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心理一致感初中生对压力的态度激活研究

时间:2022-09-10 07:42:08

不同心理一致感初中生对压力的态度激活研究

摘 要:该研究采用不同加工任务的间接测量方法,探讨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初中生压力的外显认知倾向和内隐态度激活程度。结果表明:1)初中生较为稳定的积极认识和反应倾向在他们关于压力的外显认知加工中起了更为显著的作用;2)不同加工方式的虚惊率差异表明存在着初中生对压力情境的内隐态度,且这种无意识认知较为消极。

关键词:心理一致感;压力事件;内隐态度激活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1-0043-06

1 引言

国内深刻的社会变革带来高速度的发展,也带来竞争的日趋激烈。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历来被心理学家们认为是“危机期”、“过渡期”,他们面对大量来自于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应激事件,如学业压力、来自家庭的压力、与父母和同伴的冲突、疾病等,如何认识和处理这些压力事件,不仅决定事件最终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状况。

Lazarus在关于压力(stress)的心理模型中强调认知评价在压力过程中的作用。根据Folkman和Lazarus(1986)的观点,有两方面调节着个体和环境的相互关系:认知评价和应对。个体在压力过程中的社会信息认知加工必然涉及对压力的认知评价。对压力情境本身的评价是认知初级评价的一个成份,即个体对与情境之间关联程度以及压力事件可能存在的危害性的认识,可能是有益、威胁、挑战、损害(丧失)。如果个体认为某一特定事件带给自己伤害和损失,通常做出威胁性或损害性的评价,并伴随消极的情绪体验,如害怕、焦虑或愤怒等;相反,如果个体首先关注的是特定事件带来的挑战,即使在此情境下丧失是不可避免的,也将其看作是发展的获得或成长的一种机遇,通常会做出挑战性的和有益的评价,并伴随动机的增强和积极情绪状态的出现,如热情、激动、愉快等(Folkman,1992;McCrae,1984)。

压力对初中生而言并非单一暂时的,同样,压力对他们的影响也不会伴随事件本身的结束而消失。无数次遭遇挫折、面临失败的经验使得他们在评价压力事件时易形成消极性(威胁的、损害的)和积极性(有益的、挑战的)这两种倾向。这些倾向经过长时间很有可能内化为个体对压力事件比较稳定且相对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即态度。但初中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复杂多样性提醒我们要慎待关于压力的态度以及对其进行分类这些问题。因为对压力的认识本身是具有个体差异的,同一事件或情境,在不同人看来其压力感受性的评价很可能不尽相同。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初中生社会适应性和应对压力技能的发展也会对他们关于压力的认知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伴随态度理论研究从外显态度到内隐态度再到双重态度模型的建构,研究角度也在逐步深入,经历了从直接测量到间接测量的演变。在间接测量方面,近年来被广泛提及的内隐社会认知范式为有关态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中,不同深度的加工任务即是间接测量的一种。它源于外显与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加工分离程序。加工分离程序最初是由Jacoby(1991)提出的,旨在对意识和无意识加工的贡献进行定量分析,其前提假设是意识与无意识操作是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在实验中,因指导语的不同,这两种操作会对测验成绩产生不同的影响。早期认知心理学家关于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研究主要是针对抽象概念的信息加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越来越密切的结合,人们在研究中发现,个体在社会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方面也存在着意识和无意识性的两方面。

作为态度的一种类型,刻板印象的研究与态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在刻板印象的研究中,刘素珍、杨治良等人(1998)曾使用加工分离的方法对刻板印象的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刻板印象可以再分离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也证明了刻板印象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其形成受到历史、文化、内隐态度和自尊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王沛(2002)也运用加工分离的方法讨论了刻板印象与内隐推理效应。另外,王沛(2000)、邹庆宇(2006)曾用不同深度的加工任务探讨了刻板印象的自动化加工效应(或内隐加工效应)和内外群体效应以及地域刻板印象的激活程度。

第32卷第1期

陆 洋等 不同心理一致感初中生对压力的态度激活研究

心理学探新2012年

但对于压力的内隐态度,这一说法本身的存在性值得怀疑,因为对压力感受性和认知程度的个体差异以及社会适应技能发展的不同,使得初中生是否存在对压力较稳定的不受意识控制的认识和看法尚待进一步研究的证实。这种认识上的倾向性是否存在差异也是个未知数,即初中生是较统一的存在压力具有消极性质的刻板印象,还是对压力的认知具有个体差异。因此,研究计划采用数据加工和概念加工两种不同深度的加工任务,初步考察初中生对压力情境的内隐态度激活程度,为今后关于压力深入的态度研究做准备。

此外,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对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提出质疑。更多的研究者在深入探究个体面对压力时,开始提出各种有助于身心健康的积极心理品质。这其中,Antonovsky教授提出的心理一致感概念,更是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它是以问题解决为关注焦点的个体对生活的总体认知倾向性,这种认知倾向能综合反映个体对内外环境中的应激源、自己应付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感知(周跃萍,马剑虹,李韬,2003;周厚余,郑全全,2006)。已有研究证实,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面对压力事件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中介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心理一致感与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而且心理一致感在压力事件与抑郁之间以及压力事件和幸福感之间都起着部分中介效应(周颖,李滢,刘俊升,2010)。而也有研究表明,个体的认知评价在青少年经历的压力事件和内部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杨阿丽,2007)。由此看来,心理一致感,作为一种综合的认知倾向,与个体的认知评价具有某种程度的关联。但以往的研究中少有涉及这两种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文章还计划考察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的个体在对压力情境的认知方面的差异,结合以往相关的研究结果,即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个体对压力情境的态度越积极。预测心理一致感水平会影响个体关于压力事件的认识和反应倾向。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的筛选

2.1.1 筛选工具

选用心理一致感的测查工具SOC-13的中译版,由国内包蕾萍和刘俊升(2005)翻译修订,并进行了一项关于1827名被试样本的调查。结果表明,SOC-13的全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76,p

该量表共13个项目,4个项目测量意义感(如“你是不是常常觉得自己对周围的事并不关心?”),5个项目测量可理解感(如“你自认为很了解的人却做出出乎你意料的事,这种情况是不是经常发生?”),4个项目测量可控制感(如“你是不是经常感到自己受不公平的对待?”)。项目的回答分为1~7个等级,评分标准为1~7分,其中五道题目为反向题。每个维度的记分方法为该维度项目的粗分相加,量表总分为各项目粗分相加,得分越高表明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

2.1.2 高低心理一致感水平被试的确定

考虑到被试的年龄与认知发展水平的关系,以及之后上机实验研究的年龄适宜性问题,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八年级、九年级中学生被试,共217名,年龄13~18岁。其中八年级134名,男生66名,女生68名;九年级83名,男生42名,女生41名。

采用班级集体施测SOC-13,完成后当场回收。经过如下初步筛查:去除明显应付作答的及遗漏题目较多的共6份,最终确定有效问卷211份,进入统计分析。其中八年级被试132名,男生66名,女生66名;九年级被试79名,男生39名,女生40名。被试平均年龄14.97岁。

根据研究假设心理一致感水平的高低会影响被试对压力情境的态度偏向,研究在有效的211名被试中,同时考虑性别匹配的因素,分别选取不同年级下SOC问卷总分排在最前列的25%以及排在最后面的25%的初中生进入此后的实验,共104人。其中八年级60人,男生31人,女生29人;九年级44人,男生22人,女生22人。被试平均年龄14.81岁。

表1 不同心理一致感水平被试的差异比较(M±SD)

项目高分组(n=51)低分组(n=53)tp

可理解性27.549±3.64615.830±3.70416.2540.000**

可控制性22.078±2.80013.283±2.69216.3360.000**

意义性22.588±3.02815.000±3.10712.6080.000**

心理一致感72.216±5.62344.113±6.22224.1360.000**

经过对104人(高分组51人,低分组53人)在SOC问卷上的得分进行基本描述统计,发现心理一致感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在SOC问卷的各个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上均存在极其显著性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上高低分组的划分条件(见表1)。

表2 被试分布

性别

心理一致感

高分组低分组总计

男生203151

女生282250

总计4853101

但由于各种原因,有3名被试流失,最终参加该实验的被试共101人。其中八年级58人,九年级43人,年龄14~17岁(14.81±0.85)。具体分布见表2。

2.2 实验设计

采用2(心理一致感水平:高vs低)×2(加工方式:数据加工vs概念加工)×3(卡片类型:积极vs消极vs中性)混合实验设计。其中心理一致感水平和加工方式为被试间变量,卡片类型为被试内变量,因变量为测验阶段卡片的虚惊率。

将筛选出的高、低心理一致感水平的两组被试分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数据加工组,另一组为概念加工组。在学习阶段两组采用不同的指导语进行控制。

2.3 实验材料

用于实验的压力事件词、积极属性词、消极属性词的确定方法如下:首先,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要求初中生对其日常感受到的压力进行概括并给出自己的评价,并结合已有的关于中学生压力状况的研究,选取提及百分率排在前十位的压力事件词语及属性词语作为计划用实验词语{10个压力事件词(如考试、成绩、家长会等)、10个积极属性词(如动力、自信、激励等)、10个消极属性词(如阻碍、失望、威胁等)};然后,选择另外一些初中生(30人)对这些压力事件词语能否代表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压力以及对属性词语能否表达其认识和评价做出评定,结果发现对这些词语代表性程度的肯定人数百分比均超过50%。

实验卡片使用PowerPoint制作。学习阶段卡片30张,其中10张为压力事件的标签分别与10个积极色彩的属性词联系在一起(即每张卡片上分别有一个编号、一个压力事件与一个属性词,下同);另外10张为压力事件的标签分别与10个消极色彩的属性词联系在一起;剩下的10张为压力事件的标签分别与10个中性词联系在一起。所有卡片顺序随机排列。

测验阶段卡片30张,卡片格式与学习阶段卡片完全一致,但卡片上标签与属性词的配对与学习阶段完全不同。

2.4 实验程序

数据加工组和概念加工组均采用集体施测的形式,整个实验分为三部分。

学习阶段:采用不同指导语,区分不同的加工方法,分别要求数据加工和概念加工组被试对30张卡片进行学习。具体区别为:数据加工组要求被试对卡片上的词语进行物理特征的加工,卡片呈现时间2 s;概念加工组要求被试对词语进行意义特征的加工,卡片呈现时间3 s。卡片采用PowerPoint幻灯片形式呈现,要求被试在答题纸上进行回答。

延迟阶段:给被试播放flas,时长约5分钟,在于阻止其复述而发生长时记忆。

测验阶段:呈现全新的30张卡片,但事先提醒被试一半的卡片曾经在学习阶段出现过,要求被试判断哪些卡片是全新的,哪些是曾经出现的。卡片同样采用PowerPoint幻灯片形式呈现,要求被试在答题纸上进行回答。

集体施测时,将三个阶段的答题纸装订后下发,使用投影仪播放实验用卡片,在被试完成所有阶段实验后统一收回答题纸。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6.0完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初中生对压力情境的态度存在性检验

由于在测验阶段的指导语部分给被试提示过50%的先验概率,因此先对测验阶段卡片虚惊率与0.5的随机水平进行t检验,结果见下表:

从表3中可以看出,被试的虚惊率均与随机水平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且虚惊率均高于随机水平,表明对学习阶段中的积极、消极和中性三类卡片都有记忆痕迹。

随后对被试的三个虚惊率进行两两t检验,见表4:

由表4可见,被试对于积极卡片和消极卡片的虚惊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合前面t检验的结果,说明被试对不同类型卡片的虚惊率很好地反映了其对压力事件的认识和反应倾向的激活程度。另外,对于积极卡片和中性卡片的虚惊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消极卡片和中性卡片的虚惊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从总体上看,初中生关于压力事件较为稳定的积极认识和反应倾向在他们的认知加工中起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3.2 内隐态度激活的验证

以测验阶段新卡片虚惊率为因变量对三个自变量(心理一致感水平、加工方式、卡片类型)进行多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发现卡片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2,96)=8.51,p

图1 两种加工方式下被试的虚惊率均值比较

两种加工方式下,从各种卡片的虚惊率均值比较(图1)可看出,加工方式的差异引起了对不同类型卡片虚惊率的加工分离效应,这说明被试关于压力情境的认知倾向可能存在意识与无意识之分。

4 讨论

4.1 对压力的态度存在性验证

在研究中,测验阶段的实验材料是相对于学习阶段全新的30张卡片,而且两个阶段的压力事件词语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与压力事件词语联结的积极词语或消极词语不一样。在测验阶段,如果被试将从未见过的卡片仍然判定为之前出现过,说明他头脑中对压力事件的反应倾向或是相对积极,或是相对消极的,就反映出他关于压力事件较为稳定的一种认识。因此,被试对测验阶段某类卡片的虚惊率就反映着他头脑中压力事件和某种类型评价间的联结程度,即态度,个体对代表自身已形成的关于压力事件的反应倾向的卡片(积极或消极)会有更高的虚惊率。实验结果说明初中生群体关于压力事件较为稳定的积极认识和反应倾向在他们的认知加工中起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4.2 关于初中生对压力态度的加工方式差异

在对加工方式如何影响初中生对不同性质压力事件的进一步分析中,实验发现数据加工比概念加工更能激活被试对压力事件的态度,即被试在数据加工方式下对积极卡片和消极卡片的虚惊率都要普遍高于概念加工方式下的虚惊率。由于实验假设数据加工因其仅是对刺激的表面特征和知觉特征的分析,故与个体内隐的无意识认知关联更密切,而概念加工是对刺激的意义信息进行分析,故与个体外显的意识加工连结更紧密。所以这一结果反映出对初中生关于压力情境的内隐态度的探测是灵敏有效的。

结果显示,概念加工方式下个体对积极卡片的虚惊率要明显高于消极卡片的虚惊率,但在数据加工方式下,个体对消极卡片的虚惊率要高于积极卡片的虚惊率。这种加工结果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重态度模型存在的合理性,即个体对同一对象可能同时存在着外显和内隐的态度,这两种态度在不同条件下被激活,影响着被试不同的反应。Pratkanis和Greenwald等人的研究发现,假如新信息适合于存在的认知系统,人们可能接受有关的新信息,即一种态度启动了一个特殊的认知系统。研究者认为可能有两种因素影响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外显和内隐评价:认知容量和动机,如果被试没有足够的认知容量和动机从记忆中提取外显态度,则更可能以内隐态度作为反应基础

(Chan & Sengupta,2010;Petty et al.,2006;Wilon,Lindsey,& Schooler,2000)。

在实验中,简单的数据加工只要求被试对刺激的表面特征进行处理,而进一步的概念加工则要求被试从语义角度对卡片上词语的联系紧密程度作出判断,由此导致在进行两种深度加工时的认知负荷是不同的,影响被试反应的因素是时间压力。如果被试最初的态度发生转变,新态度取代原有被激活的态度,则时间差异不会对被试反应有任何的影响,因为只需要从记忆中提取一种态度。如果被试构建新态度,则新态度只是超越了原有态度,并没取代原有的态度,那么在足够的时间内被试的反应会有变化。根据已有的一些实验结果,对某对象的内隐态度可以自动激活,而外显态度则需花费一定认知容量和动机从记忆中提取。因此在数据加工方式下,有限时间内(2秒),被试难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将报告他们对压力事件的内隐评价,但在概念加工充足的时间内(3秒),被试将从记忆中提取的外显态度,超越了其内隐态度,决定他们在外显测量上的反应。

4.3 关于心理一致感与对压力的认知评价

研究结果并未发现如开始时实验假设预测的那样,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个体对压力情境的态度越积极。这一结果给我们两点启发。首先,按照Lazarus等人的观点,个体对压力的认知包括对压力事件的评价以及对自身应对资源和能力的评价。而心理一致感作为个体对生活普遍的、持久的认知倾向性,可能与对和自身相关的信息更为关注。而且从它包括的三个因素可窥见一斑:1)可理解感(comprehensibility),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来自外界的应激源和生活的挑战是结构化的、可观测的、可解释的。这意味着可理解性高的人善于从内外环境中发现逻辑性,是心理一致感的认知成分。2)可控制感(manageability),指个体对应付挑战所需资源的可获得性的感知,是心理一致感的工具成分。3)意义感(meaningfulness),指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生活是有意义的,对来自外界的应激和挑战是值得自己付出时间与精力的,即对生活的情感性投入,是心理一致感的动机成分(包蕾萍,刘俊升,2005)。当然这也是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研究未出现心理一致感影响初中生对压力本身的认知和反应倾向,这或许也和心理一致感的多因素构成有关。不同因素对压力评价的两方面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可能是种复杂的存在,这提示人们对心理一致感的研究需要深入分析其各因素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心理一致感较为稳定和抽象的特征使得它对于变化多样的压力情境的作用也许不再明显,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尤其是有关压力的研究中,情境性是个重要的特征,有待深入地了解和探查。

5 结论

5.1 初中生较为稳定的积极认识和反应倾向在他们关于压力的外显认知加工中起了更为显著的作用。

5.2 不同加工方式的虚惊率差异表明存在着初中生对压力情境的内隐态度,且这种无意识认知较为消极。

参考文献

包蕾萍,刘俊升.(2005).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中文版的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3(4),399-401.

刘素珍,杨治良,龚佃祥,等.(1998).刻板印象:是否可以再分离?心理学报,30(3):269-273.

王沛.(2000).刻板印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王沛.(2002).刻板印象与内隐推理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5(6),709-711.

杨阿丽,方晓义,涂翠平,李红菊.(2007).父母冲突、青少年的认知评价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5(2),127-134.

周厚余,郑全全.(2006).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一致感的潜结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2(2),104-107.

周颖,李滢,刘俊升.(2010).心理一致感在青少年压力应对中的中介效应检验.心理科学,33(2),429-432.

周跃萍,马剑虹,李韬.(2003).心理一致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心理科学,26(6),1134-1135.

邹庆宇.(2006).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Chan,E.,Sengupta,J.(2010).Insincere flattery actually works:A dual attitudes perspective.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47(1),122-133.

Folkman,S.,Lazarus,R.S.,Gruen,R.J.,& DeLongis,A.(1986).Appraisal,coping,health status,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0(3),571-579.

Folkman,S.(1992).Making the case for coping.In B.N.Carpenter(Eds.),Personal coping:Theory,research and application(pp.31-46).Westport,CT:Praeger.

Jacoby,L.L.(1991).A 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work:Separating automatic form intentional uses of memory.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30,513-541.

McCrae,R.R.(1984).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coping responses:Loss,threat,and challeng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6(4),919-928.

Petty,R.E.,Tormala,Z.L.,Brinol,P.W.,Blair,G.J.(2006).Implicit ambivalence from attitude change:An exploration of the PAST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0(1),21-41.

Wilon,T.D.,Lindsey,S.,Schooler,T.Y.(2000).A model of dual attitude.Psychological Review,107(1),101-126.

A Research on Attitude Activation toward Stressful Event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Sense of Coherence

Lu Yang Sang Biao

(School of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With indirect measurement strategies,the research explored explicit cognitive processing tendency and implicit attitude toward stressful event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sense of coherence.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d relatively positive processing tendency toward stress and it played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in explicit cognitive process;it also indicated the existence of implicit attitude toward stressful event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the difference of ratio of false alarm caused by 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and this kind of unconscious cognition was relatively negative.

Key words:sense of coherence;stressful events;implicit attitude activation

上一篇:中文阅读中的认知滞后效应 下一篇: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