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汉语的魅力

时间:2022-09-10 10:35:03

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汉语的魅力

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细腻、最富有人情味的语言之一。作为语文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其语言都应充满魅力,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充满学习的美、人文的美,让语言的魅力真正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这就是我在语文教学中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一、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四个方面的训练

注重诵读。诵读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在漫长的教育史中,从古时的私塾到今天的现代化学校,诵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习语文首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让学生能读文章,进而能理解文章。诵读无疑是这一切的基础。能够身心投入地读上一阵子书,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悟性一定会有所提高。

引导品读。品味语言就是在接受语言文字基本信息的同时,从词句的组合搭配,词句的韵律、节奏和气势,以及词句出现的语境和表达的情境等方面,对其深层的和言外的意义、表达的有效性与合适性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理解,这是对语言艺术美的全面感知与体验。品味语言如咀嚼橄榄,越嚼越有味。如教学何其芳的《秋天》一诗时,对于“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一句,教师可以问学生能否将“飘”字改成“传”字。学生通过比较品味,会发现“飘”字更能与“幽”字相吻合,更能表现幽谷深远的意境和诗人飘忽神秘的感受。

补充文本空白。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之处进行个性填补,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语文课也会因此变得灵动和鲜活。如《最后一课》的高潮部分写道:“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教师可以在此时发问: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他最痛苦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在准备答案的过程中即会明白文章的主旨和其他解读的可能性。教师进而可以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我们该怎样面对失去?什么样的心灵算是成熟的?”

语言运用。语文教材所选入的文章大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之作。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其精美的语言,以增强语感。在语言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既要学得会,又要喜欢学。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

怎样上出充满趣味的语文课?有人认为语文课就应该是教室中书声琅琅、热热闹闹。其实,这只是课堂的表面形式。好的语文课,其实质应该是教师全心投入,学生积极参与,充满交流互动和人文关怀。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了语文知识,而且在双向互动中情感也得到了交流,由文悟道,由悟道学做人,真正达到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的境界。

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就需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自主选择。教师不能处处依赖课本,而要依据课本内容做出独特解读和情境创设,从不同侧面引导学生琢磨、体会、领悟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例如高年级的学生大都已经开始对异性产生好感,对“爱”“喜欢”之类的词非常敏感。听老师讲到爱情时,学生的反应是羞涩脸红或者窃窃私语。为了引导学生对爱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便让他们说说什么是爱,爱都有哪些,然后围绕“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列举各种“爱”,并用事例来说明。学生通过开诚布公的交流,懂得了爱的博大和美好,并且明白了只有学会付出,才能拥有更多的爱和尊重。最后,我请大家把这些感受写下来,并经常自己看看,修改修改。这类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积累写作素材,还能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

三、创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的自身及其发展。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诚恳并富有激励性,能把生动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融入自己的语言中,从而感染学生。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时常提醒自己:必须真诚地、没有偏见地面对我的学生。老师赞美的话语和欣赏的眼神,能打开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都得到全面提高。教师要创设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使他们能自如地运用汉语表情达意。

总之,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充满趣味的、富有人文内涵的课堂要洋溢着人性的光辉,贯穿着师生快乐的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会写、善思,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

(责 编 莫 荻)

上一篇:这些年我们追寻的导师 下一篇: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