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独立学院管理机制改革

时间:2022-09-10 12:48:02

浅析中国独立学院管理机制改革

摘 要:经过长达几十年的发展,“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各国进行的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的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独立院校作为公用民办、国有民营的公益事业,其管理机制仍存在许多不足,而管理机制的健全又是独立院校管理所不能缺少的制度性保障。基于独立院校既不属于“公共产品”,也不属于纯“私人产品”,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产品”这一实际,本文试图从新公共管理这一视角,对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独立院校 管理机制 改革 新公共管理

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独立院校作为一股新兴力量逐渐壮大成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其蓬勃发展迎来了机遇。为了提高独立院校在办学实力、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打造其办学特色,如何运用新的理论和理念来提高独立院校管理水平成了独立院校管理者们迫在眉睫的新挑战。

1.“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是西方近30多年来伴随着公共行政改革而出现的一种理论思潮。它主张在公共部门引入私营企业或部门中的竞争机制与先进管理方法,使公职人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使其对公共服务的产出得到重视,同时对人员的招聘、任职、考核或者其他行政环节上实施更加卓有成效的管理。

英国最先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引入新公共管理思想。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经济学,其基本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2)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3)把竞争机制植入公共管理中。

(4)重视追求效率。

(5)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和吸收西方新公共管理的合理因素,对于推进我国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2.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 国家针对独立院校管理机制进行改革的现状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已经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完善独立学院管理和运行机制”的举措,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对独立学院办学的引导和管理。近年来,各省市通过认真贯彻执行《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推动了独立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但其管理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完善和健全相关宏观制度势在必行。

2.2现阶段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管理机制是一项多元的系统工程。它主要表现为运行、动力、约束三大机制。管理机制的健全是独立院校管理所不能缺少的制度性结构保障。但目前,“公用民办、国有民营”性质的独立院校在管理机制上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调节机制和自主创新机制不完善

从以市场为导向这一基础来看,大部分独立院校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教育管理理念、完善的管理机制和人才管理制度。从市场角度来看,如何将学生与市场接轨,满足市场要求,体现学生自身价值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并且专业输出差异较大。

市场调节机制不完善表现在:有些独立院校的专业设置或者教育目标体系不明确、办学特色不突出、与市场脱节,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等。由于有些独立院校决策主体错位,导致一些直面市场需求的决策权,如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收费项目等决策权,难以真正下放给独立学院;有些独立学院权、责、利不清,有的依托人控制着独立学院决策权,如直接指派院长、索取高额回报等;有的出资人直接干预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独立院校自主创新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很多独立院校仍然依靠母体院校的优势专业维持着自身的发展。但实际上,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原来的优势专业已随着其他独立院校相应专业的开设已经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办学特色已经不再突出,这就需要紧跟时代变化,与市场紧密结合,探索和创新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特色专业。自主创新机制是独立院校发展之魂,也是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之魄。

(2)良好外部运行机制缺乏

尽管独立院校近年来越来越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但“双师型”教师在独立院校师资中所占的比例仍然相当小。归根到底是因为缺乏行业互利的运行机制。“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引进的最好方式是与企业合作,但目前大多数独立院校缺乏与企业的这种互利合作,有也只是流于形式,与企业没有良好互动,真正参与到企业实践锻炼的青年教师为数不多。

(3)约束机制缺失

当前独立学院约束机制缺失主要是体现在几个方面:1)缺乏法人治理约束力。2)缺乏法规约束。尽管今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规范独立学院管理的法规。但大多比较抽象,不具体,流于形式。如《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独立学院院长负责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但独立学院院长的重大责任事故应该如何认定?独立学院院长应该怎样负责?造成重大损失的应该如何追究?该法规并未谈及对这些问题的明确、具体的规定。3)缺乏市场约束。高校教师和高校求学者市场还不成熟,难以对独立学院形成应有的约束。

(4)激励机制和质量保证机制不健全

独立学院缺乏对教师工作的科学评价制度及相应的竞争机制。教师年终考核中学生测评占重要部分,但是教师利益和学生利益在此问题上有差异,因此容易引起矛盾,未必能真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测评机制真正要起作用,就要使教师和学生相互沟通了解,创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体现真实的评价结果。

其次,独立院校对教师教学活动标准的详细量化也存在问题。例如,很多独立院校都把论文、科研计划、完成工作量、职称晋级、年终奖金等都与量化指标挂钩。然而,教师的教学态度、奉献精神、自我效能感、主人翁意识等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都不是能够用单一的量化指标来体现的。

2.3 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其一,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符合学校发展长远目标,以整合自身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力,实现最大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终极目标。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益,更好地实现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可以有力地推进独立院校的改革和长远发展。

其二,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将为独立院校的长足发展提供机制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管理机制改革必须贯彻一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

其三,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是独立院校管理所依托的制度性结构及其构成方式。独立院校的管理机制是其管理所不能缺少的制度性结构保障。完善独立学院管理机制是是稳定师资的要求及确保其长足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四,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借鉴与运用。

3. 对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第一,从以市场为导向来考虑,独立院校管理机制的改革首先要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和自主创新机制,突出独立院校的服务性,更紧密地与市场联系,调整专业设置,突出特色办学,培养出市场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

第二,学生是学校服务的对象,独立院校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设立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特长,更好服务于社会,更好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专业和提供相应的实践锻炼。建立更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

第三,完善行业互利的运行机制。良好的运行机制是独立院校管理和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和紧密合作,能为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更好的机会,也有利于实现独立院校师资结构的真正多元化。

第四,建立健全的约束机制。国家应该通过更具体可行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独立院校的规范。让其不再流于形式,在法规的约束下,保障和实现独立院校管理机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让健全的管理机制为独立院校的健康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第五,建立激励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建立对优秀教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独立院校师资力量的稳定和壮大。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有有利于独立学院教师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和树立主人翁意识。进而使独立院校的管理健康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95)

[2]肖昊.教育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3~5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9)

[4]徐淑兰. 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54-156)

[5]方展画,等. 高等教育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34-37)

作者简介:袁莹(1985-),女,湖南湘乡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上一篇:《词汇与短语教学的认知语言学方法》介绍 下一篇:论“缓冲语”在日语口语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