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课问题设计的思考

时间:2022-09-10 05:50:37

中学音乐课问题设计的思考

众所周知,课堂提问设计得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节奏与质量。基于此,本文从新课程视角,对中学音乐课堂提问设计作一些重新思考。

一、照顾全面,体现主体

在音乐教育中,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并使他们终生喜欢音乐,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职责,因此,音乐课堂中,教师应面向每一名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特长生和个别的尖子生。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难度,对中等生可逐步提高难度,对后进生则酌情降低难度。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让每一位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1.知识性提问

它考察的是学生对已学过的材料是否达到了有效保持,即对学生的识记的考查。具体表现为提问学生能否记忆具体的事实、理论等,它只能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最低水平。其提问的表现形式为说出、写出、举例说明、复述、什么叫做、标注出等。如:什么是歌剧?什么是序曲?什么是进行曲?请写出你所知道的进行曲。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无论基础好还是差,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书面的基本知识,也让学生由此刻开始充满自信地继续各项音乐活动。

2.感受性提问

它考查的是学生是否对音乐音响有真正的感知。此时的提问虽超越了识记,所考查的仍然是学生较低感知水平的理解等。如:比才的《卡门序曲》是简单的回旋曲式,结构图式为ABACA。教师要求学生听音响后讲出实际听到的结构,学生必然会全神贯注地辨别主部主题与两个插部主题的呈示与反复,然后才能根据从音响感知的事实回答提问。欣赏之后,对“乐曲的速度、情绪怎样?”等较为容易的问题,多让不举手、较胆小的学生来回答;对“乐曲的结构、风格怎样?”等较为复杂的问题让那些音乐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回答;对“听了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了什么?”“谈一下对乐曲的感受”这类问题,是学生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对所听内容谈一些有联系的主观看法,纯属感悟性提问。

3.综合性提问

中国民歌欣赏课上,在欣赏了江南小调、陕北信天游、蒙古长调后,教师要求学生为谱例绘出旋律线,学生绘完后惊讶地发现三条旋律线截然不同,此时教师提问:“为什么我国各地的民歌差异如此之大呢?这种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绝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都能从地理、历史、风俗等方面谈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综合性提问是在课堂教授完新知识后,教师为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各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或看法的提问方法。这种方法常用在课堂小结环节,对学生的知识面、语言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课堂教学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与见解。

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对于较难理解的知识点,直接抛出一个大问题往往让许多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密切相连、层层相扣的小问题,理解起来自然容易了许多。如:“非洲之旅”一课,播放非洲民歌《阿伊亚―――非洲的灵感》,要求学生欣赏时思考:歌曲情绪如何?这首歌曲采用什么演唱形式?复听时提问:伴唱声部有什么特点,能不能把它模唱出来?在小结非洲民歌的演唱形式的特点时,提问:《寻找朋友》、《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咿唷嘞啦》这三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特点?此时每一个环节结合,通过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的提问,注重环节间自然流畅的衔接,主题鲜明,各项内容做到有铺垫,有高潮。

三、设计竞争情境进行提问

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讨论、抢答、辩论等,从而使竞争情景得以形成。如:在教授“走进”一课时,可以播放各民族风格的歌曲要求学生猜测哪首是歌曲,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三首风格各异的歌曲,下面老师将通过“你真行”环节来检验你们是否真正掌握了音乐的风格,看看谁有着音乐的耳朵,谁最行。通过“你真行”的教学提问环节,检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树立学习自信心,学生情绪也会异常高涨,纷纷争着回答,热烈的课堂气氛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四、音乐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音乐是一门与文学、美术等不同的艺术门类。相对普通课堂而言,总体上是不能多提问的,要留下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聆听、体验,独立思考。因此,我们在音乐课堂上使用提问技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多问

音乐是时间艺术、听觉艺术,要保证学生聆听的时间。因此,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情况,设计适量有效的课堂提问,循循善诱。太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影响教学效果;太多,则必然会降低问题的质量,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体验。

2.不能粗暴

音乐关乎情感,情感是不能被强迫的。教师提问应该放下架子,语气平缓,态度和蔼,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如果学生回答有误,千万不要责备,更不要讽刺打击,如果学生暂时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完整,教师要给予鼓励或给他搭一点“梯子”,老师只有让学生保持轻松的心理状态,敢想、敢说、敢做,才能有美妙的答案。

3.不轻易打断

音乐是最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其非语义性已表明其很难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在这样的教学互动中,教师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提问,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综上所述,音乐课堂提问的作用很大,教师要多进行研究,多掌握提问的艺术,使提问发挥更大的作用。它是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上一篇:生活,让数学课堂精彩生花 下一篇: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差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