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引入情境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时间:2022-09-10 01:39:28

创设有效引入情境 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77-01

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数学课的引入是高效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数学教学活动能否成功,关键是看我们教师是否调动了学生思维,是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让学生产生了学习激情……一句话是否唤醒学生智慧。那怎样的情境引入课堂才有效?

一、运用实例、故事引入,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1.设计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情境引入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应用性,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赋予教材内容以新的活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周围,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1 “函数”概念的情境引入

在一次学科组内公开课上,上课的老师居然迟到了。一分钟后任课老师匆忙进教室:对不起,我迟到了,我从家里来学校的途中,摩托车没有油了,在加油站加油过程中我发现显示器上一些数量很有趣 (边讲边画显示器的草图),如7. 80元/升一动不动,而两个小窗格的数字却不停地跳动着,这两个数表示什么呢?(生答:一个是油量,一个 是金额),为什么这两个量要一起跳动呢?(生答:因为进油时,油量会发生变化,油量变化了, 金额就跟着改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第14章第1节函数的概念”,单价7. 80元在加油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我们把它叫 做“常量”,油量和金额会发生变化,所以把它们叫做“变量”,又因为油量先发生变化,金额才跟着变化,所以油量叫做“自变量”,金额叫做“因变量”,“因变量”也叫做“自变量的函数”,所以,金额就是油量的函数.如果所加的油量设为x升,要付的金额为y元,那么y与x的关系如何表示?(生答:y=7.80x)这个式子叫做函数关系式,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y是x的函数.我的摩托车油箱最多能装10升汽油,那么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生答:0≤x≤10)…。

2.设计引人入胜的教学故事情境引入

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有时反映了知识形成过程,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数学审美能力,

案例2 有理数的乘方的导入

创设情景:

古希腊伟大数学家阿基米德与国王下棋,国王输了,国王问阿基米德要什么奖赏?阿基米德对国王说:“我只要在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十六粒……按这个方法放满整个棋盘就行。”国王以为要不了多少粮食,就随口答应了。但很快国王就发现,即使将国库所有的粮食都给他,也不够百分之一。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听完故事,学生正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愤”的状态,急切地盼着老师把“谜底”揭开。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按照下列要求操作:

(1)若他们下的是象棋,根据题意要求学生自主在棋格里填上算式;

(2)若他们下的是围棋,最后一格应填什么算式(小组交流合作完成)。经过尝试,发现所填算式较冗长,那么能否用较简便的算式表示呢,导入新课。

二、运用旧知、悬疑引入,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设置悬念可能引发学生的求知动机,产生一种非学不可的迫切心情,形成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山穷水路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欢乐,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热情。在新课的开始,故意创设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悬念刺激学生引入新课,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案例3: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时,先以下面的数学故事导入:

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打油诗:

李白提壶去买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与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壶中原有多少酒?

学生对此会产生很大的兴趣,都跃跃欲试,先由学生按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想用小学的算术方法计算,但发现很复杂,然后老师再提出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在两相比较下,学生很容易发现此问题用方程的办法解决比较简单。这样的引入,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有利于学生的从小学的学习模式向初中的学习模式进行转化。

三、运用课件、游戏引入,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1.设计情景交融的数学课件情境引入

电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具有较强演示力与感染力,能把平淡文字表述演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把抽象知识演化为动态的发生过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案例4:讲授“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利用多媒体出示日常生活中许多反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实例,如:奥运五圆环、摩托车和一些大小不同的车轮,同时用多媒体演示大小不同的两个车轮的几种位置关系。通过图象、动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圆,感受到圆的美丽与神奇,增强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对数学的情感,同时也为下面的探究作好铺垫。

2.设计妙趣横生的数学游戏(实验)情境引入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做些游戏(实验),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乐学,学得轻松。

案例5:“反证法”

创设情境:先做这样的一个游戏:教师拿三顶红帽,二顶黑帽,请甲、乙、丙各戴一顶,这三位同学看不到自己头上的帽,也不能看到剩下的两顶帽子,只能看到其他两位同学头上的帽子,要求同学比一比谁先猜出自己的帽子颜色。此时乙同学见甲戴红帽,丙戴黑帽,而甲犹豫不决,立即回答自己是红帽。乙的分析更是令人信服:若自己的是黑帽,甲肯定会当机立断,甲一犹豫,自己就断定自己的是红色的。不知不觉中学生领略了反正法的基本思路,接着转入到教学中,从具体到抽象,深入浅出,学起来有趣。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可低估,如能运用自如,则教者听者都会精神振奋,各自进入角色。要想取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应按《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不可忽视在情境引入环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引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富有灵性,把数学溶于美妙的有效的思维情境中,将数学课堂教学的第一锤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使得课一开始就给学生以激趣、激情、激志、激疑、激思、激智。

上一篇:浅谈从“引入”开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下一篇:冷看瓷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