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问题意识

时间:2022-09-10 12:04:31

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与问题意识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笔者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分别阐述了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的办法,旨在更好地做好小学数学教育,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182-02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而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考问题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一、数学思维的培养

1.从新旧知识的衔接出发。小学数学知识互相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只有掌握了已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已学知识的复习,这也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例如在进行“梯形的面积公式”教学时,通过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复习,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示,教师再对学生的推导思路进行纠正,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对旧知识也是一种复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总结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2.从感性认识出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公式的推导等也都从生活中来。但是数学知识又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这就需要我们从感性认识入手,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对数学知识有很好的感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让学生认识“角”的概念时,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角”,对其进行仔细的观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进行了对基本概念的讲解后,让学生自己去画出不同的“角”,通过自己动手,不仅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在动手的过程中,把角的概念具体化,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3.从课堂设计问题出发。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设计有创造性的、能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考。

4.从进行积极的说理训练入手。对于容易产生混淆的概念采用说理训练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不仅能够使学生弄清各个概念的区别,教师严谨的逻辑思维还能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问题意识的培养

在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

1.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能够进行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的基本条件是要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使用温柔的并带有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中发言,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教师温和的态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还能够使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上变得轻松和容易,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有效的激励,会增强学生的信心。

2.合理设置问题情境。要根据数学知识的具体特点,和知识之间的差异,巧妙合理地设施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生动的情境之中,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在进行数字大小比较的教学中,以同学们都爱看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为故事背景,可以设置如下的情境,某天壮羊羊和懒羊羊出去参加义务劳动,村长为了激励懒羊羊干活,就提出如果谁搬砖搬得多就会有好吃的作为奖励,于是懒羊羊拼命地干活,到最后大家都搬了一堆砖并码放整齐,教师在授课前要制作相应的幻灯片或者课件,最后让学生们看一下每个人搬的砖的高度,教师设置三种不同的结果,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它们两个搬的砖高度一样,那么我们说它俩搬砖的数目是怎样呢?如果不一样那么我们怎么将它们两个的搬砖数目进行比较呢?这样学生也会主动提出问题:在数学中我们怎么用式子比较它们的搬砖情况呢?通过巧妙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3.对学生进行激励。学生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的,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能够使学生对学习有更大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要采用科学的方式对学生多多鼓励,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在表扬某个同学时,不要忘记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参与问题的回答,这样能够促使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在进行分数计算的教学时,通过图片或者动画的形式,引出相关数学内容,然后向同学们提问,让他们自己发现里面的与分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对于学生做出的回答给予表扬和激励,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鼓励其他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发现更多的问题,并对提出问题最多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小奖品,这样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地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的科学激励对学生思维和自信心的培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注重提出问题的质量。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其提出的问题水平参差不齐,问题质量有高有低,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同时高质量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可先让其自己进行回答,使学生发现所提问题的不足,有利于以后学生高质量问题的提出。

三、总结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进行了一些探讨,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具体特点,正确合理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意识问题。由于本人的能力有限,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希望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方法,做好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工作,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翠莲.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4):12-13.

[2]孙志祥.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实践[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5):22-24.

[3]杨振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3,(6):68-70.

上一篇:优化活动策略 重视问题解决 下一篇:怎样激发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