来获取大部分利润,那未来就没有前途可言。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金融为商业银行开辟了一条增加收入的新路径。除此之外,物流金融也是解决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方法。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增加物流金融业务的时间很短暂,经验尚不足,制度也不够完善,这导致其在运作时产生诸多风险。因此,主要讨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存在的风险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商业银行,物流金融,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发展概况

当前,从全面来看我国物流金融业务的业务效益还很不错。从坏账率方面看,日前商业银行在提供物流金融服务时的平均坏账率非常接近于零,与现今我国银行整体不良信贷水平相比是非常低的。这是因为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促使银行的交易结算手段更加完善,银行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也更加谨慎;银行在发展该业务的同时,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借款公司都有接触,可以向它们的上下游公司寻求合作机会,将其培育为银行潜在客户。在新的物流金融工具被创造运用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使用不同的金融服务方式,进而完成了增加大众存款和提高效益的目标;银行通过让第三方物流公司参与进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资金风险。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物流金融服务主要有资产、资本模式等等,质押一直是各个银行提供物流金融业务的共有方式,随着物流金融在国内的发展,各大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也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业务方式,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曾经推出“物流结算通”卡,将建行固网金融、电子银行、结算通网络与物流金融组合在一起,更好地为物流结算服务;从业务层次方面,各银行多是传统的贸易融资和代收垫付、质押监管业务,我国还尚未实现资产流通和资本流通结合的物流金融高级模式;从业务特色方面,各银行也在创新产品,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服务方式,主打产品和重点战略区域各有不同,有的银行定位在发达的物流金融中心,如天津滨海新区;有的银行却致力于中西部。从业务管理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尚没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业务操作过程中还未形成统一、标准的业务流程,还需要改进与完善。

二、我国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存在的风险

市场风险。物流金融中的市场风险主要指的是在经济社会中,因为未来质押物价格的变化或汇率的浮动,导致商业银行遭遇亏损的现象。

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可能会因为国家政策和金融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风险,例如有关的政策是否适用、全球经济政治环境稳定程度等等。政策风险是无法使用分散投资的方式进行消除的,它是不能被分散的风险。

操作风险。这里所说的操作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内部产生的失误而导致的银行金融业务受到亏损的风险。它包括内部制度不健全和工作人员能力不足两个方面。

信用风险。所谓信用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因为借款公司诚信度不高或信用等级下降,不能按时收到贷款及利息而产生损失的风险。

法律风险。质押物的所有权风险在物流金融业务里,商业银行对于质押物选择是具有相关标准的,通常来说不会将一些未能达到标准的物品归入物流金融业务可选择的范围。如果参与进来的质押物的所有权并不归属于借款公司自身,可是借款公司却仍然把其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进行物流金融业务的时候,第三方物流公司也不拥有这个质押物的所有权,这就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

法律制度风险。当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的物流金融业务还属于探索阶段,尽管我国出台了《物权法》、《担保法》等有关规定,但是针对物流金融的具体法规还很缺乏。商业银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操作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流程。在进行物流金融业务的时候,参与者出现法律程序不规范、合同条约不合理、质押物仓单标识不清晰等情况在签署合同时都会给银行造成损失。因此,在实际进行业务时,犯罪分子也许会钻法律漏洞来获取不义之财,进而为商业银行、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者借款公司带来风险,阻碍物流金融的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的解决对策

1.建立市场反馈和商品信息收集体系

商业银行建立市场反馈及商品信息收集体系,可以快速地了解商品的价值变化。为了掌握实时的市场动态,商业银行还应该跟踪和监控质押物的销售趋势和价格走势,以求达到市场信息透明的程度,抓住能够防范风险发生或者降低风险损失的最佳时机。如果质押物涉及到进出口商品,商业银行还需要对进出口商品进行监管,这时候要重点防范汇率波动的风险。

2.建立金融危机应急机制

虽然说金融危机很少发生,但是它的影响力却不容忽视,发生一次就可能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尤其是在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对于住房质押贷款这类贷款方式需要银行谨慎再谨慎。每一个新的业务类型出现的时候,商业银行都应该针对具体的创新业务制定相应的金融危机应急方案,才能有效抑制金融风险的扩散。

3.紧密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变化

国际经济形势总是变幻莫测的,要想能够自如应对随时发生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商业银行应当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严格有效的经济形势预测体系。当国内外经济形势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时,银行可以适当降低借款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公司的融资门槛,放款还款期限,降低贷款利率。当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稳定时,银行可以严格把控借款流程,选择信誉良好的公司放贷,以保护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丁永琦.物流金融业务新模式的利弊[J].物流技术,2013(09):54-56.

[2]杨力博.物流金融模式及风险控制[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4(02):59-60.

[3]罗娟娟.物流金融促进银企合作信息对称的探讨[J].长春大学学,2012(11):1320-1323.

上一篇:原油价格展望 下一篇:小学英语有效教学途径的几点尝试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