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10 04:25:13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税法税务制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税务体系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税收制度的完善为我国的财政收入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税收以及纳税人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我国的税收状况。因此,纳税人管理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本文通过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中问题的分析,探讨一般纳税人管理相关措施。

关键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

增值税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销售货物以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收入的增值额而进行征税的一个税种。在我国的税收体系中,增值税是重要的税收项目。我国的税收总额中,增值税所占的比重达到60%以上,因此,增值税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税种,为我国创造了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在增值税体系中,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一个公历年度内的全部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的缴纳增值税缴纳过程中,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税务销项税额。针对增值税的重要性,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有效的管理十分重要。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现状

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中,受到税务审核、纳税人认定以及税务申报、税务稽查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问题

1.注册资金问题

在经济活动中,一些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个人合伙企业等经营实体在注册环节中,对注册资金申报方面进行了隐瞒,注册资金同企业的实际投资不符,这就给工商部门以及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困扰,税务机关无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投资进行增值税的征收。

2.经营场所问题

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营场所存在“不固定”现象。例如,一些商贸企业采取的是租赁经营方式,生产地点都是租赁而来,具有临时性和流动性等特点,经营周期短,受到经营状况的影响,企业就可能更新经营地点,这些都给税务部门的征税管理造成了影响。

3.新创企业的不确定性

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新创企业群体。新创企业进行一般纳税人申请时,往往还没有投入正式生产经营,不能成为税务机关的征税目标,只能对这些企业的经营场地、投资资金以及人员设置等方面进行核查和管理,进而对新创企业的一般纳税人申请进行审批。在这个活动中,新创企业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给一般纳税人管理造成了困难。

(二)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年度审验问题

1.企业的年审认定问题

在一些企业的年审认定工作中,年审认定同相关的年审政策间关系不紧密,造成了企业年审工作开展成效不高。例如,我国工业企业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标准为年应税销售额在30万元以上,我国商业企业年审标准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上。针对这种年审标准,一些小规模企业的增值税年审认定就存在问题,与我国的年审政策精神不相呼应。

2.临时一般纳税人的转正问题

一些新创企业的临时纳税人企业的年审工作中,针对临时纳税人的转正问题,在年审制度和年审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在年审政策中,针对一些在上一年度认定的具有临时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不进行销售额指标的考核,但是,当临时一般纳税人转正时,就需要针对企业的应税销售额进行考核,考核内容的时间区间为企业认定期开始头一年。由此可见,这二者是存在矛盾的,这种政策使一些临时一般纳税人企业面临年审和转正两项管理工作。

3.年审政策的倾向性问题

在我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年审工作中,一般倾向于对工业和商业两个行业的年审工作。其中,对商业企业的年审指标明显高于工业企业,这就容易造成年审政策以及年审工作出现重工业企业而轻视商业企业的问题,不利于各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申报和征收问题

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申报征收环节中,往往会出现一般纳税人税务申报方式单一的问题,在实际税务申报工作中,很多地区采取的还是传统的纳税人上门进行申报的方式,申报方式单一而且手工申报效率低,也容易出现问题。此外,在税务申报和征收过程中,没有将各种有效的防伪税控认证技术应用到税务申报征收工作中,传统的税务征收制度比较落后,甚至还存在一些漏洞,不利于对一般纳税人进行规范合理的管理。

(四)对一般纳税人的税务稽查问题

对一般纳税人的税务稽查包括日常稽核和总体税务稽查,税务稽查工作包括一般纳税人的各种增值税事项。在稽查工作中,只有将各种税务稽查交叉结合,才能对税务征收形成有效的监督。但是在一些实际税务稽查工作中,稽查手段比较单一,稽查职能的发挥有限。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对策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进行解决以实现对一般纳税人的有效管理。具体对策如下。

(一)做好对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工作

只有做好对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工作,才能形成准确清晰的纳税管理对象,促进税务征收的实现。对纳税主体的认定需要对认定标准进行综合全面的研究,通过对统一、规范的认定标准的确定,来实现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工作,对工业企业以及商业企业的认定区别对待,认定标准的制定以企业能否提供规范的纳税资料、企业的会计核算是否健全等方面指标为主,以企业的应税销售额为辅。同时,需要规范对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活动,对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和年审工作进行规范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认定标准,对符合认定标准的企业进行规范登记,严格执行征税标准,防止偷税漏税行为。

(二)改进税务申报征收方式

传统的税务申报征收方式不利于对一般纳税人进行管理,因此在现代化的增值税税务申报征收过程中,需要利用科技手段来进行。可以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税务申报信息系统,创新税务申报征收方式,鼓励企业的财务人员利用财务软件来进行记账工作,确保企业账目的准确、完整。税务申报工作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来进行,为申报工作提供便利,提高申报效率,确保申报规范。同样可以采用网络平台来进行税务征收税务缴纳,缩短征收时间,实现税务征收的时效性。

(三)做好税务稽查工作

税务稽查工作可以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促使纳税人自觉按时按规定的缴纳应缴税款,保证税收规范。同时,税务稽查还可以检查税收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对偷税漏税行为进行严厉的查处和打击,保证税收管理的成效,维护我国的基本税收制度,净化税收环境,减少国家的税务损失,保障税收收入。进行税收稽查工作时,可以相应的建立一般纳税人纳税状况评级机制,针对纳税人的纳税工作进行评级,竖立纳税人的纳税信誉,引导正确的企业纳税趋向。

三、结语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我国的征税主体对象,是我国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做好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对税收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做好税收主体认定工作,完善税收申报和征收方式,做好税务稽查工作等,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做好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一般纳税人的纳税规范,确保我国税收制度规范,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参考文献:

[1]王碧秀.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会计处理探析[J].企业经济,2004(9).

[2]费琳琪.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运费的税务处理[J].商业会计,2012(15).

[3]陈冬元.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及管理政策变化的解读[J].时代金融,2011(7).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上一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区域不平衡发展及成因分析 下一篇:财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