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素质与提高

时间:2022-09-10 12:38:07

浅谈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心理素质与提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说:“作为一位教师,他要么是在帮人,要么就是害人。”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培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基石,比他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具重要性,尤其对特殊教育的教师则显得尤为重要。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的水平,常常伴有心理压力大、工作低效、情绪失控等负面心理效应,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情绪和心理,给工作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平衡专业发展和教育水平是中小学特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特殊教育教师开展心理资本培养

教师的工作职责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人格及品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个人素养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也反作用于老师,促进老师提高完善。教学相长是一个长期相互积极影响的过程。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人格与品质的提高需要的过程更漫长,而这期间教师的心理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品质的教育和影响主要是教的心理素质修养水平,因此,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才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自身心理健康的平衡。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需要其发挥优良的心理素质,这也是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但是目前教学效果关注的大多是教师的知识、专业特长、教学能力等有利于提高理论知识的部分,而对于教师心理素质的要求和培养就少了很多。往往习惯以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的个人修养和行为,从而使得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和工作倦怠等问题。要改变这些问题,建议充分引用心理资本的理论,针对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组织开展心理资本的培养,激发教师的内在心理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心理能力的成长,有利于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加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实际上,人们对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不够重视,常规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仅浮于形式,成效不明显,这是导致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工作效率低、职业成就感缺乏、工作倦怠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不同于职业道德,传统上单纯以职业道德来对教师进行约束,忽视了他们个体正常的内在心理需求,使得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心理负担和压力更大。

因此,针对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有效地进行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再教育是很必要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因素之间具有良性互动和循环效应,积极开展心理素质的培训和再教育,可以激发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自身内在的积极心理状态,如幸福感、满足感、自豪感等,从而建立和增强个人的心理调节和控制能力。这种培训模式从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角度可以正面引导和激发教师积极的能量,有效地增强其职业幸福感,降低工作倦怠水平,有利于推动中小学特殊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心理素质的自我提高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要在于内因,同理个人心理素质的提升也是一样,它是个综合漫长的过程。因此,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应有效利用工作和生活经历,不断地学习,积极主动提高完善个人心理素质尤其是情商素养,这个过程也称作自修过程。充分结合工作实际,把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经典故事、特殊案例等作为主要的学习实例进行分析、研讨,是提高个人心理素养的最佳措施。同时,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也是普通群体中的个体,遇到个人心理问题无法自己调节以及职业规划不明确时,应积极主动寻求专门进行心理疏导的权威机构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以及职业规划指导,确保教师个人心理健康发展,这也是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提升与自修心理素养的可借鉴的方法之一。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特殊教育学习管理者要改变观念,重视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心理素质的水平,积极为教师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创建服务平台,创设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条件,从而提升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心理素质的整体水平。

四、加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目前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的师资严重不足,大多并非特殊教育本专业,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中小学特殊教育的师资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以“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未来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导方向。因此,针对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一方面进行专业拓展培训,夯实理论基础,提高教育技能;另一方面教师个人应以专业发展与教育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日常教育工作和生活契机,研究典型工作案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理论,以实践教学促进个人专业发展,并积极进行创新模式教育,从而有效地增强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工作自信心和成就感,这也是提高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心理素质的一种可行方法。

总之,教育是终身事业,作为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应该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作为基本理念,以教学相长为目标,通过不断地学习以提高理论知识,不断研修来提升个人心理素养。因学无止境,教育依然无终点。

作者简介:王凤娟,女,汉族,1977年11月21日出生,本科,籍贯,甘肃武威。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点燃爱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