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中学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时间:2022-09-10 08:45:12

关于农村中学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要: 时代的进步呼唤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呼唤着教师队伍迅速成长。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型的教师,本文结合实际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论述了农村中学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

关键词: 农村中学 创新型教师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相对素质教育而言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相对“应试教育”而言是一种健全人格的教育。培养创新型教师是经济时代的需要,近年来,我们就如何改善学校管理以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了一些探索。

1.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包括:创新欲望,创新兴趣,创新理想,创新信念。创新欲望是一个人具有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是教师能够自发地启动创新行为的“激发器”。创新兴趣是教师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创新活动的心理倾向。创新理想是一个人创新意识萌发的推动力,是对创新活动未来社会价值的想象和希望,主要表现为事业心和责任感。创新信念是创新意识中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培养教师创新意识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前提条件。学校管理者应努力构建一个宽松和谐催人向上的创新环境,以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1.1更新观念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具有时代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价值观都将发生变化,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改革意识,适应时展的需要。只有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我们的教学管理方法,培养创新学生,学校才有出路,才能解决农村初级中学面临的生源素质相对较差,学生厌学、辍学等问题。

1.2评价体系是培养教师创新的动力源泉。

知识分子重名义,很看重学校、社会对自己的评价,所以作为管理者,应把评价体系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利用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创新。要培养创新教师,就要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1.2.1建立以“创新”精神为宗旨的定性评价。应改变传统的定性评价标准――只讲投入。把“苦干”的教师评价为好教师,这就与“创新”目标背道而驰。我们要建立以“创新”为宗旨的定性标准,此定性标准的关键是看教师是否低投入高产出。我们把教师分成三类,一类是既有创新意识,又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是最好的教师;二类是具有创新意识,但创新能力低下的教师,或具有创新能力,无创新意识的教师,是发展中的教师;三类是既无创新意识,又无创新能力的教师,是淘汰(落聘)教师。这样就将教师的工作引导到创造性劳动上来。

1.2.2改革教学业绩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创新。要培养创新教师,就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几年来我们探索发现教学效果应由三部分评价组成:①均分效果评价:统考值=学科统考均分÷市均分。提高值=上学期统考值-下学期统考值。均分效果=(统考值+提高值)×20分。②优生效果评价:本人学科优生率=学科优生数÷所教学生数。市学科优生率=全市学科优生数÷全市学科参试数。提高值=上学期优生率-下学期优生率。优生值=本人学科优生率÷市学科优生率。优生效果=(优生值+提高值)×30分。③平时教学效果评价:50分。评价方式是: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通过师生问卷调查和量化考核手段,评出此项得分,其中课堂教学量化评价是主要的。在课堂教学评价上,我们一改传统评价,传统评价标准是课堂教学的优劣,主要看教师对大纲教材是否熟悉,学生是否会学,结果束缚教师手脚。我们采取的标准是一堂课的好坏,关键看教师是否以培养学生创新为宗旨,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生会学,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善于捕捉学生创新萌芽,加以发展。即使教学过程中有些小毛病小失误,也认为是一堂好课。这样的标准激发了教师的课堂创新精神。总的来说,整个教学效果评价,既要考查学生知识的积累,又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既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考查学生的学习习惯;既要考查学生答卷能力,又要考查学生操作能力,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才能激励教师的创新精神。

1.3创新学校思想工作,提高教师思想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要塑造、加工好学生灵魂,首先得建设好“师魂”,高尚的道德修养是创新型教师必备的基础条件。在政治思想上要积极引导教师通过有计划、有专题、有辅导、有考核、有总结的政治思想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在工作中,将师德问题与政治思想相结合,创新我们的工作方法,一是将师德建设与丰富多彩的活动相结合;二是将师德问题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激发教师爱校敬业精神,如组织教师参加建设学校的义务劳动,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你心中的学校是什么?”“同校教师中你最崇拜的是谁?”三是将师德问题与教师专业工作相结合,指路子、教法子、加担子,使问题在正确的行为中得到解决,对取得的成绩要及时承认和鼓励,对德才兼备的教师及时提拔和大胆使用,给教师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关心和理解,以营造和谐公平的氛围;四是将师德问题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如履职考核定级、评定职称、评选先进、教师聘任,对师德有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使问题在正确的导向下解决。同时对榜样教师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用榜样精神感染教师,让广大教师学有目标、赶有方向。总之,我们应当积极创新教师思想工作,增加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使他们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充满信心,为创新实践奠定坚实的思想素质基础。

2.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较高的综合能力,是在创新智能控制和约束下完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它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以一定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作保证,才能实现。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努力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以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

2.1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教师创新的理论能力。

创新需要信息的交流、知识的积累、开放的环境。学校管理者应把教师从事务堆中解放出来,组织教师挤出时间学习,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完善自我,但在组织过程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创新,不能让教师被动参与。首先得组织教师学习创新教育理论,让他们明白作为一个创新型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起一个计算机教室、一个多媒教室,每一个教研组配置一台计算机,建起校园简易网,建起学校资源库,鼓励个人购买微机。信息技术的建设,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要求每一个教师都会上网查找资料。要求教师每学期讲一节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题的示范课,做一个好的课件;读一本好的理论书籍,并要写出体会;写一篇好的论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每学期学校大规模地组织一次外出参观考察学习,请专家学者到校作报告;想方设法挤出资金,发动师生集资、社会捐赠,组建图书室和阅览室,要求教师订一份与自己教学相关的杂志,放在阅览室供大家阅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知识,为教师的创新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打破教学常规管理,培养教师创新实践能力。

备课创新,我们是这样做的:将每周抽查教师教案,变成每周由教师主动提出申请,然后,由教务处组织学科教研组或邀请外校优秀教师到会,让申请人“说课”,然后与会人员各抒己见,让“说课者”自行采纳,这种宽松和谐的管理方式改变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加强了教师的主动性,使创新活动容易实现。

授课创新中又提出了“四个创新”,即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作业布置批改创新,要求在作业的量上要适度,难易有层次,题型活,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批改方式要多样化,标准切忌一刀切。辅导创新,要求注重因材施教,启迪学生创新思维,以培优补差为原则,多方式辅导。考试创新,要求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苏莉.创新教育研究若干对策刍议[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4).

[2]吴朝辉.创新教育浅论[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6).

上一篇: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下一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