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在闽南传统建筑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10 06:40:56

石材在闽南传统建筑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强势冲击,国内城市形象盲目向西方看齐,各种追求现代感、标新立异的建筑拔地而起,对建筑材质使用亦趋于单一,造成“千城一面”的同构现象,带来了建筑地域性的流失。本文通过调查石材在闽南乡土建筑中的运用情况,探讨这一具有乡土特色的建筑材料的地域特性及其对当地日常行为生活的影响,为城市的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闽南地区;传统民居;石材: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TU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10-0101-03

1 闽南传统建筑概况

闽南通常指位于福建东南沿海的厦门、漳州、泉州三地,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当地形了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闽南建筑文化。红砖白石,飞檐翘然、舒展飘逸、色彩艳丽、装饰精美、中西合璧,这是闽南传统建筑最直观的特色。

闽南传统建筑以泉州地区的最为典型。泉州地区以“三间张”和“五间张”来称呼当地传统民居,既其平面形制为三开间或五开间。其第一进称“下落”(前落),一般用作门厅,第二进称“顶落”(上落),作为大厅及主要的居住用房,两厢称“榉头”,一般用作杂物问,第三进称“后落”,两厢房之外增建的纵向长屋为“护厝”,由单体所围成的院落称“天井”,下落正前留设的场地称“埕”。

在民国时期,惠安开始逐步发展石构建筑,民宅外墙普遍采用块石或条石垒砌,内墙用碎乱石沙泥填砌;高级民居,石料采用密缝安装或排砌、雕琢各种图案。房屋平面布局有“四房看厅”、“六房看廊”、“三问张”、“五问张”等形制(见图1)。当地的石构民居建筑具有空间小、采光足、房间多的特点。

2 石材与闽南传统建筑

黄汉民先生以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色彩为依据,将福建传统民居划分为“红砖区”和“灰砖区”,“红砖区”的民居主要分布于厦门、漳州、泉州与莆田的绝大部分沿海地区。然而被划分为“红砖区”的泉州存在着一种以石材营造的建筑——尤其以惠安传统石构民居为代表,该地区盛产花岗岩,石材被广泛运用于当地建筑的营造,出现了很多精美实用的石构建筑(见图2)。大量的石构建筑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传统民居风貌,创造了独特的闽南石构建筑文化。

2.1闽南传统建筑的选材

中国的传统居住模式,常受地域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限定。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属性。长久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是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以承重的木结构和多种形式的围护结构建造的,堪称中国传统民居构筑形态的基因。以花岗岩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石构民居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并不多见,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环境因素和地方经济因素决定了闽南传统建筑对石材的选用。

2.1.1自然地理条件

闽南传统建筑所用石材多出自泉州惠安,在厦门、漳州甚至海外地区都能见到出产自惠安的石材,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当地提供了花岗石这一得天独厚的建筑材料。

惠安地质构造属于浙闽活化陆台,花岗岩石资源丰富,储量达亿立方米(表1)。该地区出产的花岗岩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具有非常好的物理学性能,其优越的抗弯性能(弯曲强度为22.93MPa)是其他地区花岗岩的两倍左右。良好的抗弯强度使得惠安石材可以作为建筑的受弯构件。石板、石梁技术大量运用于建筑、桥梁的建设,如位于惠安洛阳(今属泉州台商投资区)的洛阳桥,整座桥采用花岗岩石料砌筑而成,桥面石板长达8m,有“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誉。当地石材资源丰富,工匠们因材施用,建造了大量的石构建筑,充分体现了传统民居建筑就地取材的建造特点。

2.1.2气候环境因素

闽南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也是决定其选用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因素之一。惠安县所处纬度较低,属亚热带海洋气候,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每年都会受到多个台风袭击。海风中的盐碱对木构建筑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加之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使得木结构的使用年限大大减少,并且木构建筑无法承受猛烈的台风侵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与木结构民居相比,石结构民居较为坚固,构件不易损坏,维修费用少。以石材做为建筑材料,满足了沿海民居抗御台风和建筑防盐碱腐蚀的特殊要求,充分体现了传统民居因地制宜的建造特点。

2.1.3经济因素

《惠安县志》记载:“吾惠为地蕞尔,半属海需,山地则遁惬烟郁,可艺之土或寡矣。”可以看出,惠安土地自古就较为贫瘠,且土壤以红赤土为主,耕地土层浅薄;加之经常受到台风袭击,并且大多集中于收成季节,影响作物收成,经济条件较差。不同于泉州其他“红砖区”的做法,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所以当地民居较少使用砖作为建筑构件,而选用取材较容易,且可以自行加工的花岗岩。因此,一般的乡村民居都是选用纯石结构砌筑而成,只有少数祖厝、庙宇才会使用红砖。

2.2石材在闽南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石材在闽南传统建筑的结构、围护、装饰三个方面都有广泛的的应用。当地石构建筑多以杂石夯实奠基,外墙采用条石或者方石砌筑,楼板和屋顶则盖以板石(俗称“石枋”),包括梁、柱、拱、悬臂楼梯、门窗框、栏杆等建筑物构件,也全用石料。然而当时建造技术有限,纯石构民居的石枋盖板防水性能较差,屋顶经常存在漏水问题。在阴雨不断的季节,雨水会通过屋顶石枋之间的缝隙渗透到室内,居民只能以盆壶置于漏水点下方接水,在卧室、粮食存放间的漏水点更是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为了弥补石构建筑防水技术上的缺陷,当地民居开始采用石构建筑与木构坡屋顶相结合的建筑形式。

在闽南地区可以发现不少以木砖石为建筑材料混合建造的民居,这些建筑充分结合了各种材料的优点,形成了更加实用和美观的建筑。如图3所示古厝中,建筑外墙下半部分与地面对接部分为石砌构造,充分利用了石材良好的耐压性和耐腐蚀性:中间为砖砌,色彩艳丽美观;顶部为木构斜坡屋顶,防雨排水性能好,造型优美,发挥了各种材料的特点。有些民居则采用石板和坡屋顶相结合的方式建造,在卧室和顶厅的部分采用木构坡屋顶建造,其他地方则采用石板作为屋顶(见图4),即获得了较大的室内空间,又降低了造价和技术成本。

石材在闽南地区的建筑外部空间也有着丰富的应用。花岗石颗粒较粗,以石英为主,色泽呈黄白,稍加打磨就可以形成平整的表面,被广泛地用于公共场所铺地,比如石埕,门墩,街巷路面。这些公共空间摆放着石材拼搭加工成的各种桌椅(见图5)。

3 石材9闽南当地的日常生活

任何地方的传统建筑,特别是民居,都是以适应当时的生活方式为居住前提。在闽南地区,大至造桥起厝小至街道庭院家具都离不开石材,建筑材料的选择与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3.1石材与知觉体验

Edward T.Hall在《The Hidden Dimension》一书中,将人类的知觉器官分为两类:距离型感受器官——眼、耳、鼻,直接型感受器官——皮肤和肌肉。人类的知觉系统决定着其对外部世界的体验,而建筑材料通常是跟人体直接接触的,石材不管是直接的体肤触觉,还是经与其他材料所共同作用产生的视觉、听觉、嗅觉、甚至是味觉,都是可直接感知的。

以人类直接型感受器官对石材的体验为例:石材比热容较砖低,因此石构房屋相比普通砖砌房升温快,降温也快,在傍晚用冰凉的井水冲洗墙面、石埕及屋顶便可迅速降温,即使是酷暑的夜晚也能感受到凉意。在室外,花岗石经风吹雨打形成了较光滑的表面,与皮肤的触感极佳。在室内,忙碌劳作的居民则将粗糙的花岗岩柱子作为挠瘴的天然工具。

以距离型感受器官对石材的体验为例:石板路、条石围墙以及石构房屋构成具有统一材质的界面(见图6),各种尺度的石材则拼贴出细节和变化,这些使得视觉体验协调而不单调。由于石板的不平整,人车经过石板路会产生碰撞声,相同的铺设间距使得声音具有节奏感。当地居民对于石材有着丰富的知觉体验,这种体验拉近了石材与人们的距离,因此石材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并且愿意亲密接触的材料。

3.2石材与日常活动

闽南传统民居中的石埕和街头小巷是邻里生活的场所,成年人聚在石凳子聊天,小孩躺在洗刷后的石埕上打闹嬉戏,光滑的石材表面让家长不必担心孩子弄脏衣服或划伤皮肤。规整条石铺成的石板路成为小孩最喜欢的游戏道具,孩子们在上面玩着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规则的小游戏——把地上一块块拼起来石板作为现成的游戏的地图,在格子间来回跳跃(见图7)。石材与人们的日常活动紧密相关,不同尺寸的石材对应着不同的建筑功能,同时石材的尺寸与居民的公共活动也是基本相对应的,现将人的活动与石材之间的关系整理如下(见表2)。

由此可知,结合了闽南的地域性的石材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建筑材料,其有着更加丰富的实际用途和生活含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触发行为活动的媒介。

4 结语

闽南传统石构民居建筑在长期的石材运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配合传统的石雕、木雕、泥塑彩绘技艺等,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乡土建筑风格。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和旧城的拆迁改造,加上对古建筑保护意识的缺失,目前惠安遗存的古民居数量不多且破损严重,民居周边环境也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材料在闽南地区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的乡土特质是城市的丰富性的基础。因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就利去弊,将传统石材的特质与现代城市建设及生活实践相结合,寻找复原拯救乡土的有效措失迫在眉捷。

上一篇:“公众参与”景观设计实践与启示 下一篇:浅谈残疾人康复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