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手术麻醉的脑保护(附16例观察)

时间:2022-09-10 08:37:10

脑动脉瘤手术麻醉的脑保护(附16例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手术麻醉的静脉麻醉剂异丙酚体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6例脑动脉瘤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测定血浆OFR及用化学方法测定LPO含量。结果:16例患者均控制性降压过程平稳、效果满意,瘤体摘除后血压回升快,术后清醒迅速。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出院未发现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OFR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

【关键词】:脑动脉瘤;异丙酚;保护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083-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42.5岁。后交通动脉瘤7例,前交通动脉瘤4例,大脑前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术前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高压的表现。ASA分级均为Ⅱ~Ⅲ级。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

手术前常规术前用药,术中持续监测ECG、SPO2、BP、EtCO2及麻醉气体浓度。麻醉诱导:术前30min肌注盐酸戊乙奎醚1mg,麻醉诱导以2.5%硫喷妥钠5~8mg/kg、芬太尼3~5g/kg、维库溴铵0.1~0.15mg/kg顺序静注后气管内插管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以持续吸入异氟醚辅以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或异丙酚,以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中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术中SpO2维持在98%次上,EtCO2控制在30~40mmHg,Fi020.6~0.8。

1.2.2脑保护措施

①控制性降压:根据平均动脉压调节异丙酚注药速度,术后期维持轻度高血压据术前24小时动态血压的昼夜曲线值作为术中控制血压波动幅度的参考值;②麻醉后保持直肠温度降至35度左右;③开颅骨后5分钟缓慢(1ml/min)引流脑脊液30~40ml至术者打开脑池,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性脑脊液至澄清;④均在打开硬脑膜前静脉快速滴入甘露醇和地塞米松10mg。

1.2.3OFR和LPO的测定

分别于麻醉前、颅内手术120分钟、240分取静脉血2ml,抗凝、离心,取血浆1ml置于-20oC球箱冷冻保存,待测OFR及LPO。①OFR测定采用ESR方法[1];②LPO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

2结果

16例患者均安拿夹闭载瘤动脉,控制性降压过程平稳、效果满意,瘤体摘除后血压回升快,术后清醒迅速。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出院未发现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术前16例研究对象OFR相对值(O/S)术前、颅内操作120分钟、颅内操作240分钟分别为(5.15±1.20)、(6.03±1.10)、(2.02±0.67)。术前35例研究对象LPO术前、颅内操作120分钟、颅内操作240分钟分别为(5.45±2.82)、(7.95±4.50)、(3.25±2.60)。OFR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

3讨论

脑动脉瘤手术部位视野小,钳夹瘤体时易发生血管破裂和脑动脉痉挛,手术对脑组织的牵拉压迫或电凝止血,均可造成术野周边或其供血区不同范围和程度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2]。本组资料显示,术前血浆OFR、LPO水平升高提示脑瘤患者术前存在OFR代榭紊乱。其原因可能是当开颅后压迫解除,脑受压情况改善,血液重新灌注,因氧张力升高,开始出现再灌注损伤而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缺血后再灌注期,此时脑组织损害继续加重[3]。本结果显示颅内操作120分钟后血浆OFR、LPO水平较术前有显著升高证实了此点。

参考文献

[1] 何洹(综述),施冲(审校).静脉物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2):94-96.

[2] 甘国胜,林俊明,谢峻,等.异丙酚麻醉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脑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7,28(3):177-179.

[3] 马聚峰,孟尽海.异丙酚脑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2):215-216.

上一篇:双枚融合器附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腰椎融合术中... 下一篇:手三阳针配合颈椎牵引术及颈前筋膜扩张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