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儿变异性哮喘39例的临床体会

时间:2022-09-10 01:02:12

对小儿变异性哮喘39例的临床体会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收治的39例CV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VA患儿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沙丁胺醇及罗红霉素联合应用可有明显效果。结论:提高对儿童CVA的认识,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控制儿童CVA的发生。

[关键词] 变异性哮喘;儿童;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3(c)-040-01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支气管哮喘的类型之一[1],以咳嗽为唯一症状,而无典型哮喘发作的喘息和呼吸困难[2],常易与支气管炎等疾病相混淆而被误诊、误治。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CVA患儿33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儿,全部符合儿童哮喘防治常规(1998)诊断标准[3]。其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3~14岁,病程1个月~2年零6个月。所有患儿发病前均无明显诱因,如刺激性气体、运动、冷空气和上呼吸道感染等。有过敏史19例,其中湿疹6例,过敏性鼻炎8例,荨麻疹3例,家族过敏史2例。23例患儿均在院外和我院门诊服用多种抗生素治疗1~3个月咳嗽无缓解。分别误诊为支气管炎12例,上呼吸道感染7例,慢性咽炎4例。

1.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39例患儿均因反复咳嗽就诊,其中刺激性干咳21例,咳少量白色黏液痰12例。以夜间或清晨咳嗽为主24例,昼夜均有咳嗽22例,咽痒10例,胸闷7例,均无喘息症状。体温正常30例,3例体温在38.5~38.7℃。咽部正常7例,轻、中度充血23例,重度充血3例。两肺听诊25例正常,仅8例呼吸音稍粗糙。X线胸片检查25例正常,8例肺纹理增粗。

1.3 治疗方法

CVA患儿一旦确诊后在常规对症止咳、化痰的同时,用沙丁胺醇片0.1 mg/(kg・d),罗红霉素颗粒剂5~10 mg/(kg・d),均分两次餐后口服,并连续用药2周,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2 结果

用药3~5 d后咳嗽表现均有改善,7~10 d明显减轻,服药2周后咳嗽基本停止。治疗过程中除2例出现轻微恶心、呕吐外,其余患儿均未见不良反应。

3讨论

CVA又称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唯一的症状就是慢性咳嗽[4],1981年Cloutier等[5]首次报道儿童CVA病例。目前认为儿童哮喘有5%~6%以CVA形式发病,其临床特点不是表现为反复喘息,而是以顽固性咳嗽为主[6]。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数认为以持续的气管炎症与气道高反应为特征[7],由炎症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等)释放炎症介质,如白介素等引起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8]。当气道仅有高敏,而不产生炎症痉挛、狭窄或仅有轻微变化,气道狭窄阻塞程度未达到引起喘息的水平,故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咳嗽而无典型哮喘的喘息[9],本组39例患儿均以反复咳嗽而就诊。本组23例分别误诊为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及慢性咽炎,可见其误诊的高发性。分析本组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此病认识不足,对反复清晨或夜间咳嗽的特点未能与CVA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其次是没有详细询问患儿既往史,只满足于支气管炎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鉴于此,对长期咳嗽不能用一般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缓解,且排除了其他器质性疾病后应考虑本病,及时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诊断。

对儿童CVA的治疗目前国内外推荐的是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更多的学者主张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及H2受体拮抗剂,单一或联合激素、抗生素治疗。本组应用沙丁胺醇片与罗红霉素颗粒剂联合治疗2周,患儿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8]。沙丁胺醇是β2受体激动剂,直接使气管平滑肌松弛,气道纤毛运动增加。而罗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长期低剂量应用还可降低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同时对病原体的某些毒力表现如黏附力、活动度等有抑制作用,使其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积聚,并在炎症趋化作用的吸引下到达炎症区释放,使药物在局部组织浓度高于血清浓度。两药合用达到了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及消除炎症的作用,从而证明了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支气管扩张剂,而不使用激素,也可控制儿童CVA,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庆玲,温志红,焦伟,等.哮喘患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16(6):412.

[2]陈树宝.儿科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115.

[3]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 [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2):747.

[4]高秀敏,张国宪,曹敬梅.过敏性咳嗽19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14(5):262.

[5]Cloutier MM,Loughlin GM.Chronic cough in children:a manifestation of airway hyperreactivity[J].Pediatrics,1981,67(1):6.

[6]于化鹏,王富强,任锦云,等.支气管哮喘及急性支气管炎气道反应特点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9(4):217.

[7]顾芩,李跃进.小儿过敏性咳嗽52例临床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1993,31(2):81.

[8]陈雪锋.罗红霉素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4,10(6):53.

[9]刘艳,杨中文,刘胜.咳嗽变异性哮喘117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9):747

(收稿日期:2007-01-09)

上一篇:安络化纤丸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下一篇:去甲长春花碱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