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市工业节能途径的思考与建议

时间:2022-09-10 10:14:11

关于重庆市工业节能途径的思考与建议

[摘 要]节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重庆市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市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73.48%,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全市节能工作的重点领域。本文以工业领域为重点,分析重庆市工业领域的节能现状,阐述目前工业节能的形势与问题,从而提出工业节能途径及保障措施,促进全市“十二五”节能目标的完成。

[关键词]工业节能;能源消费;节能途径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4-0116-02

1 重庆市工业节能工作的总体形势

1.1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增长趋势逐年减缓

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与能源消费同步增长的。重庆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2012年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284.94万吨标准煤,较2010年增长16.40%,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仍难以改变。

近年来,重庆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限制发展高耗能产业。2012年全市煤炭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66.64%,较2010年下降2.36%,全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40,为近15年来最低水平,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幅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幅度,能源增长幅度逐年减缓。

1.2 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大,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重庆市积极发展轻型通用飞机、节能环保、纳米材料、高档医疗器械等高附加值新兴制造产业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软件等信息服务业,2012年新兴产业产值增量占重庆全市工业增量比重已达到35%。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2011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年减少标煤消耗337万吨,减少SO2排放25651吨,减少COD2547吨,减少重金属污染排放453吨;2012年完成国家下达的焦炭、铁合金、电石、锌冶炼、印染和铅蓄电池目标任务,同时超额完成铅冶炼、水泥、平板玻璃和造纸目标任务。

1.3 工业投资推高全市能源消费量

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80.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作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投资总量占全市投资总量的32.7%,较2011年增长21.1%;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占比最大,占工业投资总量的78.5%。从工业投资变化、制造业投资变化与工业能源消费变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工业能源消费增长趋势与制造业、工业投资增长趋势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见工业投资的增长对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详见下图。

1.4 新增高耗能项目对节能目标完成影响凸显

由于经济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未彻底转变,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撑,特别是工业项目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但新增高耗能工业项目对全市节能目标的完成具有较大影响。根据重庆市政府每年公布的年度重点建设项目,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市工业重点新增高耗能项目主要分布在能源建设、石油天然气化工、材料、综合性轻纺等行业,包括重庆合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双槐电厂二期工程(2×66万千瓦)、重庆安稳电厂扩建项目(2×66万千瓦)、德国巴斯夫公司MDI一体化项目等一批高耗能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全市节能目标的完成影响巨大。

1.5 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完成难度巨大

2012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8285万吨标准煤,用电量723亿千瓦时,能源消费总量较2010年增长16.4%;2013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9907万吨标准煤。按照国家下达的总量控制目标,“十二五”后两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量仅有71万吨标准煤,2014年、2015年能源消费增量控制目标各为40万吨标准煤,目标完成压力巨大。

1.6 节能基础工作有待完善

《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实施六年,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节能形势,需尽快修订完善。节能奖励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目前重庆市市级节能项目奖励资金额度明显低于国家奖励额度,不利于提高企业实施节能项目积极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有待优化,目标的下达必须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方法对企业节能目标进行分解,才能使企业存在一定的节能空间。节能监察监测有待强化,相关标准需进一步制定修订。

2 重庆市工业节能的总体途径

2.1 强化分类指导的节能途径

按照五大功能区的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及资源禀赋,科学分解节能目标,实行分类指导。城市发展新区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分解节能指标要考虑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作为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要督促其通过转型升级,降低区域内能源消耗。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作为生态涵养和保护的核心区,要严格控制能源消耗量,明确限制发展的产业。

2.2 完善统计监测预警的节能途径

依托重庆市云计算产业,运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及大数据技术,建设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企业用能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加强预警预测,定期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公告,并在主流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

2.3 健全工业节能的市场化途径

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在火力发电、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及宾馆、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开展试点工作。开展节能自愿协议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全社会对节能自愿协议的认识。深入研究基于节能量交易的许可制度、能效证书制度等指标分配机制,探索开展重庆市节能量交易工作。

2.4 完善法律监督和标准体系

加快制(修)订《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重庆市循环经济条例》等地方法规和《重庆节能监察办法》、《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约能源评估和审查办法》等办法。继续制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扩大标准覆盖的产品范围,及时修订提高标准技术指标。开展节能服务产业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制定节能服务标准。

3 加快推动重庆市工业节能的几点建议

3.1 继续实施工业节能重点工程

以锅炉(窑炉)节能提升工程、电机能效提升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工程、污染严重企业环保搬迁工程、节能环保产业园区示范工程、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城市矿产”基地建设工程、节水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十大工程为重点,继续开展工业领域节能工作。

3.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三大优势产业,培育新材料、生物、新能源三大先导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3.3 积极推进能源替代工作

研究制定煤炭消费减量管理办法,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产能过剩行业耗煤项目实现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逐步推行以天然气或电替代煤炭,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加大对渝东南地区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在做好环境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有效利用风能资源,合理规划风电项目。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在秸秆、林木废弃物集中的区县布局一批生物质能发电工程。

3.4 加强节能评估与审查

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严格准入,新建高耗能项目能效水平未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一律不予通过节能审查。强化能评在控制能耗增量方面的约束作用,将节能评估文件和审查意见作为前置性条件,未经节能评估审查和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和备案,不准开工建设;对建成后未通过验收的项目,一律不得投产。加强能评后期监管,对已建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措施落实情况和实际能耗、能效指标进行监督检查。

3.5 严格落实目标责任

实行节能目标及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的过程监管,对完成目标困难的区县(自治县)要及时启动预警调控方案,制订具体行动计划,确保目标的实现。实施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未完成节能目标区县的有关负责人不得评优树先和提拔重用,暂停对该区县(自治县)新建高耗能项目核准和审批,暂停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3.6 完善和落实财税优惠政策

完善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的跟踪协调,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的规范使用。完善市级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政策,根据合同能源管理推广情况,确定并及时调整年度奖励资金额度。结合五大功能区的划分,探索建立财政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

贯彻执行国家在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方面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取得节能、节电、节水显著效果和从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企业、单位,依法依规给予税收优惠。落实节能服务企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3.7 拓宽节能项目融资渠道

鼓励金融机构特别是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有银行创新适合于此类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引导各类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社会捐赠资金和国家援助资金增加对节能减排领域的投入。探索设立节能减排基金,用于企业节能技术咨询、购买节能设备、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以及重大节能工程项目的示范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成华.重庆发展低碳经济路径浅探[J].重庆经济,2010,1.

[2]赵逖.重庆低碳经济发展对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0,5.

上一篇: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后金融危机时期逆向选择效应给中国港口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