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高校主干专业国际化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新思考

时间:2022-09-10 04:13:50

石油高校主干专业国际化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新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石油海外业务的拓展,培养国际化石油人才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英语应用能力是石油人才走向国际化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而石油高校承担着国际化石油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但当前石油高校在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构建国际化石油课程体系,建立适应国际化的双语师资队伍等途径,培养具有全面英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化石油人才。

关键词:英语应用能力;国际化石油人才;石油高校;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88-02

一、石油行业未来发展对国际化石油人才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如何加强国际化石油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水平英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化石油人才显得尤为重要,而石油高校也必将成为培养高素质国际化石油人才的重要基地。明确国际化石油人才应具备哪些英语应用能力,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英语的应用能力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标准,英语应用能力实际包括三个方面:(1)英语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知识。在知识层面,石油人才应基本掌握英语的语法与用法。(2)交际能力,主要包括用英语进行听、说、写、译和达到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在能力方面,石油人才应具备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能够阅读文件、撰写报告,能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能够应用英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以满足石油专业领域的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商务合作的需要,具有沟通合作的能力和国际对话的能力。(3)文化素质,主要包括从事国际交往时应具备的人品修养、中西文化意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矛盾的能力。为满足石油行业未来国际化发展,在人格品质层面,石油人才在具备以上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应具有胸怀祖国、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及具有创新的思维和人格。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和人才竞争的时代,具备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十分重要。然而,纵观一些石油高校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石油国际化的发展需求。

二、当前石油高校主干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未来石油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要求石油人才不仅具备简单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且要求具备深层次和全方面的英语应用能力。然而,当前一些石油高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特别是听、说能力较弱;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中,困难重重;缺乏自主学习英语的热情,欠缺国际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国际化意识淡薄。

1.课程设置单一。一些石油高校主干专业的英语课程结构不合理,而且比较单一。一般安排学生学习两学年的基础英语和一两个学期的专业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特别是未来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2.师资水平不高。一些石油院校的外语教师资源不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有机会参与进修和实践的机会,使得石油院校缺乏一大批高素质的既懂专业知识又熟练掌握英语的教师队伍。而且,教师的教学重点在英语四、六级过级率和应付考试上,加之陈旧的教学观念导致学生学习的大多是“哑巴”英语,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任务。

3.教学方法不当。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是传统的语法和翻译法,课堂上依旧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课为辅,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学生人文品格的熏陶与培养。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需要深思。

4.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一些石油院校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目标。应付学期考试和各种英语等级考试是他们的学习动力,这种消极被动的英语学习态度非常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石油高校主干专业国际化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途径

国际化石油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是基于中国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石油院校今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做出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石油高校主干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试图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需要。

1.构建国际化石油英语课程体系。根据王守仁教授关于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构建,石油高校的英语课程不应该仅仅被设定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而是由通用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读写、大学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笔译、英语报刊选读等)+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地质工程专业英语、石油工程专业英语、油气储运专业英语、化学化工专业英语、资源勘查专业英语等)+通识用途英语课程(国际法规、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涉外商业谈判等)+实践课程(案例研讨、专题讲座、实习(科研机构、跨国石油公司)、校际(国内、国际)交流等)构成。通用英语课程可分为必修课或选修课,通过1年时间培养学生全面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可分为限选课或选修课,在通用英语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1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使学生具备理解和应用世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储运、炼制与加工的前沿知识的能力;通识用途英语课程可分为限选课或选修课,培养学生国际意识,掌握最新国际动态、国际法规、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知识;实践课程可分为必修课或选修课,通过假期或学期的合适时间让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获取石油领域前沿的知识和在野外地质实习与油矿生产时应用英语的能力。

2.建立适应国际化的双语师资队伍。(1)建立主讲教师的长期培训与考核机制。一方面,在选用教师时要严格把关,把具有扎实石油领域知识以及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教师吸纳进来。另一方面,制定石油高校英语教师的业务标准和职业规范,并以此标准对教师开展培训。对英语语言教师进行石油领域专业知识和素养的培训,使其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课程,完成一门或数门专业课程的讲授。另一方面,对专业教师进行外语培训,提高其能够运用英语和汉语教授专业课的能力。石油高校应针对教师的培训定期进行考核,一方面提升教师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通过考核反馈,及时调整培训的内容、方式,以取得良好效果。(2)英语教师应主动更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石油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不应单纯重视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应付考试,而应具有国际视野,积极抓住学校推进国际化进程的机遇,主动申请出国深造的机会,努力学习石油领域的专业知识,使自己在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采取协作探究式、互动反馈式等教学模式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积极引导。

3.调动石油主干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热情。建构主义教育观的杰出代表皮亚杰和布鲁纳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发展,来自于学习者建构知识的高度和积极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给予的,而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的。因而,调动石油主干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热情是学好英语的关键。(1)了解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知识水平。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和知识水平,分层次教学,让学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英语的学习计划,选择感兴趣的学习材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现采取一些奖惩措施,以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咨询和指导。(2)采用多种评价考核方式。对学生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而不是单一的考试方式。采取考试、课堂评价、访谈以及观察评价法,收集多种用途的反馈和数据,可以让学生参与或者独立评估学习结果。

4.构建国际化石油人才培训基地。(1)通过校企联合共同培养石油企业急需的国际化石油人才。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该校与中石油中亚地区签署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学校积极规划建设南美、北非、中东、亚太等培训中心。学校通过国内外合作开发的油气资源项目为载体,联合企业在深入调研合作开发项目需要的人才数量、规格、质量的基础上,制订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形成由企业资助、以学校分段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2)通过中外双校园合作,联合培养国际化石油人才。双校园模式是指学生通过两部分完成学业,一部分在校内的合作院校完成,另一部分在国外的合作院校完成。合作双方高校共同制订和实施与国内外课程教学接轨的同一教学计划。石油高校可以通过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策略,让更多的中国石油专业学生走向国外,同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学科专业等方面的特色,吸引更多的国外石油专业人才和外国学生来华学习和交流。

参考文献:

[1]陈俊.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构建[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6):100-101.

[2]仇念海,曾富生.关于石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2,(6):165-166.

[3]王天虎.积极推进石油行业国际化人才培养[J].环球石油t望,2014,(1):48-49.

[4]孙建光.地方理工科院校国际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语言教育,2014,(8):23-24.

[5]王博.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48-149.

[6]靳秀兰.树立国际化石油人才培养新理念[J].渤海石油职业学院,2012,(6):8-9.

[7]朱红英.国际化应用型人才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6):1-2.

[8]张来斌.面向中国石油工业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2,(8):54-55.

上一篇:我校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下一篇:基于高校金工实习车工实训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